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年来,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事件屡见报道,为了使中药对人类保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加强中草药用药知识的科普宣传,合理配伍,合理应用中草药,减少有毒中药应用方面的盲目性是摆在我们广大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临床实践,就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供同道参考。  1、对中药毒性认识不足 我国民间早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由于中医药的客观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低等事实,在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当今,纯天然制药倍受青睐,加之媒体上所谓“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凝血因子Ⅸ基因在第六外显子23384—23387bp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9)。探讨这一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在中国北方人群脑血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20个脑血栓患和他们家系,60例正常健康人群凝血因子Ⅸ第六外显子2338—23387bp多态性分布。结果 20例脑血栓患和40例他们的家系成员,在MnⅡ酶切后。可见307bp片断基因类型全部是A。对照组60例基因多态性基因型也显示为A,阳性对照可见A、G和AG。结论 在这一等位基因位点脑血栓家系和正常人群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均为A型。  相似文献   
43.
44.
1病例简介 患者,男,62岁。因阵发性心悸伴胸闷、气短于2014年2月20门就诊于本院心内科门诊,常规心电图检查(图1)提示:窦性心律,心率85次/分,正常心电图。随后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提示:14:45:19心电图示(图2):心率83次/分,Ⅲ导联T波倒置,  相似文献   
45.
1病例简介
  患者,男,62岁。因阵发性心悸伴胸闷、气短于2014年2月20日就诊于本院心内科门诊,常规心电图检查(图1)提示:窦性心律,心率85次/分,正常心电图。随后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提示:14:45:19心电图示(图2):心率83次/分,Ⅲ导联 T 波倒置, V3~V4导联ST段压低约0.2mV;14:48:11(图3)心率126次/分,Ⅰ、Ⅱ、Ⅲ、aV③、V5~V6导联ST段广泛压低约0.2mV,V3~V4导联ST段压低约0.3mV,aVR导联ST段抬高0 .2 mV;14:48:20(图4)心率123次/分,Ⅰ、Ⅱ、Ⅲ、aVL、aV③、V5~V6导联 ST 段广泛压低约0.2mV,V3~V4导联ST段压低约0.3mV,aVR导联ST 段抬高0.4mV;立即终止运动试验,总试验长达3 分21 秒。随后急诊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科。该患者 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伴胸闷、气短,无心前区疼痛,无其他伴随症状,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吸烟及饮酒史。入院后查心肌损伤标志物提示:肌钙蛋白0.44ng/ ml。2014 年2 月24 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图5 ~7):左右冠状动脉走形及分布正常,左主干末端90%左右狭窄,前降支无明显狭窄,远端血流TIMI Ⅲ级,回旋支无明显狭窄,远端血流 TIMI Ⅲ级;右冠无明显狭窄,远端血流TIMI Ⅲ级。建议患者行冠脉搭桥术。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初步判断冠脉搭桥术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6.
实验性大鼠颅脑损伤后GFAP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针刺颅脑损伤动物模型,研究颅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随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针刺法复制大鼠脑挫伤模型,造成右顶叶局限性脑挫伤,于伤后不同时间将其处死,取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脑组织中GFAP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GFAP随损伤时间会出现规律性变化,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伤后3天表达达最高,伤后21天时基本恢复正常.且各时间段双侧大脑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在针刺法致脑损伤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其标志性蛋白GFAP随损伤时间会出现规律性改变.  相似文献   
47.
目前对病毒性心肌炎肯定地诊断很困难。有些有关病毒方面的检查缺乏特异性,加之心肌活检还不能广泛开展。即使做心肌活检也只能检查局部心肌,不能反映整体。现在临床上靠慎重的全面病史调查,及有关全面检查、仔细分析,逐一剔除已明原因的心肌炎,如风湿性心肌炎、感染中毒性心肌炎、药物所致心肌炎、然后结合心电图与 X 线检查以及化验结果综合判断,做出临床诊断,诊断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8.
我国脑血栓患者家系凝血因子Ⅸ基因SNP9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Ⅸ基因在第六外显子23384-23387bp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9)在我国北方人群脑血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20例脑血栓患者和他们家系及6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凝因因子Ⅸ第六外显子23384-23387bp多态性分布。结果:20例脑血栓患者和40例他们的家系成员,在MnII酶切后,可见307bp片断基因类型全部是A。正常60例健康对照组基因多态性基因型也显示为A,而在阳性对照可见A、G和AG。结论:在这一等位基因位点脑血栓家系和正常人群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均为A型。这一位点基因对我国脑血栓患者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21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不同病变血管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49)、双支病变组(n=84)、三支病变组(n=81)。选择3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入院时血浆 Hcy及NT‐proBN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 Hcy及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三支病变组Hcy及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增加,血浆 Hcy及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Hcy、NT‐proBNP水平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及病变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老年UA痛患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Hcy及ox-LDL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7.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cy及ox-LDL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仅Hcy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cy及ox-LDL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cy及ox-LDL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UA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电图表现,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cy及ox-LDL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