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6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1.
淫羊藿总黄酮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防治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摘除卵巢法结合低钙饲料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淫羊藿总黄酮在75~300mg/kg剂量范围内连续给药3个月,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能明显提高大鼠股骨表观面密度(W/LD)和骨密度(BMD)而不升高子宫系数及血清雌二醇(s-E  相似文献   
212.
目的:以沙参提取物作为受试物,观察其镇咳祛痰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小鼠酚红排泌试验法观察沙参镇咳祛痰作用;采用碳粒廓清法和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法,观察沙参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沙参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豚鼠枸橼酸引咳具有显著的对抗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并有显著地促进小鼠酚红排泌作用。沙参多糖及水提取物能显著地增加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能显著地增加小鼠耳肿胀度,提示沙参能够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沙参多糖能显著增加胸腺和脾脏的重量,水提物仅增加胸腺重量。结论:沙参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和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13.
季晖 《中华全科医学》2023,21(3):449-453
目的 对上海市黄浦区某社区“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效果进行评价,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优化方向。方法 于2019年6月—2019年10月,根据签约时长和就诊次数,分层随机抽取上海市黄浦区某社区签约组和未签约组居民各603例,并分别于2019年11月、2020年6月按年份采集2018、2019年间研究对象的就诊行为和药品费用信息。结果 共获得签约和未签约居民各602例数据。2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任程度、首诊意愿、便利性、服务态度、服务效果、家庭医生费用管理的看法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签约组居民表达信任、愿意、满意、希望及早落实等积极态度的比例更高。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2组居民在2018、2019年本社区就诊次数、2年次数差额和药品总费用支出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2018、2019年药品总费用差额以及自付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8、2019年自付费用间差额,在匹配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匹配后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签约服务较好满足了社区中对社区卫生中心主观评价高、配药需求高的居民的...  相似文献   
214.
目的:独一味注射液的抗炎作用的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通过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独一味注射液的抗炎作用;采用中性红吞噬试验研究独一味注射液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的影响,并采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独一味注射液对小鼠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的白介素-1含量的影响。结果:独一味注射液在0.225和0.45g.kg^-1剂量下能显著的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在0.45,0.9和1.8g.kg。剂量下能显著的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独一味注射液显著的增强了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且抑制了脂多糖诱导的白介素-1的分泌。结论:独一味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抑制白介素-1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15.
宋洋洋  任弋  季晖  龚晓健 《药学研究》2017,36(2):99-103
发热是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触发的一种保守系统反应,它通过上调体温调定点引起体温升高.虽然,发热作为一种防御机制的结论 仍存在很多争议,但可确定的是,发热是临床患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是感染、炎症和中毒等疾病最早的报警信号之一.因此,从分子水平了解发热的基本机制,开发具有广阔前景的解热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