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伴行动脉直径之比值、主肺动脉直径及右下肺动脉直径对间质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超声心动图测量临床和HRCT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的53例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在HRCT扫描预定层面测量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与伴行动脉、主肺动脉及右下肺动脉直径,并记录间质性肺疾病病灶累及范围.分析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伴行动脉之比值、主肺动脉及右下肺动脉直径与肺动脉收缩压的相关性,以及主肺动脉直径与病灶范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伴行动脉直径之比值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明显相关性(r=0.67,P<0.005),主肺动脉及右下肺动脉直径与肺动脉收缩压没有明显相关性(r=0.24;P=0.23和r=0.22;P=0.27).肺动脉收缩压与间质性肺疾病范围无关(r2=0.09,P=0.49).结论 在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伴行动脉直径之比值是肺动脉高压的可靠指标,而主肺动脉扩张并非是肺动脉高压的可靠指标,主肺动脉扩张可以不表现为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32.
1菊花心(菊花纹):药材断面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形如开放的菊花。如:甘草、黄芪、白芍、赤芍、常山、当归、羌活、地黄、桔梗、木香等。  相似文献   
33.
李乃利  郝晓云  孟志华 《吉林医学》2010,(24):4087-4087
目的:探讨纳洛酮注射液在120急救工作中对急性乙醇中毒的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依据2009年1月~2010年3月在120急救工作中对116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注射液进行院前急救,先用0.8~1.2mg静脉推注,继用1.2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直至送往医院跟踪回访至症状消失。结果: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清醒时间32min。结论:纳洛酮注射液不仅只用于医院临床治疗,在120院前急救急性乙醇中毒工作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结肠阳性造影CT仿真结肠镜用于诊断结直肠息肉的价值.方法 57例疑似或确诊后复查的结直肠息肉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先进行结肠阳性对比剂充盈下CT仿真结肠镜检查,然后患者再行电子肠镜检查,影像科医生及内镜医生均在盲法干预下出具各自检查报告,由第三方统计人员统计CT仿真肠镜对结直肠息肉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以电子肠镜为金标准,则CT仿真结肠镜患者检出敏感度为95.23 %,特异度为 93.33 %;电子肠镜共检出90例息肉,仿真结肠镜共检出125例息肉.仿真结肠镜发现直径在0.3 cm以上的病灶93处,电子内镜有 90 处,对所有检出直径在0.3 cm以上病灶进行点对点比较,二者的吻合率为86.67 %,仿真结肠镜诊断的假阳性率为16.67 %,假阴性率为13.33 %.结论 阳性对比剂充盈下仿真结肠镜能提高结肠息肉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虚拟肝切除技术在肝癌切除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对13例肝癌病人术前行常规Flash3D增强扫描,用3D-Doctor软件行包括下腔静脉、门静脉、肝静脉和肝短静脉的三维影像重建,测量全肝体积、肿瘤体积、拟切除的肝脏体积、余肝体积和余肝体积/标准肝体积(SFLVR).结果 7例行右半肝切除,6例肝段/叶切除.肝脏三维重建后均能从各个角度显示肝内静脉走向及与肿瘤的空间关系,肿瘤体积为(348±214)ml,拟切除肝体积为(676±375)ml,余肝体积为(714±261)ml,SFLVR为62%±19%.术后并发症包括肺1例肺部感染,中等量腹水6例,大量腹水2例,其中1例肝功能不全.结论 虚拟肝切除技术能直观显示肝脏静脉以及与肿瘤的关系,预测肝切除量,对制定肝脏手术方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加强医院用药管理、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门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增长率、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用量呈逐月上升趋势,三、四代头孢增幅较大,抗菌药物使用不是十分规范。结论抗菌药物保障目录需根据抗菌作用、价格和DDDs值等多因素做进一步遴选,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评价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5 0例以 2~ 3ml/s从肘静脉注射碘造影剂 4 0~ 10 0ml,延迟 12~ 2 0s行连续容积扫描 ;资源图像输入独立工作站 ;采用多平面重建 (MPR)、最大密度投影 (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仿真血管微镜 (VM )重建 ;与DSA对比 ,并栓塞治疗。结果 ①双螺CT扫描能在短时内完成数据采集 ;②MPR、MIP能准确显示动脉瘤的大小、部位 ,SSD、VM显示空间解剖及内腔效果好 ;③CTA与DSA有高相关性 (r >0 99)。结论 注重容积信息与多重建模式互补选择 ,CTA对脑动脉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8.
脑干华勒氏变性的DT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娟  孟志华  程英 《山西医学院学报》2014,(3):213-216,248-250
目的 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观察非脑干脑梗死后脑干华勒氏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WD)的特点,从而为临床早期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信息.方法 收集54例非脑干梗死患者,其中非脑干梗死组中初发脑梗死按照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期(n=16)、亚急性期(n=16)、慢性期(n=16);非脑干梗死组按照病灶范围分为腔隙性梗死组(病灶直径<1.5 cm,n=27)和梗死面积较大组(病灶直径>1.5 cm,n =27).另外选择脑实质未见异常的对照组40例.所有受试者应用美国GE1.5T磁共振进行脑部常规MRI及DTI成像.所有数据应用AW4.5 Functool软件分析处理,根据白质纤维示踪图观察脑干皮质脊髓束形态变化,分别测量ADC值和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非脑干梗死组ADC值和FA值均降低(均P<0.01);而非脑干梗死组在不同病程和病灶范围大小不同的ADC值和FA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FA值从急性期、亚急性期到慢性期呈逐步降低的趋势,ADC值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降低,慢性期升高;与腔隙性梗死组对比,梗死面积较大组ADC值和FA值均降低(均P<0.05).结论 应用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判断非脑干梗死时脑干华勒氏变性皮质脊髓束形态变化,定量测定脑于FA值和ADC值.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