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16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目的 利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大鼠灌胃气滞胃痛颗粒后的入血成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确定胃肠动力障碍大鼠口服气滞胃痛颗粒提取物后血中移行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结果 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大鼠灌胃给予气滞胃痛颗粒后血清中检测25个移行成分,4个原型入血成分及21个代谢成分,并对其中的18个成分进行了结构推测.结论 血中移行成分及代谢产物可能为气滞胃痛颗粒发挥促胃肠动力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为明确气滞胃痛颗粒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2.
目的:研究仙鹤草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活性,为生药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建立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MTT比色法研究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人胃癌细胞株HGC-27细胞、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2,2''-联氮-(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检测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抗氧化能力;采用ELISA法测定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对小鼠凝血酶原(PT)指标的影响。结果: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指纹图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根、茎、叶、花均显示不同程度抗肿瘤、抗氧化、抗凝血药效,其中茎对HepG2、HGC-27、Caco-2三种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根、叶、花;叶、花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强于根、茎;茎、叶降低小鼠血浆凝血酶原水平的能力强于根、花。结论: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药效存在差异,为仙鹤草药材以药效为导向的不同药用部位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依据,为生药不同部位的精准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33.
目的:基于PI3K/PTEN/VEGF通路探讨菟丝子总黄酮(TF)体外抗肿瘤作用机制,考察合适的给药浓度,为菟丝子药材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实验对象,CCK-8法检测TF给药后的细胞活性,计算其IC 50值;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分析细胞凋亡坏死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法检测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人类第十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VEGFR-2、VEGFR-3)表达变化趋势。结果:相对阴性对照组,给药组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具有良好的量-效正相关;qPCR结果显示TF给药可以显著的上调PTEN mRNA,下调PI3K、VEGF mRNA;ELISA结果显示HIF-1α、VEGFR-2、VEGFR-3蛋白的表达在给药后均有下降(P<0.01)。结论:菟丝子总黄酮有较好的体外抗肝癌药效,其作用可能与上调PTEN的表达对PI3K-Akt通路进行负调控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下调HIF-1α以及VEGF相关基因和受体蛋白的表达等作用机制共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34.
补气药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补气药红参、黄芪等中药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探讨补气药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初步建立补气药材的无机元素离子轮廓谱,经数学统计软件分析,确立几味中药在补气功效作用中的强弱,为建立中药微量元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打下一定的基础。方法:药材经微波消解仪消解处理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其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测得补气药红参、黄芪等中药质荷比在2~260之间元素含量。结论:经数学软件统计后,在补气药中补气作用红参较强,其次为党参与黄芪,再次为太子参,然后为甘草,而白术补气作用较弱。几味中药的补气作用与实际药效较为接近,为探讨中药微量元素与药效之间的相关性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35.
目的 建立HPLC测定水红花子中花旗松素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为水红花子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花旗松素和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mm),以A相0.1%磷酸水和B相甲醇∶乙腈(60∶4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其中B相为甲醇与乙腈按60∶40固定体积比例配制的混合有机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0~42 min为290 nm,42~49 min为371 nm,温度:25 ℃。结果 此方法线性良好,花旗松素和槲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9%,99.22%;RSD分别为2.03%,3.00%。结论 不同产地的水红花子药材中花旗松素和槲皮素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可作为水红花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也为合理利用水红花子这一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6.
目的:探讨四味肝泰纳米颗粒对黄曲霉毒素B1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血清常规肝功检测、抗氧化实验、Bax/Bcl-2和TNF-α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及HE染色方法对黄曲霉毒素B1诱发大鼠肝癌模型进行检测。结果:各剂量四味肝泰纳米颗粒(2.03,1.01,0.5 mg.kg-1,ig)均可有效降低大鼠肝脏损伤程度,并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表达来降低过氧化脂质水解物丙二醛含量;同时可以促使Bax过量表达,导致大鼠体内TNF-α含量升高,促使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肝癌作用。结论:四味肝泰纳米颗粒对黄曲霉毒素B1诱发的大鼠肝癌具有显著疗效,这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3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藤素注射液中黄藤素和盐酸药根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GraceAlltima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4%二乙胺-0.8%冰醋酸-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5nm,柱温为40℃。结果:黄藤素和盐酸药根碱的进样浓度分别在5.39~215.50、0.39~15.50μg.mL-1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和99.7%,RSD分别为1.6%和0.8%(n均为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黄藤素注射液中黄藤素和盐酸药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38.
目的:探讨固态发酵对决明子中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子发酵前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并进行对比研究。色谱柱为C18-ODS反相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决明子经过发酵后,游离型蒽醌含量呈上升趋势。以未发酵成分含量为100%计算,5种成分变化分别为104.6%、102.2%、93.4%、215.6%、134.8%,其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变化不明显,大黄酚与大黄素甲醚分别增加至2.15倍和1.34倍,可见发酵增加了蒽醌苷元的含量。结论:决明子通过发酵,有利于增加活性成分蒽醌苷元的含量。  相似文献   
239.
240.
基于分子反向对接方法的槲皮素抗肿瘤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确定槲皮素抗肿瘤作用的靶标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把槲皮素与91个抗肿瘤的靶蛋白进行对接。利用Ligplot软件对槲皮素与靶蛋白的作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槲皮素与多个抗肿瘤靶标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其中与槲皮素结合能在-9.0 kcal·mol-1以下的有8个。结论:槲皮素可以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8、二氢乳氢酸脱氢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胸苷酸合成酶以及几种蛋白激酶的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