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8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牙间食物嵌塞是临床常见的疾患之一。笔者从1990年起,利用钢丝支架光固化复合树脂技术治疗牙间距离过大的垂直性食物嵌塞20例.观察半年至两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超声热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晚期口腔鳞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2015-2016年就诊的9例经明确病理诊断的口腔鳞癌患者行术前超声热化疗.TPF具体方案为d1:顺铂+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d1~d5:5氟尿嘧啶750 mg/m2,静脉滴注.超声热化疗期间,于化疗开始的第1、3、5、7、9天行超声肿瘤热疗,温度控制在40~42℃,热疗时间为40 min.每例患者行2周期超声热化疗,评价肿瘤局部消退情况.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5例.超声热化疗期间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患者面形及功能保存较好,生存质量有所提高.结论:超声热疗联合TPF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口腔鳞癌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考察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口腔缺损的感觉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我院13例经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口腔癌患者,按照其皮瓣位置分为A组(游离前臂皮瓣)及B组(游离腓骨肌皮瓣),对其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修复区的感觉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6个月时,12例患者的感觉功能开始恢复,且以触觉和痛觉最先恢复。所有患者12个月时的感觉恢复程度均优于6个月时,表明皮瓣修复区的感觉恢复至少需6个月以上的时间。结论:游离前臂皮瓣、游离腓骨肌皮瓣对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作用相仿,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介绍一种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翻瓣的新技术。方法共8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实验组44例,用徒手方法、Basila技术翻瓣;对照组40例,常规翻瓣,测量2组手术时间、翻瓣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伤水肿消退情况及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采用Basila技术能迅速准确翻瓣,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翻瓣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创伤及术中出血量,有效控制和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翻瓣采用Basila技术优于经典的操作,可作为常规技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总结赝复体联合组织间^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0例行赝复体联合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1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治疗,成功率100%;术后随访2~15个月,均未发现靶区覆盖范围肿瘤复发或转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后采用赝复体联合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进行放射治疗,近期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均有效地保证了此项技术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头颈部色素性神经鞘瘤(melanotic schwannoma,MS)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019年5月收治了1例头颈部MS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发现右颈部肿物10 d入院就诊.颈部CTA示:病灶周围血管及软组织受压、推移,神经源性肿瘤可能.外科手术切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HMB45(+)、KI67(10%,+)、CD34(+)、S100(+).病理诊断:(右颈部)色素性神经鞘瘤.结论:色素性神经鞘瘤来自神经嵴具有双向分化潜能的细胞,鉴于其潜在恶性,患者术后须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MTHFD1L)敲减对Cal2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凋亡、成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TCGA和GTEx数据库下载相关数据,比较头颈鳞癌(HNSC)和正常组织中MTHFD1L表达差异和生存分析,并应用GEPIA数据库验证差异表达及预测生存曲线。利用慢病毒小干扰RNA技术敲减MTHFD1L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MTHFD1L敲减效率。Celigo细胞计数法、MTT法、平板克隆实验、Annexin V-APC单染法分别研究敲减MTHFD1L对Cal2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的影响。经腋窝下注射Cal27细胞建立裸鼠舌癌模型,比较瘤体重量和体积,并用活体成像仪比较荧光强度。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38α、IL1α表达水平。结果:MTHFD1L在HNSC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且MTHFD1L高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MTHFD1L敲减率达95.1%,Celigo细胞计数法、MTT法、平板克隆结果显示MTHFD1L敲减后Cal27细胞增殖速率和克隆形成能力受到明显抑制。Annexin V-APC单染法结果提示MTHFD1L敲除明显促进Cal27细胞凋亡。接种经MTHFD1L敲减Cal27细胞的裸鼠瘤体体积、重量、荧光强度及成瘤率明显降低。Cal27细胞经MTHFD1L敲减后,p38α蛋白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而IL1α明显升高。结论:MTHFD1L基因敲减明显抑制舌鳞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并抑制小鼠体内成瘤。  相似文献   
28.
实验动物瘤周注射转TNF-α基因的舌癌DNL在体内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周围注射经TNF α基因转导的舌癌引流淋巴结淋巴细胞 (DNL)体内分布的特点。方法 在建立人舌癌原位移植模型基础上 ,用氚标胸腺嘧啶核苷 (3H TdR)标记转TNF基因的舌癌DNL后肿瘤周围注射 ,分别检测注射后 6h、1 2h、2 4h、48h、1 68h肿瘤组织及各脏器单位重量的放射活性 (衰变率 ,DPM)。结果 各重要脏器及血液中单位重量的TNF/DNL在不同的时间由高到低依次是 :1 2h瘤、脾、肝、肺 ,2 4、48、1 68h瘤、脾、肺、肝。瘤体单位重量DPM最高 ,平均是正常组织的 1 0 .9倍 ,是外周血的 1 2 .5倍。结论 肿瘤部位注射可提高肿瘤局部的TNF/DNL细胞量 ,可望发挥更好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前,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强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特别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的三联疗法的治疗原则,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共识。但常规放射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组织或器官造成伤害,副作用较大。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照射治疗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较新的一种放疗方法。它是在超声、CT引导下,根据采集的靶区图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引导靶区定位技术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上颌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11例上颌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植入前分别予以CT及PET-CT检查,将扫描数据导入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标记肿瘤靶区,对不同靶区设计所得的靶区体积进行比较。基于PET-CT扫描数据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结果:PET-CT勾画的生物靶区(BTV)体积和CT勾画的大体肿瘤区(GTV)体积分别为(35.21±7.8)cm3和(42.17±9.32)cm3,BTV小于G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 P<0.001)。局部未见肿瘤复发,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利用PET-CT定位的上颌骨恶性肿瘤靶区可提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精确性,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