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6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318篇
内科学   34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1306篇
预防医学   379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10篇
  5篇
中国医学   495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事管理学》6版教材为蓝本,以本科阶段教学效果提高为指标,探讨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方法:以"药品注册管理"一章教学内容为例,筛选、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结果: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内容特点选择适宜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方法与内容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完成教学大纲基础上,适当增加执业药师及药学时事相关内容。结论:根据现代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背景下"智慧教室"资源,采取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理论教学相关内容在以教材内容为主的前提下与国家当前药事时事相关联,可以增加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法律、道德素养的药学应用型综合人才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病案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方法医院急诊科于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对急诊创伤患者的护理病案在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并将实施前(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时间段的数据作为参考。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管理能力、品管圈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分变化,并对比实施前后护理病案质量及甲级率。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品管圈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后护理病案质量分布情况及甲级率均与实施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病案管理中引入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能力,提升护理病案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3.
维药西帕依溃结安灌肠剂质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维药西帕依溃结安灌肠剂(KJA)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结合有关合剂质量控制指标,对制剂KJA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检测有效成分没食子酸,pH计测定pH值,分光光度法测定离心前后有效部位总酚及鞣质含量、电子天平称离心后沉淀量,测定相对密度及微生物限度。结果:薄层色谱法定性检测出没食子酸,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出没食子酸,在0.102~0.51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其他各项测定指标结果符合要求,测定方法可靠。结论:确定了较全面控制制剂KJA质量的指标并建立了简便、易行,准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药浴与蒙药内服治疗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体会。方法:选取564例符合诊断的布鲁氏菌病患者,采用药浴与蒙药内服治疗观察布病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13例,占20%;显效163例,占28.9%;有效288例,占51.1%,总有效率100%。结论:蒙药浴与蒙药内服治疗布病有效率高,有效率高能达到100%,并对肝和胃无任何伤害,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治疗慢性胃炎中维吾尔医外治疗法中孜马地技术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孜马地技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6(86.67%)例,其中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人数25(83.33%)例,对Hp指标控制的有效人数26(86.67%)例,对胃粘膜出现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24(80.00%)例。结论在治疗慢性胃炎中,维吾尔医外治疗法中的孜马地技术有显著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76.
77.
<正>手是诊疗护理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所以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最直接的传播途径。有资料显示,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原体而造成感染约占医院感染发病率的30%[1]。如果医务工作者在诊疗工作中洗手不规范,必然发生病菌通过手为媒介传染给不同病患者甚至是医务工作者本身[2]。洗手率从48%上升到60%,院内感染率相应的从16.9%下降到9.9%[3]。但很多医护人员并没有认真做到,其原因主要是对其重要性缺乏认识,另外医院缺乏手消毒的硬件设施也是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研究胆囊结石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胆囊结石手术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危险因素,分析护理措施。结果高龄、术中有损伤性操作、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短、伴发基础疾病是胆囊结石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囊结石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多种,通过有效的护理能够控制感染,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临床上胸腔创伤性疾病的案例频频发生,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需要较多的诊断信息,而采用CT检查法对胸腔创伤进行诊断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种重要的诊断方式之一,该诊断方法由于诊断正确率高、诊断显示效果好[1],而引起诸多专家与患者的关注。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2例胸腔创伤患者于手术治疗前,进行了CT检查,在手术治疗后与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CT诊断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