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定量分析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30°小翻转角射频脉冲,通过短回波时间(TE:2.1ms)成像,校正同相位图像信号强度,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双回波技术、改良双回波技术及氢质子波谱成像技术(~1H-MRS)分别测量肝脏左右叶脂肪含量,计算脂肪酸含量分数%F、%F_(corrected)与%F_(MRS);以%FMRS为标准,评价三种方法测量脂肪酸含量分数、比较其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三种方法测量脂肪酸含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F_(corrected)与%F_(MRS)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6、0.911,(P均0.0001);Kappa值分别为0.865(95%可信区间0.676~0.903)、0.901(95%可信区间0.816~0.937),一致性均较好;%F_(corrected)与%F_(MRS)的一致性较%F与%F_(MRS)的高。结论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能够纠正T_1偏倚,减少T_2*衰减及脂肪峰多重性/J耦合的影响;能更准确半定量评价肝脏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复发危险因素中病灶血管分型、强化后CT增值、大小与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ENSCLC)复发的相关性及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对危险度(RR)。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肺癌患者(145例术后复发,375例术后未复发)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根据CT结果对病灶进行血管分型,计算病灶强化后CT增值及病灶体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其中的130例ENSCLC患者的病灶血管分型、强化后CT增值及大小与肺癌复发的相关性,采用Cox模型对ENSCLC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肺癌复发危险因素中病灶血管分型、强化后CT增值、体积的OR值分别为5.40、3.51、8.94,χ2值分别为4.13、6.94、3.18,P值均<0.05。对ENSCLC患者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Ⅳ型血管分型的肺癌复发率明显低于Ⅰ型、Ⅱ型和Ⅲ型(χ2分别为9.018、6.994、6.211,P值均<0.05);病灶强化后CT增值≤20HU的肺癌复发率明显低于20~60HU和≥60HU的患者(χ2值分别为6.936、13.306,P值分别为0.008、0.000);病灶直径2~3cm的肺癌复发率明显大于直径≤2cm的患者(χ2=4.811,P=0.028)。经Cox模型生存分析,ENSCLC中病灶血管分型、强化后CT增值、肺癌直径的RR分别为0.335、2.152、2.014(P值均<0.05)。结论:肺癌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灶血管分型、强化后CT增值及体积,这些危险因素与ENSCLC的复发及患者生存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液-液平面(FFLs)在MRI诊断腹部局灶性病变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72例MRI中有FFLs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腹部局灶性病变患者。根据FFLs占腹部局灶性病变的比例,分为<1/3、1/3~2/3、>2/3但不完全由FFLs组成、完全由FFLs组成四组。分析FFLs在腹部局灶性病变中的比例与良恶性病变及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72例中,病理及临床诊断49例良性病变、23例恶性病变。卵巢病变29例,占40.28%。FFLs占局灶性病变比例<1/3者12例(12/16,75.00%)为恶性病变;FFLs占病变面积1/3~2/3者7例(7/12,58.33%)为恶性病变;>2/3但不完全由FFLs组成的腹部局灶性病变中80.00%(16/20)为良性病变;24例完全由FFLs组成的局灶性病变均为良性病变。结论 腹部局灶性病变中FFLs多见于卵巢病变。FFLs占腹部局灶性病变的比例越大,恶性病变所占的比例越低。  相似文献   
14.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 ,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CT对于脑膜瘤的诊断价值甚高 ,但在定性及定位诊断上也不无问题 ,分析本院 1990年 1月— 1997年 12月经CT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49例脑膜瘤 ,以期进一步提高CT对于脑膜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49例中 ,男 2 2例 ,女 2 7例。年龄 12~ 6 9岁 ,平均 43.6岁 ,肿瘤部位 :镰旁 13例 ,蝶骨嵴 9例 ,大脑凸面 10例 ,大脑半球 5例 ,桥小脑角 3例 ,矢状窦旁 3例 ,鞍结节 2例 ,额极、外侧裂、溴沟、侧脑室内各 1例。 