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海南省澄迈县新发斑点热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海南省澄迈县进行斑点热自然疫源地现场调查.方法 以病原学证实的首发患儿居住村外延收集可疑病例并采集当地野生啮齿动物抗凝血,用现代Shell vial培养技术进行立克次体病原分离,对分离株进行16S rRNA、gltA、ompA、17 kD蛋白基因及groEL基因扩增并测序分析.以WHO立克次体协作中心推荐间接免...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分析海南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成本一效益,为制定乙肝控制规划提供经济学依据。方法采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对海南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项目成本进行测算;比较2003年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前后5岁以下儿童中携带HBsAg数,计算海南省慢性携带者转患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相关病例的发生数、发生率。按乙肝病例医疗成本调查表调查乙肝慢性病人、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治疗费用。运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计算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成本、效益。运用失能调整生命年计算其疾病负担作为效用指标。结果海南省2003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2004—2009年6年内共减少HBsAg阳性携带者为94090人,慢性乙肝病例9409人,肝硬化病例941人,肝癌病例94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总成本为0.159亿元,获得的总效益为81.18亿元,成本一效益比为1:511元:减少慢性乙肝病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总疾病负担为127945个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挽回1个DALY的成本为113.50元。结论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公益事业,在降低乙肝感染率的同时能降低肝硬化、肝癌的患病率,有效保护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190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分析,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008年收集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及其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宫内节育器和骨科植入物引起的不良事件所占比例较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有待提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宫内节育器和骨科植入器械的重点监测。建议开展宣传培训.进一步推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维护公众用械安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规律,为制定乙脑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监测报告病例,采集监测病例血清标本,在国家乙脑监测点东方市进行媒介和宿主监测,人和宿主血清标本均用ELISA法分别检测疑似病例乙脑IgM抗体和宿主IgG抗体;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查全省乙脑疫苗接种率。监测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南省2009年共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111例,市县区报告疑似病例的有19个,覆盖率86.36%;采集病例血清标本110例,脑脊液标本33例,经血清学和脑脊液确诊病例11例,发病率为0.12/10万,疑似病例24h及时报告率为92.79%,病例分布在7个市县区,占总市县数的31.82%,病例呈高度散发;6月上旬峰值最高,占病例总数45145%;病例以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为1.85/10万,病例男女比为4:7;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72.73%。媒介监测显示三带喙库蚊的密度最大,为40.96只/人工.h,三带喙库蚊以畜房密度最高,为72.13只/人工.h。宿主猪血清阳性率30.91%。抽查乙脑基础免疫接种率97.80%,高于2008年的95.68%,(X^2=18.27,P〈0.001),加强免疫接种率98.68%,高于2008年的93131%(X^2=41.01,P〈0.001)。结论海南省仍为乙脑流行区,媒介和宿主广泛存在,确保适龄儿童乙脑疫苗高接种率、高抗体水平,以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  相似文献   
45.
海南省2006年乙型肝炎病例报告质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海南省影响乙肝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制定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调查样本,根据《海南省2006年医疗机构乙肝病例报告调查方案》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9个市县(区)44家医疗机构,总计查录到乙肝初诊登记病例1369例,其中已经网络报告的有595例,经现场核实为确诊病例的有421例,网络报告病例中符合调查诊断标准的确诊病例有347例,将病原携带者报为确诊病例的有124例,误报率20.84%,将疑似病例报为确诊病例的有101例,误报率16.97%,总误报率37.82%;2006年调查地区乙肝报告发病率为90.76/10万,估计实际发病率为52.93/10万,报告准确率仅为58.32%,实际估计发病率明显低于报告发病率,低于41.68%。结论我省乙肝病例报告误报率高,导致误报的主要原因是将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例作为乙肝确诊病例进行报告,提示对医务人员加强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培训,确保乙肝病例报告质量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对2001年收集的疑似麻疹病便的血清标本及咽拭予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病原学和血清学探讨。方法 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IgM抗体检测和麻疹病毒分离的检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与疫苗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全省共收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65份,麻疹IgM抗体阳性42份,阳性率为64.62%。收集咽拭予标本19份,分离出麻疹病毒5株,阳性率为26.32%,经基因序列分析,均为H1基因型。检测10份麻疹疫苗效价、平均滴度在4.151LgTCID50/1.0ml,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指标。结论 2001年我省的麻疹病例主要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引起暴发的毒株为本土毒株,尚未发现有外来毒株引起的病例。建议健全麻疹监测系统,加强麻疹基础免疫。  相似文献   
47.
