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与耐药情况。方法:22例急性白血病(AL)院内感染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875例次AL患者,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共31例次,ESBLs阳性者22例次,占71%。95.5%患者为粒细胞缺乏,86.4%患者粒缺持续时间≥7 d。所有患者均曾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药敏结果提示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为100%,对阿米卡星敏感率为81.8%。治疗有效率86.4%,死亡率13.6%。结论:化疗后AL患者是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可能与粒细胞缺乏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有关,治疗首选碳青酶烯类,其次是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情况,并对其血小板使用方式进行评价。方法收集了2008—2009年6月的991名患者的1 997例次输注数据,根据Plt和出血表现等因素将血小板输注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当输注前Plt>10×109/L时对原因进行鉴别纪录。结果有66.8%的血小板输注是在输注前Plt>10×109/L。根据治疗的不同,输注前平均Plt分别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4.6×109/L;血液病和肿瘤15.6×109/L;心血管疾病93.5×109/L;其他38.3×109/L。不同组别输注前Plt>10×109/L的输注占该组输注比例分别为:HSCT39.0%;血液病和肿瘤62.3%;心血管疾病97.6%;其他72.9%。总输注中Plt平均提高14.6×109/L。结论大多数输注血小板患者输注前Plt>10×109/L,>1/3的患者其输注前Plt>20×109/L。提示合理的血小板输注指导以及血小板使用中进行性监测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186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186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方法:根据血小板计数和出血表现等因素将血小板输注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比较不同性质、病因之间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差别。结果:预防性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97.7%和8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肿瘤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和平均血小板升高值分别为92.4%和15.03×109/L,明显高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86.7%和6.27×109/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输注对伴有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有显著疗效,预防性输注疗效明显优于治疗性输注;血液肿瘤病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输注疗效明显优于ITP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应做到个体化。  相似文献   
14.
背景:血小板输注被认为是对致死性出血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标准方法。关于血小板输注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资料相对缺乏,各医院间实际情况变化较大。目的:对5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血小板输注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出现活动性出血所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归为治疗性输注,在没有出血表现的情况下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定义为预防性输注。根据24h血小板回收率和出血改善情况来评价不同血小板输注性质、自体或异基因移植类型等因素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预防性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63.6%和55.6%;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和平均血小板升高值分别为60.9%和26.8×109L-1。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间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的疗效无差别。回归分析中,凝血功能异常被认为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进一步改进治疗措施和方法,减少合并真菌感染率、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5月在我院经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的85例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占65.8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87.06%;胃肠道次之,占8.24%;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无效38.82%;总有效率61.18%。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病死率较高,抗真菌药物曲康唑或氟康唑可以作为浅部真菌感染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6.
王俊  宋奎 《中外医疗》2013,32(1):56+58-56,58
目的研究microRNA-21(miR-21)在老年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miR-21表达与老年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该院诊治的62例老年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体检老年人群60名外周血的正常对照组的比较,用FQ—PCR方法检测miR-21表达,并判断其表达与淋巴瘤细胞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miR-2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外周血循环miR-21检测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老年淋巴瘤患者的新标志。  相似文献   
17.
张建辉  杨华中  宋奎  孙小娟 《中药材》2005,28(9):808-810
采用CFU-GM和白血病CFU-L集落培养、白血病HL-60细胞液体培养的方法,观察了光叶海酮总皂甙(SPGL)对正常人骨髓粒-巨噬系造血祖细胞(CFU-GM)和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5×10-6~5×10-4 mg/ml浓度SPGL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殖,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而对正常人造血祖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提示SPGL有抗白血病作用.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PGL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宋奎  赖晓霖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11):1985-1988+199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检出率。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将这一时间段内在医院就诊的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共120例纳入作为研究样本,在120例患者中开展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MRI平扫、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检查,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诊断时应用三种不同影像学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三种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情况,并比较CT、MRI平扫及DTI检查对于不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符合率。结果:依照诊断金标准,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时,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5项指标方面,DTI检查高于MRI平扫、CT,MRI平扫高于CT,均P<0.05。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不同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DTI、MRI平扫与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均达到高度,而CT与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则仅在中度水平。对于脑出血、脑梗死、脑膜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rhIL)11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Allo-HSCT的4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按交替轮转随机选择原则分为用rhIL-11(治疗组)和未用rhIL-11(对照组)两组,各24例,比较两组移植后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移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0.5 × 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5.1±1.6)d比(16.1±1.6)d、(18.2±3.3)d比(22.4±5.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03);移植后2组100 d内急性GVHD(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6.1%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2组慢性GVHD(cGVHD)发生率为36.8%和38.9%(P=0.899),累积复发率为5.1%和7.7%(P=0.662),3年累积生存率为65.4%和50.9%(P=0.6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IL-11可促进Allo-HSCT后患者造血重建并降低aGVHD的发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11 ( rhIL-11 ) on hematological malignacy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Methods A total of 48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cy from January 2006 to June 2010 were alternately enrolled into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And they were assigned into the control and rhIL-11 injection groups.Later the investigators compared two groups with regards to hematopoietic reconstitution,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 classification, clinical recurrence rate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Results With the therapy of rhIL-11, the 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s recovering to 0. 5 × 109/L and platelet recovering to 20 ×109/L were ( 15. 1 ± 1.6) and ( 18. 2 ±3.3) days respectively. And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 16. 1 ± 1.6) vs (22. 4 ± 5.5 ) days, P = 0. 032, 0. 003]. The incidence of acute GVHD was surprisingly low in the study group ( 26. 1% vs 50. 0%, P = 0. 048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hronic GVHD (36. 8% vs 38.9%, P =0. 899) or relapse rate (5. 1% vs 7.7%, P =0. 662)between two groups during a median follow-up period of 11.7 months. A trend of improved 3-year-disease-free survival was observed in the study group ( 65. 4% vs 50. 9%, P = 0. 637 ) .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hIL-11 after allo-HSCT may accelerate both neutrophil and platelet engraftment and lower the occurrence of acute GVH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回顾行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5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46例患者采用VAD方案治疗,12例患者采用VDT组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VAD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9.13%(18/46),VDT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8.33%(7/12),VDT组明显优于VAD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万珂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