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血瘀证与血液高凝状态、肿瘤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39例(包括回顾性与前瞻性病例)临床大肠癌患者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采用血浆分离技术检测患者血液中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Angiogenin、ANG-2、EGF、bFGF、HB-EGF、HGF、Leptin、PDGF-BB、PIGF、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中的差异表达。结果①总体上,大肠癌患者中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比例约为1∶4。②大肠癌患者术前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值,且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相应水平(P0.05)。同时,术后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也呈现一致的变化,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相应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③术前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男性及女性的相应水平(P0.05);术后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的男性及女性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大肠癌血瘀证组患者的血清Angiogenin、ANG-2、EGF、bFGF、HB-EGF、HGF、Leptin、PDGF-BB、PIGF、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结论与非血瘀证患者相比,大肠癌血瘀证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清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明显更高,提示中医血瘀证与肿瘤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3.
为探索一种更为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的检测方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186例HFRS病人血清同时采用免疫滴金法(CGID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抗HFRS-IgM)、免疫荧光法(IFAT)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抗HFRS-IgG),并以20例发热待排、48例病毒性肝炎血清作对照;101例HFRS病人分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用苦黄、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对照组用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186例HFRS病人血清,以CGIDA检测者5~10分钟出结果,抗HFRS-IgM阳性132例(70.9%),抗HFRS-IgG阳性163例(87.1%);ELISA法检测抗HFRS-IgM4小时出结果,阳性167例(89.7%),IFAT法检测抗HFRS-IgG阳性135例(72.5%)。对照组均呈阴性结果。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1例用药后退热天数、主要症状、体征缓解天数相似(P>0.05),尿蛋白消失天数及肾功能恢复天数,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在越期方面,越休克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越少尿期及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多尿期,两组情况相似(P>0.05)。CGIDA检测HFRS特异性抗体分别与ELISA及IFAT对照,均具有快速、简便之优点。检测抗HFRS-IgM,CGIDA敏感性稍差于ELISA,但特异性高于后者;检测抗HFRS-IgG,CGID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IFAT。。苦黄、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治疗HFRS与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相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别,但前者优于改善休克情况,后者强于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不同ABO血型血液透析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水平和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与动静脉内瘘(AVF)血栓首次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364例AVF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检测其ABO血型,观察O型血患者和非O型血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因子Ⅷ水平和3个月内初次内瘘血栓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O型血患者和非O型血患者AVF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2.50%(14/112)和22.62%(57/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型血患者vWF:Ag水平和凝血因子Ⅷ活性分别为(125.98±32.79)%和(131.52±32.97)%,非O型血患者分别为(158.29±32.97)%和(147.10±36.6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O血型与血液透析患者AVF血栓首次形成密切相关,非O型血AVF患者存在vWF:Ag水平和凝血因子Ⅷ活性表达明显增加,较O型血患者更容易形成内瘘血栓。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阻抑素(prohibitin,PHB)基因在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RNA干扰技术和基因转染技术,分别获得PHB基因低表达和高表达的胃癌BGC823细胞.然后采用MTT法和FCM法分别检测PHB基因低表达和高表达的胃癌细胞的增殖率、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Bax、Bcl-2和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并且检测 caspase-3和caspase-9的激活情况.结果:PHB基因转染胃癌BGC823细胞后,细胞生长速度减缓,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下降,G2期细胞比例略有上升,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水平显著上升,caspase-3和caspase-9的激活程度增加.PHB基因特异性RNA干扰胃癌细胞BGC823后,细胞生长加速,G1期和G2期细胞所占比例变化不大,S期细胞比例略有上升,细胞凋亡率小幅下降,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的激活程度减弱.结论:PHB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因子之一,推测该作用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肺岩宁方对肺癌骨转移裸小鼠模型转移性骨破坏及破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唑来膦酸组、肺岩宁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骨髓腔内注射人肺腺癌A549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骨转移模型,各干预组给予对应药物治疗,共28d,期间记录体重及生存状态,28d后取骨组织进行Mirco-CT摄片分析、HE染色及抗酒石酸的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结果:肺岩宁组和唑来膦酸组小鼠体重及生存质量较模型组更高;模型组见明显溶骨性骨破损、肿瘤细胞密集、TRAP(+)细胞数量增多,肺岩宁组和唑来膦酸组骨组织轻度破坏、肿瘤细胞减少、TRAP(+)细胞数量减少。结论:肺岩宁方可能通过抑制RANK-RANKL途径达到减少转移性骨质破坏及破骨细胞活化的作用,显示其作为抗肺癌骨转移药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外泌体作为一种可以包裹药物的载体,目前已被应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携带蛋白质和miRNA在细胞之间转运,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并且可以作为消化系统肿瘤治疗药物运输的载体,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在促进消化系统肿瘤的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临床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株的出现.方法 采用K-B和MIC法测定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8种常见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出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276株,对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帕珠沙星、司帕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6.38%、43.48%、42.72%、55.43%、65.22%、61.96%、52.54%、53.62%,且均明显高于头孢他啶敏感株(P<0.05);呼吸道、非呼吸道标本的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对加替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耐药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呼吸道、非呼吸道标本分离株对多种常见氟喹诺酮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istein)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自噬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在抗肿瘤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5、10、20、40、60、80 mg/L)染料木素及80 mg/L染料木素联合2 mmol/L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分别作用于HCT116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通过双荧光素酶慢病毒载体构建LC3及突变LC3(LC3 Mu)基因过表达的HCT116细胞,经100 mg/L的染料木素处理24 h后,荧光显微镜观测荧光在细胞内聚集情况。不同浓度(0、10、50、100 mg/L)染料木素处理HCT116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LC3蛋白Ⅱ/Ⅰ的比例。结果:CCK8法细胞增殖实验的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24 h、48 h、72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5.70 mg/L、34.44 mg/L、20.56 mg/L,而3-MA可以降低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抗增殖作用(P0.01)。荧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可以诱导HCT116细胞中LC3荧光蛋白的聚集(P0.01),从而参与自噬小体的形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染料木素浓度的增加,LC3蛋白Ⅱ/Ⅰ的比例逐渐升高(P0.01)。结论:染料木素可能通过上调LC3蛋白Ⅱ/Ⅰ的比例诱导细胞内自噬体的产生,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补肾解毒方联合姑息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72例晚期结直肠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姑息化疗联合补肾解毒方安慰剂治疗,治疗组采用姑息化疗联合补肾解毒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化疗周期或至疾病进展.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