海南省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海南省流动人口集居地儿童免疫接种状况,为制定海南省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普查方法,调查海南省琼山市府城镇2个社区的流动人口中0-7岁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同时对被调查儿童进行了抗体检测(ELISA法)。结果129名流动儿童中51.2%来自省内,其余依次为四川、广东。湖北、浙江、湖南等省市。“五苗”接种率分别为:BCG75.2%,OPV359.7%,DPT359.7%,MV50.4%,HBV344.2%,四苗全程 42.6%,单苗接种率比常驻人口低20%-50%(p<0.01),未接种主要原因依次为:不知道要接种,不知道要接种时间、地点,不知道要接种第二、三针。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麻疹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均明显低于常驻人口(p<0.01)。结论 调查结果提示必须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以巩固计划免疫的成果。  相似文献   
48.
<正>1 引言 疾病的防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策与措施,二是流行病学监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流行病学监测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流行病学工作,1963年美国流行病学家Langmuir首先提出了流行病学监测的概念.即“流行病学监测是一种连续地收集、分析和发布公共卫生信息的常规过程”。监测的目的是确定疾病及健康事件的分布及其流行规律,以及采取的干预行为的效果。近年来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监测的范围也从过去的传染病扩大到非传染病和健康事件(Health vents),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损伤,以及出生缺陷、流产、生活方式等。我国自1980年开始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统一组织全国的疾病监测工作.并编辑发行了《中国疾病监测》月刊。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及1-3岁儿童母亲麻疹抗体水平,为海南省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采取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和系统抽样方法抽样,调查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麻疹疫苗免疫史,同时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检测麻疹IgG抗体,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麻疹IgG抗体水平差异、免疫史和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海南省2010年7岁以下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达95.7%;接种1针的抗体阳性率为94.1%,接种2针及以上者为97.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7,P〈0.05)。各市县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92.5%以上;1-3岁和5-7岁两组儿童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6%、96.1%,两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5,P〉0.05);1-3岁儿童母亲抗体阳性率为98.1%。结论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麻疹IgG抗体维持在高水平,已经形成了牢固的保护屏障,有效控制麻疹病毒传播,为海南省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海南省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以下简称AEFI)监测和与处置情况,为今后大型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或应急免疫活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全省建立疑似病例救治绿色通道,所有疑似病例通过全省AEFI监测系统上报,同时送定点医院免费救治,及时进行调查诊断,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EFI个案数据,评价处置效果。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共监测报告AEFI 573例,报告发生率为7.41/万;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4.70/万,异常反应为1.42/万,偶合症为1.09/万;76.79%AEFI在接种后24h内发生,就诊后24h内报告率达94.07%,报告后48h内调查率达99.65%。86.4%异常反应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疹,发生率为1.07/万;其它较严重反应为过敏性紫癜、脓疱疹、热性惊厥、血管性水肿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率分别为0.03/万、0.03/万、0.02/万、0.01/万和0.01/万。15例严重的AEFI中,异常反应9例,占60%,偶合症4例,不明原因2例;除一例偶合病毒性心肌炎死亡外,其它均治愈或好转。结论强化免疫活动建立敏感的AEFI监测系统、医疗机构绿色救治通道、及时处置AEFI病例非常关键,针对不明原因的、偶合症的病例需进一步实验室诊断准备,才能保证强化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