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通过对会阴区域的穿支血管定性和定量分析,即确定主要穿支血管的位置、数量、口径、蒂的长度类型、来源血管以及穿支所供应皮肤的面积,着重研究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为临床设计应用穿支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经10%甲醛溶液固定、红色乳胶经桡动脉及髂外动脉联合灌注的成年尸体11具(22侧).显微观察,微细结构在10倍手术放大镜下观察,游标卡尺(精确到0.2mm)测量.在尸体标本上,模拟临床皮瓣切取方式,对皮瓣内包含的血管、神经进行观测.结果 发现该区穿支血液供应丰富,其中以阴部外浅动脉腹股沟和会阴穿支、阴囊(唇)后动脉外侧穿支、闭孔动脉前皮支穿支四支最具临床意义,并且位置均比较恒定,分别位于皮瓣上、中、下方.上述四支穿支以及它们的伴行静脉彼此存在广泛的吻合,并在内收肌内侧以上的深筋膜层上方,形成会阴区上方、中间、下方三组链式血管吻合网.另外,还有分布于皮瓣上、中、下的四支重要的皮神经:生殖股神经股皮支、髂腹股沟神经皮支、阴囊(唇)后神经皮支、股后皮神经会阴皮支.结论 会阴穿支皮瓣血供充足,静脉回流丰富,又具有神经支配及淋巴回流系统.切取方便,供区隐蔽,修复、重建会阴部外形及神经感觉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和血红素氧化酶(HO-1)联合应用,对提高大鼠超长随意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25只健康纯种成年雌性SD大鼠的背部两侧各设计一6cm×1cm大小随意皮瓣.皮瓣远端皮下分别注射目的基因联合应用组 (Ad-VEGF165+Ad-HO-1)、基因对照组(Ad-VEGF165)、基因对照组(Ad-HO-1)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对照组(Ad-11B-GFP)、病毒保存液(Ad-buffer)为空白对照组,共5组.术后7d,分别测量皮瓣的成活面积、HE染色及目的蛋白和CD31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及皮瓣新生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等.结果 目的基因联合应用组皮瓣成活面积、目的蛋白表达及MVD与其他4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联合应用VEGF和HO-1基因治疗能显著增加大鼠随意皮瓣的成活面积,促进皮瓣存活.  相似文献   
73.
目的应用VEGF和bFGF,以透皮低频超声导入的无创给药方法,比较单一药物和联合用药对猪超长宽比例筋膜皮瓣成活率及其微循环的影响,为扩大超长宽比例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用10只猪为实验动物。在猪背部两侧设计3 cm×15 cm的筋膜皮瓣,分为空白超声对照组、超声导入VEGF组、超声导入bFGF组、注射VEGF+bFGF联用组、超声导入VEGF+bFGF联用组等5组。术后10 d,测量皮瓣成活面积,测定毛细血管密度以及表达指数,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超声导入VEGF+bFGF联用组皮瓣成活率、毛细血管密度及表达指数等,均明显优于其他4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VEGF和bFGF经皮联合低频超声介导给药应用于猪超长宽比例筋膜皮瓣,可显著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介绍一种能扩大手术视野,可在反射直视下完成下颌角截骨手术的新型口腔颌面拉钩的制作及使用方法.方法 以传统颌面拉钩为基础,研制一种带镜面、光导纤维管的新型镜面光导口腔颌面拉钩,以动物实验为基础,比较传统颌面拉钩、镜面光导拉钩在下颌骨截骨术中的可视状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双侧截骨的准确性和对称性.结果 应用新型镜面光导口腔颌面拉钩经口内入路行下颌角手术时可实现对手术区域的直视操作.与传统拉钩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出血量少(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双侧截骨的长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器械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利用镜面反射扩大手术视野,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确性,缩短了手术时间,保证了手术质量,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5.
下颌角区域解剖结构特征与颅耳沟微创切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下颌角整形常采用口外切口、口内切口、口内外联合切口等3种入路,颅耳沟微创切口下颌角截骨作为一种较新的入路方式,其报道尚不多见。 目的:明确下颌角及其相关血管神经的解剖,为颅耳沟微创切口下颌角截骨手术提供解剖依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8-02/05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完成。 材料:成人头颅标本15个,男4例,女11例,共30侧;成人下颌骨15个30侧。 方法:将成人头颅标本15个30侧逐层解剖,观察下颌角的解剖层次,行经下颌角区域的血管神经的分布、走行及与下颌角的位置关系;选用15个成人下颌骨并做标记线,依次沿标记线锯开下颌骨,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颏孔、下颌孔及各横断面的下颌管截面至下颌骨边缘、内壁、外壁的距离并计算各项指标的x(_)±s。 主要观察指标:①下颌角区域的解剖层次。②下颌角区域的血管。③下颌角区域的神经。④下颌管。 结果:耳大神经、颈外静脉、面神经颈支、面动脉、面静脉在下颌骨下缘水平距离下颌角的距离分别是(19.48±6.45),(13.84±3.78),(9.58±3.05),(22.62±7.16),(20.08±6.45) mm;面神经下颌缘支出腮腺的位置距离下颌角(7.79±2.57) mm;下颌管在第3磨牙外缘至下颌角最凸点连线距离是(16.97±2.24) mm。 结论:下颌角区域解剖结构复杂,有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但尚有一定规律可循,颅耳沟微创切口从解剖学角度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76.
