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46例,Cox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全组复发转移率为19.28%.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的时间、术前CEA水平、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术前血清CEA水平是术后复发转移预后因素.[结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术前血清CEA水平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12.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GLO)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O)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无气腹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的病人19例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21例,测定术前及术后1、4d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及补体C_3、C_4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GLO组术后1d、4d IgG、C_3、C_4水平无明显改变(均P>0.05),LO组术后1d IgG、C_3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GLO组术后1d仅CD_3~+较术前下降(P<0.05),LO组术后1d、CD_3~+、CD_4~+、CO_(?)~+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别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伤较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小,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13.
电离辐射对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变化及对细胞内外蛋白质交换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方法。结果: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4h,细胞浆出现4个新蛋白点、4个增强蛋白点及3个减弱蛋白点,正确细胞浆中的5个蛋白点在照射后消失。照射后细胞外液出现1个新蛋白点、1个增强蛋白点及1个减弱蛋白点。正常细胞上液中的3个蛋白 在照射后消失。正常细胞浆中的2个蛋白点在照射后分别减弱和消失  相似文献   
214.
目的:观察低剂量X射线照射的昆明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和高效液相分析75mGy全身照射组和假照射组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的表达,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蛋白质表达的生物活性。结果:高效液相分析发现胸腺细胞24.5kD蛋白质照射组明显低于假照射组,这种降低的蛋白质组分在终浓度为6.25mg/L时,对ConA刺激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X射线损伤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所致染色体畸变分别具有抑制和保护作用。结论: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可能与24.5kD蛋白质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15.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对不孕症患者生殖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子宫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因素引起的不孕患者71例为研究组,同期肌瘤大小、数量、部位相匹配,气腹法腹腔镜手术的72倒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住院天数,术后肌瘤复发、妊娠和分娩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共14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成功率为100%。LAM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LM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天数两组均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LAM组妊娠40例(56.3%),自然流产。4例(10.0%),早产2例(5.6%),剖宫产24例(66.7%)。LM组妊娠39例(54.2%),自然流产5例(12.8%),早产3例(8.8%),剖宫产25例(73.5%),两组患者妊娠及分娩期均顺利,无子宫破裂发生,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AM组的1年、3年和平均肌瘤复发率均明显低于LM组的患者,分别为4.2%(3/71)、11.3%(8/71)、7.0%(5/71)与15.3%(11/72)、25.0%(18/72)、19.4%(14/7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行安全,临床易于操作,微创去除肌瘤后重建的子宫妊娠预后良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16.
目的 :观察低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变化及对细胞内外蛋白质交换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向电泳方法。结果 :75m Gy 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 4h,细胞浆出现 5个新蛋白点、4个增强蛋白点及 3个减弱蛋白点。正常细胞浆中的 5个蛋白点在照射后消失。照射后细胞外液出现 1个新蛋白点、1个增强蛋白点及 1个减弱蛋白点。正常细胞外液中的 3个蛋白点在照射后消失。正常细胞浆中的 2个蛋白点在照射后分别减弱和消失 ,而在细胞外液中出现和增强。正常细胞外液中的 2个蛋白点在照射后消失 ,而出现在细胞浆中。结论 :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变化 ,并促进细胞内外大分子物质的交换  相似文献   
217.
目的探讨循证药学服务模式在减少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的39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服务;选择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进行铂类抗肿瘤治疗的39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循证药学服务。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药学服务在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中的运用可有效降低抗肿瘤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满意度。  相似文献   
218.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髓内钉联合仿生骨植骨治疗股骨近端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股骨近端病变患者(病变27处)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性质。采用病变刮除、化学药物清理瘤壁、仿生骨植入联合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 X 线检查评估植骨情况、内固定情况及颈干角,应用改良 Harris 髋关节评分系统及 Enneking 肢体功能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肢功能情况。结果26例患者经病理学证实其中骨囊肿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3例(合并病理性骨折2例,多发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巨细胞瘤2例,成软骨细胞瘤2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均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出现局部复发,再次行病变刮除植骨 PFN 内固定术,术后痊愈。2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病变复发,行特制肿瘤性髋关节假体置换术。X 线评估 PFN内固定优良率96%;仿生骨评估优良率92%,颈干角术后较术前平均增加7.5°。Harris 髋关节功能平均评分90分,优良率为92%;Enneking 肢体功能评估系统优良率为90%。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联合仿生骨治疗股骨近端良性病变,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功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19.
半叶马尾藻多糖口服液对小鼠的抗辐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半叶马尾藻多糖(Sargassum hemiphyllum polysac charides,SHP)口服液对辐射损伤小鼠的抗辐射作用及对其血清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5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低剂量SHP组、中剂量SHP组、高剂量SHP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应用1mL生理盐水灌胃,低、中、高剂量SHP组分别应用100、200、300mg/kg的SHP溶液1mL灌胃,连续14d。辐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SHP组于第15天一次性腹腔注射碘化钠溶液0.5mL诱发辐射损伤,24h后检测各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观察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的脾细胞和胸腺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正常对照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血清IL-2、SOD、CAT、MDA及ConA诱导的脾脏细胞和胸腺细胞增殖分别为(32.12±5.88)×10-4、(53.56±6.25)×10-4、(37.56±6.21)ng/L、(350.76±31.34)u/mL、(2.53±0.68)u/mL、(5.86±1.25)μmol/L、1.618±0.560、1.332±0.450,辐射对照组分别为(11.21±3.37)×10-4、(30.24±5.13)×10-4、(18.08±3.24)ng/L、(238.48±17.13)u/mL、(0.95±0.26)u/mL、(10.33±1.37)μmol/L、0.562±0.220、0.438±0.180,低剂量SHP组分别为(29.37±3.34)×10-4、(61.42±8.14)×10-4、(30.68±5.05)ng/L、(311.72±23.14)u/mL、(1.91±0.32)u/mL、(6.92±1.34)μmol/L、0.926±0.360、0.823±0.250,中剂量SHP组分别为(33.52±5.14)×10-4、(72.28±5.56)×10-4、(34.62±5.71)ng/L、(312.97±35.56)u/mL、(1.92±0.48)u/mL、(6.78±1.14)μmol/L、0.914±0.320、0.836±0.310,高剂量SHP组分别为(45.78±6.18)×10-4、(76.28±6.67)×10-4、(35.89±6.15)ng/L、(319.76±26.67)u/mL、(2.02±0.35)u/mL、(6.56±1.18)μmol/L、0.936±0.480、1.082±0.520,正常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SHP组与辐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SHP剂量增高,血清自由基水平增高,辐射损伤得到改善(P<0.05)。结论 SHP口服液可提高辐射损伤小鼠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抗辐射作用与SHP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20.
目的研究半叶马尾藻(SC)多糖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观察SC多糖对S180小鼠瘤质(重)量、胸腺等免疫器官的影响及分别测定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SP可明显抑制S180小鼠瘤体的生长,腹腔注射SC150 mg/kg·b.w.,连续注射10 d,可使肿瘤抑制率达63.52%;小鼠血清中SOD、GSH-PX的活性分别由(350.76±31.34)NU/ml,(299.36±43.63)U增加到(487.76±16.67)NU/ml(P<0.01),(370.90±16.49)U(P<0.01);MDA由(9.46±1.77)nmol/ml降至(7.26±1.18)nmol/ml(P<0.05)。结论SC多糖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