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跟腱是人体最强的肌腱。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站立时固定踝关节,防止身体前倾,同时对负重、奔跑、跳跃等活动均起一定作用。因此,当跟腱损伤时,下肢活动及其功能均受到明显的影响。临床对跟腱的损伤易造成误诊、漏诊,造成预后不良。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MRI对跟腱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糖尿病足溃疡(DFU)感染发生率逐年增加,成为糖尿病(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应用抗生素治疗DFU感染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及截趾率。但过早停用抗生素可能引起感染的加重或复发,而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易造成细菌耐药的产生,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对机体的损害。因此,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后颅窝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MRI多模态表现,提高对后颅窝PCNSL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后颅窝PCNSL的MRI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包括MRI平扫和增强、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结果 15例PCNSL多发病灶者5例,单发病灶者10例均位于幕下。后颅窝病灶位于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中脑、第四脑室、桥小脑角区等。T1WI上呈稍低或中等信号,T2WI上呈中等或稍高信号。所有病灶表现为明显强化,6个病灶呈现"尖角征"和"脐凹征"。后颅窝20个病灶中结节状强化12个,条纹状强化4个,斑片状强化3个,四脑室团块状不均匀强化1个。5例DWI呈均质高信号,2例DWI为不均匀高信号,3例DWI为中等信号;ADC呈低至等信号。后颅窝PCNSL的ADC值为(0.62±0.095)×10~(-3) mm~2/s,与对侧脑实质ADC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例于MRS出现宽大耸立的Lip峰,2例Lip峰短小。结论后颅窝PCNSL的MRI多模态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对于不典型的后颅窝PCNSL术前诊断仍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对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1/2005-1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住院糖尿病足患者5例(糖尿病组)。平均年龄72岁;病程14年,经严格内科及换药治疗创面超过8周仍不愈合。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7人(对照组),平均年龄74岁。实验在广西医科大学实验中心完成。将糖尿病难愈性创面及对正常对照组成纤维细胞于Dulbecco’s改良的Eagle’s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培养成对数生长期,分别加入浓度为0.1,0.25,0.5,0.75,1,5,10μg/L的表皮生长因子于Dulbecco’s改良的Eagle’s培养基中培养24h,与未加入表皮生长因子的成纤维细胞(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分别改用加有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各孔细胞在490nm处的光吸收值(A值)越大表示细胞增殖越强。结果:在不同浓度的表皮生长因子刺激下,两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动均较未加入表皮生长因子的空白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组最大吸光值为0.35±0.13,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最适浓度为0.5μg/L,对照组最大吸光值为0.58±0.07,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最适浓度为0.25μg/L。两组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最适浓度及成纤维细胞最大增殖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6)。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但是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成纤维细胞对于表皮生长因子的增殖应答被削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循证医学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应用的必要性,总结目前治疗糖尿病足的减压肢具,敷料,生物制剂,外科手术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研究现状。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5-01/2005-03有关糖尿病足治疗方面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实验的文章,检索词“diabetic foot or diabetic wound and(review or RCT)”,限定试验对象为人,语种为英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选择与糖尿病足治疗相关的文章,通过PML,OVID,EBSCO,Springer,Blackwell,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或联系作者查找原文,去除重复文献及仅有文摘的文献。 资料提炼:共收集327篇,其中获得全文48篇,9篇为重复同一研究,入选39篇,其中Cochrane系统评价2篇。 资料综合:循征医学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应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循征医学提供了最佳的治疗方法;循证医学是有效治疗方法的甄别手段;循证医学有助患者参与临床决策。糖尿病足的分级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Wagner分级法和Texas大学糖尿病创面分级法。一般认为对于Wagner分级I~II的糖尿病创面采用换药,清创,和减压肢具。对于伴临床感染的患者给予广谱抗感染药物。对于Wagner分级III~V的糖尿病创面采用植皮、皮瓣转移修补创面,针对骨髓炎的治疗,改善循环(动脉搭桥手术),应用静脉广谱抗感染药物和截肢。对糖尿病足治疗的各种策略(减压肢具、敷料、创面收缩、外科手术)进行概述分析。 结论: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缺乏规范指导,循证医学可以提供最有效的证据,帮助临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通过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得出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案可信度较高。但是目前糖尿病足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仍存在样本较小的问题,部分研究由制造商赞助或实施,故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作为糖尿病足治疗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CT血管造影及三雏重建方法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经临床及DSA证实的大动脉炎患者行64排CT血管造影及MPR、MIP、SSD、CPR重建检查,总结CT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64排CTA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管壁及管腔的改变.本组管壁增厚的28个,钙化灶4个,管腔狭窄的20个,...  相似文献   
17.
目的: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探讨其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5/2005-03广西医科大学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29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表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用药组7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8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6例、生理盐水对照组8例。各组患者均在处理创面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伴感染者经有效抗生素静脉滴注至感染完全控制,创面刮除病理性肉芽。联合用药组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单纯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给予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生理盐水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擦拭创面。各组敷料包扎,隔天换药,于处理创面后第3,7,14天观察创面上皮葡行情况和肉芽组织成熟程度。结果:实验选用糖尿病足患者2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创面愈合率的比较:创面处理后第3天各组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7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均明显提高(P<0.05);创面处理后14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均显著提高(21.67±1.53)%,(33.50±1.56)%,(28.77±1.50)%,(23.73±1.20)%(P<0.01或0.05),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为明显。②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肉芽组织生长大体观察情况:各组于创面处理后第3,7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均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14天,联合用药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
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肾细胞癌,特点是肿瘤呈乳头状向囊腔突出或肿瘤位于囊壁及分隔,占肾癌的3%14%[1]。由于囊性肾癌难与复杂良性囊性肾脏疾病相鉴别[2],易被误诊。囊性肾癌可分为肾癌囊性变、单房囊性肾癌、多房囊性肾癌及单房性肾囊肿附壁癌结节4种类型[3]。本文通过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囊性肾癌的CT资料,旨在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知及诊断的准确率。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