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7篇
中国医学   2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下甲苯二异氰酸(TDI)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物及有关酶活性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小鼠血、肺和肝中MDA及GSH含量和SOD活性变化的变化,为阐明甲苯二异氰酸酯对小鼠组织损害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在1/2LC50、1/4LC50染毒组中MDA含量明显上升,SOD活性明显下降,GSH含量有所降低。对比雌雄差异,雌鼠在1/8LC50、1/4LC50染毒组中低剂量组受氧化损伤程度低于雄鼠,1/2LC50染毒组中雌鼠和雄鼠受氧化损伤程度的性别差异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2.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筛选抗菌活性真菌菌株的方法 方法 设计并改良了一种双层琼脂板快速筛选方法 结果 利用改良双层琼脂板筛选法,从一批真菌中快速筛选获得一株具有显著抗菌活性的菌株WZXY-33-10,并通过现代色谱学及波谱学方法从其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抗菌活性化合物equisetin(1)和epi-equisetin(2)。结论 改良双层琼脂板筛选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发现抗菌活性海洋真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人参多糖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人参多糖的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人参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及抗突变作用,提示在临床上使用抗肿瘤化疗药物时,配合人参多糖,可以提高疗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4.
羊栖菜多糖对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1  
报道了羊栖菜多糖(SFPS)对S180A小鼠、EAC小鼠、L615小鼠红细胞C36受体花环率(RBC-C36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R),血清中红细胞C36受体花环抑制率(RFIR)和红细胞C36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的影响。结果表明,SFPS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RBC-C36RR和RFER、降低RBC-ICRR和RFIR。这一结果说明SFPS对荷瘤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促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海嘧啶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MTT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海嘧啶的体外抗肿瘤作用;通过海嘧啶对FC小鼠和S180、H22荷瘤小鼠瘤重和生存时间的研究,观察了海嘧啶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海嘧啶对8种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以对BGC-823、Eca-109、HCT-8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对BGC-823、Eca-109、HCT-8细胞的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对Eca-109细胞集落形成抑制作用最强;可明显抑制FC小鼠和S180小鼠瘤体的生长,明显延长H22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 海嘧啶由中药复方和5-Fu两部分复合而成,其抗肿瘤作用与二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倬抑瘤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6.
慢性胃病是常见的消化性系统疾病。据统计,慢性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若不及时治疗则可发展为癌前病变,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也给患者带来精神与身体上的痛苦。大黄黄连泻心汤作为经方被各医家传承与沿用,临床多用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胃部炎性因子、杀灭幽门螺杆菌与保护胃黏膜有关。基于大黄黄连泻心汤对慢性胃病治愈周期长的弱势,寻求一种辅助疗法用以增强其疗效应受到重视。对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综合阐述,并展望利用声动力疗法可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潜在优势以此拓宽该方剂的现代化研究,为以该方为基础方的新药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基于多巴胺衍生物的粘附性,构建表面改性的紫杉醇(PTX)纳米粒,连接阿伦磷酸钠(ALN),对构建的新型纳米粒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对鼠源性乳腺癌4T1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PTX纳米粒,将纳米粒放置于0.5 mg/mL的盐酸多巴胺Tris缓冲盐溶液中,在表面形成聚合多巴胺(PDA),随后与亲骨性药物ALN结合,得到新型PTX-PEG5000PCL1000-PDA-ALN纳米粒。ZS型电位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粒度分布和表面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形态;考察其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溶血性;考察ALN用量及钙离子存在条件对新型纳米粒吸附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的影响;研究其体外抗4T1乳腺癌细胞活性。结果 成功制得PTX-PEG5000PCL1000-PDA-ALN纳米粒,棒状,粒径为(178.5±2.3)nm,分散指数(PDI)值为0.213±0.06,Zeta电位为(20.12±2.45)mV;在5%葡萄糖、0.9%生理盐水、血浆中基本稳定;无溶血现象;随着ALN用量增加,新型纳米粒对HA吸附率增大,可达48.63%,游离钙离子降低其对HA的吸附能力;MTT结果显示,其对4T1乳腺癌细胞发挥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制备的PTX-PEG5000PCL1000-PDA-ALN纳米粒粒度分布均匀、稳定性良好、不溶血;通过ALN与HA上的钙离子相结合,亲骨性良好;对4T1细胞发挥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8.
张秀娟  蒋世超  季宇彬 《中成药》2012,34(2):348-350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白藜芦醇对肿瘤细胞中Fas、FasL、FaDD蛋白表达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肿瘤细胞中Caspase-8、Caspase-3量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组对肿瘤细胞Fas活性、中、高剂量组对肿瘤细胞FasL、FaDD活性均具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中、高剂量组对肿瘤细胞中Caspase-8和Caspase-3活性具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低剂量组仅对肿瘤细胞中Caspase-3活性具有上调作用.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S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
龙葵碱广泛存在于马铃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中。龙葵碱绝大多数的报道是研究其抗肿瘤作用,但实际上龙葵碱还有毒理学上的研究意义。主要介绍了龙葵碱在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是龙葵碱对人和动物的遗传毒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死亡受体信号转导通路是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已知的死亡受体有8种,其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有3条,分别为TNFR、TRAIL和Fas/FasL信号途径.本文将就这三条通路的研究概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