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精神分裂症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的生物学基础及神经机制。方法采取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入组,以双重任务前瞻记忆实验范式作为刺激任务,同时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定精神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评定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应用Matlab2011b,SPM8软件对影像学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的脑区激活情况,设定激活差异显著水平为P<0.005(未校正)。选取前瞻记忆主要激活脑区,应用REST1.8软件提取激活脑区的血氧水平依赖性信号强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脑区激活强度的相关因素。结果预处理中发现,观察组2例被试者有明显的头部运动(移动>2.5 mm,转动>2.5°),剔除图像分析,最后观察组18例,对照组20例被试者的图像数据进入统计分析。相对于健康志愿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执行前瞻记忆任务时的正确率较低且反应时更长[(83.40±15.33)%比(94.30±10.94)%,(870.54±156.70)ms比(757.33±187.44)ms;均P<0.05]。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94,P=0.037),前瞻记忆任务的正确率与智商呈正相关(r=0.558,P=0.016),前瞻记忆任务的反应时与氯丙嗪等效剂量呈正相关(r=0.492,P=0.038)。fMRI扫描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右额中回、双侧顶下小叶(角回、缘上回)、右前扣带回以及右楔前叶脑区激活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均P<0.005)。右缘上回(r=-0.589,P=0.010)、左角回(r=-0.593,P=0.010)、右楔前叶(r=-0.590,P=0.010)的激活程度与氯丙嗪等效剂量呈负相关。右前扣带回(r=-0.537,P=0.021)、右额中回(r=-0.501,P=0.034)的激活程度与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呈负相关。结论前瞻记忆需要消耗认知资源。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显著的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其缺陷机制可能与额中回、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前扣带回以及楔前叶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吸气肌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84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吸气肌训练,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MIP)、吸气峰值流速(PIF)和吸气肌能量(Energy)、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比较2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2组步幅、步频和步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IP、PIF、Energy、FVC、FEV1、MVV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于本组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MIP、PIF、Energy、FVC、FEV1、M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BBS、FMA-LE、ADL评分及步幅、步频和步速均显著增加(P<0.05,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吸气肌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吸气肌力量、肺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3.
冯兵  史静琴  杨斌  潘晶晶  宋振华 《广西医学》2022,(20):2438-2441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训练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躯干控制训练进行脑卒中康复,观察组采用全身振动训练结合躯干控制训练进行脑卒中康复。于训练前后,测量患者的腹横肌厚度、多裂肌厚度,采用Fugl-Meyer评定(FMA)量表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采用Sheikh躯干控制量表评估患者的躯体控制能力。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上述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满意度。结果 训练结束后1 d,两组患者腹横肌厚度、多裂肌厚度、FMA量表评分、FIM量表评分、BBS评分、Sheikh躯干控制量表评分均较训练前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康复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单纯躯干控制训练相比,全身振动训练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可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平衡功能、躯体控制能力,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对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三维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SHG44,观察U251培养上清、TGF-β因子对SHG44细胞形成VM的影响;比较0μg/mL(PBS组)、15 μg/mL(Ab15组)、30 μg/mL (Ab30组)TGF-β中和抗体对U251、SHG44细胞形成VM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空白组、PBS组、Ab15组,Ab30组U251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以及空白组、TGF-β组、PBS组、Ab15组,Ab30组SHG44细胞上清VEGF、PDGF的表达. 结果 三维培养时,U251细胞排列形成VM,SHG44细胞并不形成VM,而仅仅相互聚集成大小不等的细胞集落;U251培养上清可以诱导SHG44细胞形成VM,且在培养24~48 h最为明显,TGF-β因子不能诱导SHG44细胞形成VM;PBS组、Ab15组、Ab30组U251细胞环状结构数量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251上清共培养的SHG44细胞在加入TGF-β中和抗体后,3组细胞形成环状结构数量也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PBS组比较,Ab15组、Ab30组U251细胞上清中VEGF、PDGF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TGF-β组相比,PBS组、Ab15组、Ab30组SHG44细胞上清中两种因子浓度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抑制TGF-β信号通路可以使胶质瘤VM形成能力下降,这可能与VEGF及PDGF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五线分区法”在鞍区及其毗邻区域占位病变的手术入路选择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天然解剖结构,在经过鞍区正中的颅脑轴面和正中矢状面的影像学图像上分别标出α、β、θ线和λ、ε线(即“五线”),从而在轴面和矢状面上将鞍区及其毗邻范围分别分为6个区域(1、2、3、1'、2'、3'区)和4个区域(Ⅰ、Ⅱ、Ⅲ、Ⅳ区),综合考虑后对鞍区及毗邻区域的巨大占位进行分类,并结合各类常用的鞍区手术入路特点及临床经验,对应出各占位相应的手术入路;随机收集2014年9月~2017年8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16例典型的鞍区及其毗邻区域占位病变的患者,用上述方法分析各占位情况在“五线分区法”中所对应的手术入路,并分析比较对应的手术入路与各病例在临床实际中选取的手术入路的一致性。结果 以上116例病例的实际手术入路均在我院专家指导下选取,入路选择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利用“五线分析法”对应出的手术入路与临床上实际选取的手术入路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良好的客观性。结论“五线分区法”可对常见的鞍区及其毗邻区域占位病变的空间位置进行分类并能在其手术入路选取过程中提供较客观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病人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肌内效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本体感觉[测试执行时间(Time)、多轴平均轨迹差(ATE)]、下肢运动功能、腓肠肌痉挛程度、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本体感觉、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本体感觉、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00%与66.00%,P<0.05)。结论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肌内效贴能明显改善脑卒中病人的本体感觉、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肌内效贴操作简便、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治疗下颌骨踝突骨折50例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下颌骨踝突骨折患者50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8例保守治疗的效果:优4例,良3例,差1例,优良共占87.5%.42例手术治疗效果:优37例,良4例,差1例,优良共占97.6%.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能够达到最佳的美观效果,也能够有利于下颌骨正...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原代培养的兔结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为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探讨新的策略。方法制备原代兔结膜上皮细胞,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10、20、40、60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第3~5代结膜上皮细胞,分别于处理后24、48、72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此外,采用上述浓度姜黄素处理结膜上皮细胞24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20μmol/L以上浓度的姜黄素可以显著抑制兔结膜上皮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增加效果增强,随着时间增加抑制率显著增加(P〈0.05)。此外,姜黄素作用24h后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原代兔结膜上皮增殖,姜黄素有可能作为抑制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药物。  相似文献   
89.
文章阐述了中药毒性及药物性肝病的含义,认为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如苷类、生物碱类、萜与内酯类以及毒蛋白类可以导致药物性肝损伤,采用合理配伍、科学炮制等方法降低其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79例正常对照进行韦氏智力测验(WAIS)评定,同时调查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IQ、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709/6患者的IQ低于平常,19%的患者智力缺损。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①IQ与发病年龄有关,发病年龄越晚,IQ越高;②言语智商与发病年龄、诊断分型有关,发病年龄晚、偏执型患者,言语智商高;③操作智商与病程有关,病程越短,操作智商越高。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是明显的、广泛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