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8篇
特种医学   1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华之一,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的“脾”具有多方面功能,如主运化、化生气血、统血、主肌肉四肢、主思、为之卫、主涎、开窍于口等。已知,胃肠道是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其内分泌细胞,散在地分布于非内分泌细胞之间,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它们与神经系统和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胃动素(MTL)与脾虚证发生的关系。方法 动态观察实验脾虚证发生过程中体液及组织中MTL含量的变化。并用四君子汤反证。结果:脾虚制模早期MTL含量增高,而晚期低下,经园君子汤预防和治疗的脾虚大鼠,MTL水平素乱的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明显优于脾虚自然恢复大鼠。结论:初步表明体液及组织中MTL水平紊乱是导致脾失健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3.
血浆神经降压素测定在胆石症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NT测定的意义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胆囊结石病人组,正常对照组再分为五个年龄组.受试者空腹静脉取血两次,然后进行试验餐,餐后第15min、30min、60min、120min各取血一次,分离血浆,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NT值.结果67名正常人空腹血浆NT值,试验餐后明显升高,其血浆NT反应曲线出现两次高峰,20-49岁组于餐后15min出现最高峰,而50岁以上组在餐后30min出现最高峰,两者的峰水平差值相差非常显著.23名胆石症患者空腹血浆NT值为15.39±1.94pmol/L,试验餐后血浆NT值均显著大于基础水平,其血浆NT反应曲线与正常人50岁以上组相似.正常人与胆石症患者血浆NT组比较,空腹及餐后各时间点血浆NT值均无显著差异,但有二分之一的病人餐后第二峰值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脂肪对神经细胞直接刺激是NT释放的重要因素和条件,但不是唯一的;神经系统可能参与调节引起餐后早期NT浓度升高的反应,血浆NT浓度升高可能是部分患者之胆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肉毒毒素 (BTX)是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 ,以细菌外毒素和血凝素的复合体存在 ,作用于周围运动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点 ,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 ,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1 ] 。 1978年Scott等在志愿者身上用BTX治疗斜视[2 ] ,注射进的毒素可使活动过强的肌肉得以缓解[3] 。 1993年Pas richa等[4 ,5] 研究证明LES内注射BTX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LESP)。BTX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开始受到高度重视。1 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贲门失弛缓症是原发性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药物治疗的作用时间短 ,疗效差 ;手术治疗的创伤大、花费…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的胃排空变化规律和氟西汀对其胃排空功能、消化道症状及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给予有精神心理障碍的 1 7例运动障碍样型、1 5例溃疡样型、1 4例非特异性型FD患者氟西汀治疗 ,疗程 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及消化道症状积分 ,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胃排空功能变化。结果 运动障碍样型患者胃排空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缓。经氟西汀治疗 4周后 ,各型FD患者的HAMD、HAMA评分及消化道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 ,运动障碍样型患者胃排空明显加速。结论 氟西汀可能既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 ,从而增强其对躯体不适的耐受性 ,又能间接加速胃排空而发挥对F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6.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 (ACE)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 (RAS)系统的关键酶 ,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已得到了肯定。近年来发现在人 ACE基因的第 16内含子 2 87bp长度片段的缺失或插入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关系密切 ,是高血压的候选基因之一〔1〕。由于 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病常集结出现 ,且 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的发生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 ,提示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有共同的遗传背景〔2〕。因此 ,我们在 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 ACE基因多态性研究 ,试图寻找 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易感性与该基因多态性之间的某种相互关系。1 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97.
引言探索脾虚模型大鼠胃肠粘膜细胞的增殖能力。方法动物分组:健康成年合SD大鼠随机分成以下5组,每组6只.脾虚模型组:利血平0.smp·kg‘·d-‘,lp,同时于每日上。下午各喂饲蒸馏水2mL,连续14d正常对照组:不用利血平而代之以生理盐水0.5mL·kg‘·d’,lP,余处理同脾虚模型组牌虚中药预防组:每日上、下午各喂饲四君子汤ZrnL,余处理同牌虚模型组.脾虚自然恢复组:按脾虚模型组方法制模14d成型后,于每日上、下午各喂饲蒸馏水2mL,继续观察6d.脾虚中药治疗组:按脾虚模型组方法制模14d成型后,于每日上、下午各喂饲四君子…  相似文献   
98.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胃窦部G、D细胞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胃窦部内分泌G细胞(分泌胃泌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慢性胃炎(CG)(包括10例为Hp阴性患者)、40例活动期胃溃疡(GU)和45例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其中各包括15例Hp阴性患者)的胃窦粘膜内G、D细胞进行标记后,运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G、D细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后,G细胞数目变化不大(P>0.05),但胞体灰度值增加(P<0.05);D细胞数目减少(P<0.05),D细胞胞体灰度值无明显变化;各组G/D细胞数目比值有差异(P<0.01);Hp阳性的DU较GU组G细胞胞体灰度值增加,D细胞数目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G/D细胞数目比值增大。本研究结果提示,Hp感染后胃窦部G、D细胞变化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changes in G and D cells in the antral mucosa with the production of gastrin and somatostatin during gastric ulcer and the healing process. Methods: Experimental gastric ulcer was induced with acetic acid in 42 Wistar rats and another 7 normal rats served as control. Changes in the production of gastrin and somatostatin in the plasma, gastric fluid and the antral tissues of the rats were measured by radio immunoassay, and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G and D cells were respectively determined by immunochemistry and Quantimet500 image analysis system. Results: In rats with gastric ulcer, the gastrin levels in the plasma, gastric fluid and the antral tissues increased while somatostatin levels were reduced, which were corrected in the healing process. Immunochemistry demonstrated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G cells in the antral tissues with decrease in D cell number, and the area covered by both cells shrank. The G cell to D cell number and area ratios were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应用~2H-TDR掺入试验、受体结合分析方法定量观测了EGF和TGF-α对大肠癌细胞HT-29与HR8348生长的影响。结果二株癌细胞均可自分泌低水平的EGF,且可同时表达高亲和力的EGF-R,外源性的EGF和TGF-均可刺激HT-29细胞的生长,而加入抗EGF-R抗体则可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提示EGF/TGF-与EGF-R自分泌环在大肠癌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