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围体外循环期患者血浆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 40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P组体外循环前10 m in颈内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10 m in(T2)、停体外循环即刻(T3)、术后2 h(T4)、术后6 h(T5)、术后18 h(T6)采取中心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I-FABP和血浆D-乳酸浓度。结果 T1时点两组患者血浆I-FABP和D-乳酸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组转流开始后及术后各时点血浆I-FABP浓度均降低,其中T2~T5时点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血浆D-乳酸浓度在转流后及术后各时点均较降低,其中T3、T4时点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可降低围体外循环期患者血浆I-FABP和D-乳酸浓度,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断指再植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行断指再植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1.5~2.5 mg/kg+舒芬太尼0.3~0.5μg/kg+罗库溴铵0.6 mg...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环泊酚分别复合羟考酮用于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22年2-3月我院自愿要求麻醉镇痛且终止妊娠的患者460例,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复合羟考酮)、B组(环泊酚复合羟考酮),每组230例。两组均经静脉缓慢注射0.04 mg/kg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然后分别给予2 mg/kg丙泊酚与0.4 mg/kg环泊酚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静脉注射痛、呼吸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不同时点T0(注射药物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宫腔操作时)、T3(结束唤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苏醒时、苏醒后30 min及苏醒后1 h的VAS评分,记录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A组比较,B组静脉注射痛和呼吸抑制显著降低(P<0.05)。与T0时点比较,A组T1、T2时点MAP、SpO2降低,T1、T2、T3时点HR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AP在T1时点下降,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双侧胸横肌平面(TTP)阻滞(改良入路)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择期行OPCABG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TTP阻滞复合全麻组(TTP+全麻组,n=30)和全麻组(n=30)。TTP+全麻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TP阻滞(改良入路),每侧给予0.25%罗哌卡因20 ml,两组常规诱导麻醉。统计分析两组切皮前后、劈胸骨前后、闭合胸骨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率,术毕时舒芬太尼总用量,入室后、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6、8、10、12、16、20、24 h血气分析中的乳酸和血糖水平,术后12、24、48 h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当日、第1天、第2天首次追加镇痛药物(哌替啶)的患者例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间点MAP及HR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麻组比较,TTP+全麻组术后2、4 h的乳酸及术后2、4、6 h的血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5.
七氟醚对小儿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目的 观察七氟醚麻醉对小儿食管下段括约肌 (LES)功能的影响。方法  15例行择期手术小儿 ,年龄 3~ 7岁 ,ASAⅠ~Ⅱ级 ,术前无胃食管反流症状 ,亦未用术前药。静脉注射γ 羟基丁酸钠和阿曲库铵诱导插管后 ,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吸入前及吸入浓度分别达 0 5、1 0和1 5MAC时 ,用PaPolygrafHR胃肠动力监测系统进行测压。用专业软件处理、储存下列数据 :LES压力 (LESP)、胃压 (GP)、屏障压 (BrP)、长度 (SL)、压力向量容积 (PVV)。结果 随七氟醚MAC的升高 ,LESP、BrP和PVV均有所下降 ,与基础值相比 ,0 5MAC和 1 0MAC时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1 5MAC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SL和GP无明显变化。结论 七氟醚对小儿LES功能的影响较小 ,有利于维持其功能稳定。但有高度反流危险的小儿 ,应避免使用高浓度七氟醚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和地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术毕患儿睁眼及清醒时间探讨三种药物的临床应用。结果:地氟醚吸入浓度8%~12%,开皮后5min与开皮前比,血压升高7%,心率增快10%;与诱导前比血压仍低10%,心率近似;无呼吸抑制;SPO2在98%以上。术毕5min唤醒率95%,苏醒时间150±64min。有精神症状2例,无其它气道并发症。结论:异丙酚、氯胺酮和地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可安全地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47.
1病例报告患者,男,17岁,体重80kg。因抽搐发作14年,加重8年于2008—08—18入院。查体正常。头部MRI:左侧额、顶、颞部局限性脑沟增宽,脑裂伸向脑实质内,表面衬以灰质信号,中线结构居中。脑电图:右额发作慢波及尖波活动。其他化验检查无异常。诊断为癫痫,左侧额颞顶叶脑裂畸形、巨脑回。于入院后第9天拟在监测麻醉(MAC)唤醒开颅技术下行癫痫病灶切除术。入手术室后用16号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安置氧气面罩(氧流量3L/min),监测ECG、NIBP、SpO2和腋窝体温。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大鼠血脑屏障(BBB)功能及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体外循环组(C组)。S组进行相应的麻醉和手术操作但不进行CPB,C组进行CPB 60 min并继续观察2 h。每组随机取6只测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另6只做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以及大鼠BBB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与S组比较,C组大鼠海马区脑组织EB含量和含水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C组大鼠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BBB基膜均匀一致,完整性良好,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完整;C组基底膜变厚,微血管腔狭窄,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不清楚。结论 CPB使大鼠BBB的结构发生变化、通透性增加,其机制可能与大鼠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肺转流(CPB)患者肠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Ⅱ或Ⅲ级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在CPB前10 min颈内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T1)、主动脉开放10 min(T2)、停CPB即刻(T3)、术后2 h(T4)、6 h(T5)、18 h(T6)采取中心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 与T1时比较,T2~T6时两组I-FABP、IL-6和IL-1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T2、T4、T5时P组I-FABP浓度显著低于C组,T4、T5时IL-6浓度亦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可减轻患者肠损伤和炎性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中应用连续心排血量 /血氧饱和度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的连续心排血量 (CCO)与冷盐水稀释法测定的单次心排血量 (BCO)之间的相关性 ,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 ,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病人 4 5例 ,于颈内静脉置放连续心排血量 /血氧饱和度肺动脉漂浮导管 ,于诱导前、插管前 (注药后 )、插管即刻、插管后 3min、切皮及锯胸骨时、转流前、停转流即刻和关胸后等 8个时点记录心率、血压以及CCO和BCO。采用SPSS1 0 0软件包行统计分析 ,CCO与BCO之间作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及t检验。结果 与诱导前相比 ,心率在插管即刻和切皮锯胸骨时略有增快 (P <0 0 5 ) ,平均动脉压在插管即刻和切皮时增高 (P <0 0 1 ) ,而在插管后 3min及转流前后有所下降 (P <0 0 5 )。CCO与BCO除停转流即刻不具有相关性外 (r=0 4 2 3,P >0 0 5 ) ,其余各时点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 ,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 0 6 2 9~ 0 90 6 (P <0 0 1 )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CCO =0 84 2BCO +0 86 6。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中CCO与BCO相关性良好 ,但易受温度因素的干扰。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不影响CCO的准确性及其与BCO的相关性。BCO反映心排血量的变化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