应用新型血管吻合夹吻合血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镍钛合金血管吻合夹吻合血管后吻合口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方法 新西兰纯种成年大白兔 1 5只 ,随机分为吻合夹组、针线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组 5只。随机选取一侧颈动脉切断 ,吻合夹组以镍钛合金吻合夹行端端吻合 ;针线组行端端吻合 ;空白对照组分离出颈动脉后不做任何处理 ,关闭伤口。三组分别于术后 3、9、2 1及 30天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 (Vm)、血管搏动指数 (PI)及血流阻力指数 (RI)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 术后 3、9天吻合夹组与针线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术后 2 1、30天时两组Vm、RI均有统计学差异 (Vm分别为 P<0 .0 1 ,P<0 .0 5;RI分别为 P<0 .0 1 ,P<0 .0 5)。综合评价 ,吻合夹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情况更接近空白对照组。 结论 镍钛合金吻合夹吻合血管后吻合口部血流动力学特征优于针线缝合法 ,吻合夹吻合血管快速、安全 ,且可靠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7.
陶然  吕川  宋建星 《人民军医》2008,51(8):546-547
寻常性痤疮(AV)系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以颜面皮脂带——额部、鼻周、口周较多,青春期后自然痊愈或减轻。内分泌、遗传、蠕形螨(毛囊虫)等因素与AV密切相关,局部变态反应与AV炎症有关;职业或生活环境与外源性AV相关。痤疮按照病情程度分为9级,轻者表现为少量粉刺,严重者表现为炎性结节囊肿伴较多丘疹脓疱。现将其治疗及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鼻侧腱膜固定法矫正内眦赘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鼻侧腱膜解剖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内眦赘皮的修复方法。方法 本文对7具尸体的鼻侧腱膜进行了解剖观察,从而提出鼻侧膜固定法矫正内眦赘皮畸形,即水平切开半月形赘皮,开大内眦角,将新内眦点向中央移位,并缝合固定于鼻侧腱膜上以重建内眦角,修剪新内眦角上下两侧的多余赘皮。结果 解剖发现鼻侧腱膜质地坚韧,不易移植。自1997年至2000年8月,应用鼻侧腱膜固定法矫正内眦赘皮79例,随访65例6~24个月,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本方法组织创伤小、术后刀口瘢痕不明显,是矫正内眦赘皮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明确阴股沟皮瓣的显微解剖基础,为临床应用此皮瓣提供解剖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1-01/2005-01的相关文章,检索词“pudendal-thighflap,micranatom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并且手工检索《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一医药卫生》1998-01/2005-01的相关文章,检索途径:分类途径。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的基础及临床试验。②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或综述性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42篇相关文章,2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1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资料综合:阴股沟区动脉血液供应充足,并且位置均比较恒定,尤以阴部外动脉最为恒定。静脉回流丰富,神经支配可靠。阴股沟皮瓣是位于股内侧上方与会阴部之间的无毛区域,上界平耻骨联合上缘水平,下界为两侧坐骨结节连线,内侧界为阴囊或大阴唇外侧缘,外侧界为股内侧皱襞,自阴囊(唇)外侧缘向大腿内上方延伸约5cm包括的范围。该区动脉血液供应丰富,计有阴部外动脉,闭孔动脉前皮支,阴囊(唇)后动脉的外侧支,旋股内侧动脉的皮支,股内侧的主要动脉支,以及来自阴部内动脉的肛动脉(直肠下动脉)等,并且位置均比较恒定,其中尤其以阴部外动脉最为恒定。在阴股沟区,阴囊(唇)后动脉与旋股内动脉、闭孔动脉前支及阴部外动脉的分支存在广泛的吻合并在内收肌内侧以上的深筋膜层形成血管网。进入阴股沟区的多支血管相互吻合成网。阴股沟区静脉回流丰富,神经支配可靠。结论:阴股沟皮瓣血运丰富,解剖简便易行,切取方便,供区隐蔽,再造性器官外形及恢复神经感觉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静脉血管的安全可靠性。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1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动物中心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超声诊断科完成。成年杂交狗18只,随机分为吻合夹组、针线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随机选取一侧股静脉切断,吻合夹组以微型钛血管吻合夹行端端吻合;针线组以9-0丝线行端端吻合;空白对照组分离出股静脉后不做任何处理,关闭伤口。3组分别于术后1,7,14及30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二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随着术后修复时间延长吻合夹组、针线组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吻合夹组下降速度较针线组更快,术后14d及30d时两组间的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综合评价,吻合夹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情况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血管较针线缝合法具有更好得血流动力学特征,吻合夹吻合血管快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