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6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l-xl和bax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3 h组和缺血3 h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又分为缺血再灌注3h、6h、12h、24h、48h和72h等6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l-xl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缺血3 h再灌注各亚组,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半影区bax表达逐渐增强,于再灌注24 h和48 h达高峰(均P<0.01);bcl-xl表达在早期增强后随即呈下降趋势,bcl-xl/bax比值呈动态变化。再灌注中心区,在缺血再灌注早期bcl-xl和bax表达均增强(P<0.05或P<0.01),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二者的表达及bcl-xl/bax比值逐渐减弱。结论 bcl-xl表达增强有利于促进神经细胞存活,而bcl-xl与bax比值的转变则促进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2.
化脓性脑膜炎是多种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改进,此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有少数患者未能幸存。现收集本院10例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患者中男女各5例。年龄在生后48d~64岁之间。婴儿2例,儿童2例,青年人1例,其余5例为中老年人。其中,3例患者未应用抗生素,1例间断性用药,其余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病后出现意识障碍的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73.
病毒性脑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等,确诊需结合脑电图、头MRI及腰穿脑脊液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74.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以脑血管造影发现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或闭塞,伴脑底异常团块状血管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该病血管造影呈烟雾状,故又称烟雾病.  相似文献   
75.
正昏迷状态下的非惊厥癫痫持续状态(NCSE)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脑叶出血后NCSE如下。1病例女,83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笨拙2 d,加重3 h"入院。该患者于入院前2 d小便过程中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摔倒在地,伴有言语笨拙,遂来我院急诊。行头部CT(2015-10-31)示左侧额叶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给予"甘油果糖、醒脑静"静脉滴注,家属述患者在急诊治疗过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9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IL-6、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脑梗死体积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入院时IL-6水平即达到高峰,为(0.93±0.17)ng/L,在人院第3天又有一个高峰(0.94±0.23)ng/L,以后逐渐下降,第10天降至(0.34±0.19)ng/L;入院第7天最终脑梗死体积3.4~486.4ml,平均(184.35±124.10)ml,病例组患者入院6 d以内IL-6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密切相关;IL-6水平与改良的Bankin量表评分具有相关性.病例组各时间点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6能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损害程度,并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下丘脑乳头体上核内转染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基因对海人藻酸(KA)致痫大鼠海马区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24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2)、手术对照组(n=2)、KA对照组(n=10)及GABA受体基因转染组(n=10),正常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置,手术对照组在右侧杏仁核注射生理盐水1 μL,KA对照组在杏仁核注射KA 1 μL(1 μg),GABA受体基因转染组则在KA注射前48 h预先将GABA 受体mRNA 400 nL (40 ng)注射到下丘脑的乳头体上核。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4组大鼠各个时程(3 h、6 h、24 h、3 d、7 d)海马区形态及CX43阳性细胞数变化。 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完整;KA对照组海马神经元肿胀变性,其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加重;GABA受体基因转染组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程度相对于KA对照组减轻。CX43表达阳性细胞数定量分析显示,正常及手术对照组CX43表达阳性细胞数较少,KA对照组随时间延长CX43阳性表达细胞数逐渐增多, GABA受体基因转染组大鼠CX43阳性表达细胞数在各个时程均比KA对照组减少。 结论: 下丘脑内转染GABA受体基因可以下调海马区CX43的表达。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规范化教学及管理在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实践效果,建立并完善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新模式。方法根据手术室的专科特点,进行问卷调研,运用德尔菲法设计与实施专科教学及管理方案,对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规范化培训模式实施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和职业认可度显著提升,对培训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建立及应用对保证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海马区损伤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GFAP在实验性癫痫中的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应用光镜及电镜技术观察大鼠点燃癫痫后海马区的病理变化,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点燃癫痫后海马区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细胞数、面积、周长和积分光密度。结果: 实验组海马区光镜下可见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坏死及神经细胞脱失改变,电镜可见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有切迹、核仁偏位、线粒体肿大、嵴断裂、膜破损和基质空化等改变,随癫痫发作次数增加上述改变越明显,对照组与手术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不同组别大鼠细胞数、面积、周长、积分光密度分别作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组别间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观察到海马区GFAP免疫反应阳性的胶质细胞随海马损伤的加重而GFAP免疫反应增强。结论:点燃癫痫鼠海马区损伤越重,胶质细胞GFAP免疫反应性越强,通过检测GFAP可以推测星形胶质细胞与癫痫后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80.
目的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研究患者肢体活动障碍的表现及预后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及ADC图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72h)行常规MRI检查及DTI检查,并进行皮质脊髓束三维DTT成像及b=1000的ADC成像,将患者运动障碍的程度分为无瘫痪,治疗后瘫痪恢复,治疗后瘫痪不恢复3种情况,将常规MRI图、DTI中的ADC图影像表现及DTT图皮质脊髓束形态表现与患者临床肌力表现及治疗结果相比较。结果无瘫痪13例,治疗后瘫痪恢复者9例,治疗后瘫痪不恢复者11例,DTT图显示皮质脊髓束分别为无受压,受压无中断及中断破坏。所有病例ADC图均表现为低或稍低信号。结论DTI及DTT技术,对判断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的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