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种川贝母对哮喘豚鼠呼吸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引种栽培瓦布贝母、浓密贝母以及商品"松贝"的代表种--长腺贝母的醇提物对过敏性哮喘豚鼠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12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沙丁胺醇6 mg·kg~(-1)剂量组,野生川松贝母,瓦布贝母和浓蜜贝母10,20,40 mg·kg~(-1)各3个剂量组,各组采用呼吸气流速度描记法测量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前后气道阻力(RL)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的变化.结果:栽培瓦布贝母醇提物40 mg·kg~(-1)组能抑制抗原攻击引起的致敏豚鼠肺动态顺应性的降低,攻击后1,3,6,12 min时Cdyn值与模型组比较P<0.05.3种贝母醇提物各剂量组(10,20,40 mg·kg~(-1)),均能较明显抑制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后气道阻力的增高,攻击后1 min时RL值与模型组比较P<0.01,而对抗原攻击所致呼吸频率的变化无明显影响.结论:3种贝母可以缓解反复接触过敏原所引起的过敏性哮喘症状,发挥平喘的作用,栽培品种与野生品种其平喘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停止替诺福韦(TDF)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复发率和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96周病毒学复发的因素,最佳截断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结果 1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61例,HBsAg阴性136例,两组患者年龄、HBV DNA、HBV基因型、基线HBsAg、治疗时间、治疗12个月时HBsAg、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基线ALT水平、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例HBeAg阳性患者12、24、48、72、96周时病毒复发率分别为26.23%(16/61)、45.90%(28/61)、55.74%(34/61)、57.38%(35/61)、72.13(44/61),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3.11%(8/61)、27.87%(17/61)、40.98%(25/61)、44.26%(27/61)、57.38%(35/61)。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是TDF停药96周内病毒学复发的风险因素。136例HBeAg阴性患者12、24、48、72、96周时病毒复发率分别为18.38%(25/136)、43.38%(59/136)、61.03%(83/136)、67.65%(92/136)、72.06%(98/136),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1.03%(15/136)、27.94%(38/136)、40.44%(55/136)、53.68%(73/136)、58.09%(79/136)。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是TDF停药96周内病毒学复发的风险因素。ROC显示,治疗结束时HBsAg预测病毒学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92 IU/mL。结论 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停止TDF治疗后48周内复发率较高,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与病毒复发率相关,有可能是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DF治疗后复发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33.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耐多药结核病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而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是有效遏制结核病流行和提高结核病防治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介绍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以及抗结核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4.
沈健  张莉  孟现民 《中国医药》2013,8(3):401-402
目的分析上海近年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中心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狂犬病病例,对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狂犬病传染源均为犬,家犬占50%;咬伤部位以手及前臂为主,占58.4%(21例);24例(75.0%)患者的暴露程度为Ⅲ度;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工人为主(20例,62.5%);进行疫苗接种者仅有21.9%(7例);潜伏期最短20d,最长10年,其中〈3个月者21例(65.6%)。临床表现主要有恐水、狂躁、发热、怕风、流涎、咽肌痉挛、怕光和伤口处感觉异常等;病程平均为(4±3)d,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死率100%。结论上海市狂犬病的防治工作依然严峻,预防是控制狂犬病的重要措施,防治重点应在周边区县和外来人口聚集区域;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积极进行犬只管理,加强宣教,指导临床医师和民众做好暴露后伤口的及时正确处理和疫苗接种等。  相似文献   
35.
许寅  孟现民  张永信  董平 《上海医药》2014,(21):58-60,70
流感近年来在我国多次流行,相关指南和文献大量见诸于报道,潜在的新靶标陆续出现、新药的研发也推陈出新。为了充分总结药物研究资料,完善基础药物学理论,丰富临床医师药物治疗的选择,现选取部分作用机制各异的常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对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并综述。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RP-HPLC法,并测定AIDS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方法留取患者稳态谷和稳态峰浓度时的血样,以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流动相为0.01mol·L-1醋酸铵-乙N(50:50,V/V),流速0.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5nm,内标为酮康唑,柱温40℃,进样量50uL。结果色谱峰分离良好,血浆内源性杂质无干扰,回归方程为Y=8.4002x+2.26×10-2(r=0.9999),血浆中伏立康唑在0.10~19.87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5%。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38.
醒脑静注射液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醒脑静注射液(XNJI)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XNJI主要药效作用之外的药理作用及用药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ivXNJI低[0.5ml·(100g)-1]、中[1.5ml·(100g)-1]、高[3.0ml·(100g)-1]剂量,观察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麻醉SD大鼠iv低[0.9ml·(100g)-1]、中(1.8ml·100g-1)、高(3.6ml·100g-1)剂量,观察其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XNJI低、中、高3个剂量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与给药前及生理盐水(N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中、高3个剂量对血压、心率、心电图(PR间期、P波、T波、ST间期)的影响与N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剂量给药后,QRS间期增加。提示大剂量(相当于临床患者用量20倍以上)给药,对心室传导有抑制作用;而低、中剂量对QRS间期无显著性影响。结论XNJI在药效剂量应用时比较安全,在大剂量应用时应当注意其潜在的对心室传导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Ⅰ期临床试验(PhaseⅠclinical trial,PⅠCT)中健康受试者(healthy subject,HS)筛选失败(screening failure,SF)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今后PⅠCT中HS筛选提供参考。方法 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2016年6月—2020年9月期间完成的PⅠCT的HS筛选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不合格例次构成比及发生率,分析人口学信息及筛选步骤设置对筛选合格率(eligibility rate, ER)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58项PⅠCT,从12 028例受试者中筛选出3 315例合格HS,ER 27.6%;不合格例次占比最高的是实验室检查(47.2%),其次是生命体征(vital sign,VS)、辅助检查和人口学信息。筛选过程中纳入烟碱测试(P=0.003)、胸片(P=0.025)或腹部B超检查(P=0.002)对ER有显著影响。结论 PⅠCT中HS筛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检查,其次是VS、辅助检查和人口学信息不合格;HS筛选过程中增加烟碱测试、胸片或腹部B超可使ER降低。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Ⅰ期临床试验(PhaseⅠclinical trial,PⅠCT)中健康受试者(healthy subject,HS)筛选失败(screening failure,SF)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今后PⅠCT中HS筛选提供参考。方法 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2016年6月—2020年9月期间完成的PⅠCT的HS筛选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不合格例次构成比及发生率,分析人口学信息及筛选步骤设置对筛选合格率(eligibility rate, ER)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58项PⅠCT,从12 028例受试者中筛选出3 315例合格HS,ER 27.6%;不合格例次占比最高的是实验室检查(47.2%),其次是生命体征(vital sign,VS)、辅助检查和人口学信息。筛选过程中纳入烟碱测试(P=0.003)、胸片(P=0.025)或腹部B超检查(P=0.002)对ER有显著影响。结论 PⅠCT中HS筛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检查,其次是VS、辅助检查和人口学信息不合格;HS筛选过程中增加烟碱测试、胸片或腹部B超可使ER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