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4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工作行为影响因素,为建立合理有效的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激励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样本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有在岗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020名城乡基层卫生人员。结果: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除了看重经济收入和福利等经济激励因素外,对工作条件、职业发展状况、群众的认可和尊重等非经济激励因素也非常重视。不同属性的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具有不同的行为影响因素偏好。结论:在保证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收入和福利改善的基础上,重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平台,并且加强执业保护和医德建设。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工作偏好,为建立合理的基层卫生激励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方法,利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纳入分析的工作属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在做出工作选择时,不仅考虑收入,还会考虑其他非经济因素,如工作条件、职业发展机会等。收入提高是当前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最重要的偏好。结论:为了留住和吸引卫生人员在基层工作,政策制定者需要切实改善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时采取其它非经济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63.
决定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卫生人员,决定卫生投入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卫生人员,决定医疗卫生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也将是卫生人员。因为他们是卫生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卫生人员能否发挥预期作用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卫生人员的技术能力,包括知识、  相似文献   
64.
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职业倦怠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测量职业倦怠程度。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回归。结果:参加工作时间较短、职称较低、学历较高的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倦怠;感觉到的工作压力越大、对所在单位管理制度的评价越差,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工作年限短、职称低等不同特征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的职业倦怠,减轻或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构建公平、公正、透明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对各种激励因素的偏好程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2个农村县,共调查乡镇卫生院人员213人,村卫生室工作人员251人,利用自编问卷进行激励因素偏好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2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对各类激励因素的偏好程度不同,对物质条件的偏好程度最高(物质条件因子均数为4.10),对管理和发展的需求水平次之(3.87),对社会环境的偏好程度最低(3.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地区、年龄、性别和学历水平影响其对物质条件、管理和发展、社会环境的偏好程度.结论 能满足农村基层人员对物质条件需求的经济激励机制是提高他们工作绩效的有效手段,非经济激励制度可满足农村卫生人员对个人发展、良好管理或社会环境的偏好,其激励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宁夏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状况,寻找制约卫生服务需求的原因,为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儿童健康公平性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宁夏固原市2 017名儿童和其中1 474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和儿童卫生服务需要、需求等信息。结果留守儿童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少于非留守儿童父母,家庭人均年收入比非留守儿童家庭低约1/4;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调查前4周内的患病率分别为34.9%和30.6%,4周内患病儿童的就诊率分别为65.4%和80.3%,调查前1年内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分别为38.8%和26.2%。结论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卫生服务需要程度高,但需要转化成需求的比例低,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支持较少是留守儿童卫生服务需求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7.
中国高等医学院校经济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等医学院经济效率评价方法,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评价高等医学院校的规模效益,应用Goldman-Crossman对数生产函数模型评价高等医学院校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结果表明:高等医学院校物力资源配置不足,人力资源已趋过剩,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过多,不同职称人员的组合配置不合理,是影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办学效率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
与艾滋病作斗争最根本的武器是向全社会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临床医生首先接触艾滋病人,负有自己的健康责任.为了解临床医生的艾滋病知识、认识态度以及对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责任情况.以便找出不足之处.有的放矢加以弥补,从而使其在今后的艾滋病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于1995年开展了本次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农村诊所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利弊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农村村级卫生组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是加强农村卫生管理、规范农村医疗市场的措施之一,本文在对山东省章丘市、嘉祥县、邹城市三县市9个乡镇113个农村诊所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就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利弊作一简述,并提出政策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主动追求健康、合理健康投资、定期健康体检已成为一种新的健康趋势.目前,多数城镇职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健康体检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1]和健康体检支付能力(ability to pay,ATP)[2].本研究小组研制的城镇职工健康体检服务包[3]是各体检项目的优化组合,既遵循了临床医学、健康保健学、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又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各类目标健康体检人群体检服务包的制定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