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37例胃肠道间叶来源的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应用CD117、CD34、Actin、S-100四种抗体对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原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20例均表达CD117,阳性率100%;原诊为平滑肌瘤及平滑肌肉瘤的17例表达CD117,阳性率94.5%,其中2例只表达Actin.37例肿瘤中表达CD34阳性率72%、Actin阳性率56%、S-100阳性率10%.结论 在37例肿瘤中,35例为胃肠道间质瘤,占94.6%.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间叶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CD117、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最可靠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肺和胸膜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上皮性肿瘤1.1良性1.1.1 乳头状瘤1.1.1.1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1.1.1.1 外生性1.1.1.1.2 内翻性1.1.1.2 腺样乳头状瘤1.1.1.3 混合性鳞状细胞及腺样乳头状瘤1.1.2 腺瘤1.1.2.1 肺泡状腺瘤1.1.2.2 乳头状腺瘤1.1.2.3 唾液腺型腺瘤1.1.2.3.1 粘液样腺瘤1.1.2.3.2 多形性腺瘤1.1.2.3.3 其它1.1.2.4 粘液样囊腺瘤1.1.2.5 其它1.2 浸润前病变1.2.1 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1.2.2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1.2.3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1.3 恶性1.3.1 鳞状细胞癌变异型1.3.1.1 乳头状1.3.1.2 透明细胞1.3.1.3 小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研究PAR-1对肺巨细胞癌细胞高、低转移细胞株PLA801D和PLA801C[Ca~(2+)]I的影响,探讨PAR-1参与调节肺癌细胞转移相关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LA801D和PLA801C细胞[Ca~(2+)]I;将反义和正义PAR-1分别转染至PLA801D(D-)和PLA801C(C+)中;用thrombin和TRAP激活PAR-1,观察PAR-1对D-和C+的[Ca~(2+)]I影响.结果 PLA801D(荧光强度59.55,下同)和PLA801C(35.46)细胞之间的平均[Ca~(2+)]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的[Ca~(2+)]I(45.77)明显高于其对照组CV(35.46,P<0.05),D-的[Ca~(2+)]I(48.42)明显低于对照组DV(59.55,P<0.05).C+和CV的[Ca~(2+)]I分别在加入thrombin 80 s和100 s后荧光强度分别达峰值48.19±9.84和45.64±9.87(P<0.05);二者均在加入TRAP60 s后达峰值,分别为111.31±25.00和52.93±11.21(P<0.05).D-和DV的[Ca~(2+)]I在加入thrombin 60 s后达峰值,分别为40.71±5.89和61.07±21.36(P<0.05),二者均在加入TRAP 40 s后达峰值,分别为84.98±11.23和102.58±21.48(P<0.05).结论 PLA801D和PLA801C的转移潜能可能与其细胞的[Ca~(2+)]I有关.激活PAR-1能够上调PLA801D和PLA801C的细胞内Ca~(2+)信号.PAR-1促进肺巨细胞癌转移的机制与上调细胞内Ca~(2+)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直肠碰撞瘤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直肠淋巴瘤与腺癌碰撞瘤,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89岁。主要表现为低位性肠梗阻。在结直肠切除标本中,同一肿瘤内可见中分化管状腺癌和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呈浸润性生长,两种成分界限清楚,彼此靠近,互相融合,形成碰撞瘤。腺癌表达上皮性标记物,而淋巴瘤表达B细胞抗体,PAX-5两者均呈(+)。结论肠道碰撞瘤十分罕见。直肠淋巴瘤与腺癌的碰撞瘤,代表了两种独立成分彼此碰撞。临床需要提高认识,识别这类罕见肿瘤,并根据不同成分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和谐使命-2011"任务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病理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服务地区病理常见病的情况及医院船对病理工作的需求.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谐使命-2011"任务医疗服务过程中在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哥斯达黎加的手术量及送检病理情况.结果 服务期间共进行手术141台.送检冷冻病理诊断26例.结论 医疗服务中临床诊疗需要病理的辅助,进一步拓展病理业务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病例摘要 患者女,23岁.主因发热、头痛加重15 d伴尿少3 d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999年10月下旬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伴头痛、鼻塞、流涕及口干.发热时头痛加剧,热退时减轻.时有发呆及懒言,对问话无反应,有时答非所问.有时不认识父母.11月2日起持续发热,头痛加剧,并伴下腹胀及排尿困难,尿量减少至每日400 ml左右.11月4日来我院就诊,导尿 1 300 ml后留置导尿管,11月5日以"发热待查"收入肾脏内科.11月6日起觉颈部发硬,7日出现意识欠清,8日出现双眼球结膜充血,左眼睁开困难,双下肢不能活动而转入神经内科.  相似文献   
17.
颈后部皮肤异位涎腺组织一例孟宇宏,李维华,赵武宪患者女,12岁。先天性颈后包块,出生时约1cm×1cm×0.5cm,随年龄增长而增大,且出现创面,时而有分泌物渗出于1993年12月25日入院。查体:第五颈椎下部可触及一约6cm×6cm×4cm的软组织...  相似文献   
18.
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弥漫性轴突损伤(DAI)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脑损伤类型。电镜下可以分辨轴突损伤的不同阶段,但详细的电镜资料目前尚不全面。为此,我们观察了超微结构水平弥漫性轴突损伤的形态变化,以确定损伤程度和阶段,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成年SD大鼠18只,体重250~350g。分为损伤后1、3、6、24、72h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只)。用一种旋转损伤装置诱发大鼠DAI。将大鼠头沿冠状面逆时针旋转90度,时间5ms,角速度444Gy/s,角加速度145×105Gy/s。对照组不实施旋转。观察大鼠伤后的临床反应。损伤组在上述5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伴钙化及囊变的脑白质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19岁男性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表现并回顾文献。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力弱、智能减退、头痛、视物模糊。头颅影像显示脑内广泛钙化、囊变及白质病变,白质病变区磁共振波谱未见显著异常,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示病变区有钙化和微岀血。脑活检病理可见囊壁小血管玻璃样变性及血管瘤样改变,伴钙化和血栓形成,脑组织胶质增生,散在多量Rosenthal纤维。结论 伴钙化及囊变的脑白质病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钙化、囊变和脑白质病变三联征是诊断基础,小血管病变与其病理过程有密切关系,需重视SWI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了解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海水浸泡后的兔软组织刨伤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成年家兔为实验动物,建立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每组8只,随机分为单纯创伤组(对照组)、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组(海水浸泡组)、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重组人bFGF治疗组(bFGF组).观察各组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状况,统计创面面积变化及创面愈合.结果:海水浸泡组的肉芽组织形成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及bFGF组.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2.4±0.9)d;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6.9±1.1)d;海水浸泡合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3.5±1.1)d.结论:海水浸泡能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迟,bFGF对于海水浸泡伤口具有显著促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