10例为恶性脑膜瘤 ,占 2 2 %。 49例中 45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超声、MRI对肝小结节病变(SNL)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超及磁共振仪检查;对SNL回声、血供与MRI动态增强扫描(DES)比较;结合手术病理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6例中,转移癌、局灶性结节增生、小肝癌、肝腺瘤、胆管细胞癌、炎性假瘤各9、4、6、3、2、2例.超声及MRI诊断SNL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88%、81%和96%、92%.结论:超声与MRI检查诊断SNL均有较高价值;后者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双层螺旋CT(DHCT)与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诊断冠状动脉(CA)病变的价值.方法对88例疑为冠心病(CAD)病人行CT平扫检查冠状动脉钙化(CAC),即用碘造影剂90 mL~140 mL(1.5 mL/kg~3 mL/kg)行DHCT,并作冠状动脉DSA(CA-DSA)检查.结果DHCT能在短时间(20 s)内完成心脏的容积数据采集,MM3DR能准确显示(CA)三级分支的形态、径向等形态学改变.与DSA相比,CAC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各为84%、77%和84%;CHD组的CAC积分(238±42)明显高于非CHD组(28±17,P<0.001).结论DHCTA能准确快速采集心脏及CA的容积数据;结合节段性MM3DR的应用,对诊断和预测CAD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复杂性骨盆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多模式三维重建(MM3DR)诊断复杂性骨盆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128例均摄骨盆C线片;同时采用3—5mm层厚连续SCT扫描,1.5~2.5mm间距后重建,源像传于AW4.0工作站行SSD、MPR及MIP三维重建;采用SSPS13.0软件分析。结果:SCTMM3DR与X线片对复杂性骨盆骨折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SD与MIP能对复杂骨盆骨折获取清晰全景立体图像,MPR能多角度观察骨盆各骨骨折的细节情况。结论:MM3DR对复杂骨盆骨折诊断、分型与手术选择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SCTDCS)与病理对照诊断肾间质纤维化(ILIF)的价值。方法100例先行肾脏平扫,后以2.5mL/s从前臂静脉注射Oltravist(1.5mL/kg),延迟30-600s扫描;准直3mm,螺距1.5,1.5mm间距后重建;源像输入AW4.0工作站行多模式三维重建处理。测量肾皮、髓质厚度、CT值与肾脏体积。影像诊断与肾穿刺病理(KBP)结果对照;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X^2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30例正常,轻、中、重度RIF各45、22、3例。正常组与中度RIF组对照,肾皮/髓质厚度比、SCTDCSCT值及肾体积改变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重度RIF组微小结节影等征明显增加;SCTDCS与病理对照诊断轻、中、重度RIF的敏感性/准确性各为60%/70%、73%/80%、100%/88%;特异性均为87%。结论结合KBP,SCTDCS对RIF诊断能提供较全面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评价德宏州结核病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状况,为确保结核病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盲法考核各县市结核病痰检人员制片、染色、读片、结果判定等技术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次抽查各县市疑似肺结核病痰涂片893张,阳性130张,阳性率14.56%;涂片的痰细胞合格率86.5%,涂抹大小符合率98%,痰膜厚薄符合率84.6%,染色符合率98%,脱落符合率100%,结果判定符合率100%,质量控制覆盖率100%,仅存在细菌量化的微小误差。结论德宏州各县市结核病痰涂片菌检技术符合国家结核病项目要求,对结核病项目病人的发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HIE不同病程阶段CT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影像检查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确定有无合并颅内出血和出血类型.随着影像检查的普及,HIE各病程阶段进行头颅CT检查已经相当普遍,动态头颅CT系列检查被认为对评估预后有一定的意义.但从新生儿CT使用的安全性及降低医疗成本来看,选择适当的检查时机,减少检查次数是必要的.本文对2003~2004年本院有完整CT与临床资料的114例HIE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病程阶段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关系,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