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法夏季治疗中间型地中海贫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具有相同中医证候(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证),不同基因型的两种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α-,β-型),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加麦冬进行治疗,采用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疗程3个月,动态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性血液指标(H11、RBC、Ret、HbF)、患者血清及红细胞抗氧化指标(SOD、MDA、GSH—PX)、血清造血相关细胞因子(SCF、GM—CSF、IL-3)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组患者主要疗效性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自疗程第1~3个月疗程结束均有升高(P〈0.05),而安慰剂组无明显改善;中医证候量化评分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头晕盗汗、手足心热、爪甲色淡等症状疗后明显减轻(P〈0.05),而安慰剂组疗效不明显;治疗组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临床表现食少纳呆、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临床症状,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组患者血清SOD疗后有上升(P〈0.05)、红细胞SOD治疗后有上升(P〈0.05);对血清造血相关细胞因子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SCF和GM—CSF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意义。结论益髓生血颗粒加麦冬治疗夏季地中海贫血患者贫血,对同一证候(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证)不同基因型的两种地中海贫血(α-型,β-型)患者均有明显疗效,在夏季应用益髓生血颗粒加麦冬治疗地贫符合中医临床不同季节适时辩证施治特点,有助于改善患者贫血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葛根煮散粉碎最佳粒度及煎煮最佳工艺。方法:制备三种不同粒度的煮散颗粒,采用HPLC法测定煮散水煎液中葛根素的含量,以浸出物、葛根素含量为指标优选最佳粒度,同时采用单因素实验进行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等工艺考察,优选最佳煎煮工艺,为临床合理使用煮散提供依据。结果:葛根煮散粒度优选为小于2 mm大于0.18 mm的颗粒在总颗粒中所占比例不得小于80%,最佳煎煮工艺为加20倍水,煎煮1次,煎煮20 min。结论:优选的煮散粉碎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优选的煎煮工艺快速简便,适宜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了解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生药、草药、中草药的概念内涵,可解决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流通监管中的一道难题,为中医药学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药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达到延长药效的一类制剂,而控释制剂系指药物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前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率过程,后则以零级速率释放或被控制在作用器官等特定吸收部位释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厚朴煮散的粉碎粒度,考察加水量对其煎出物的影响,为该煮散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5种规格的厚朴煮散,采用HPLC检测水煎液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检测波长294 nm,流动相甲醇-水(82∶18),柱温30℃。以厚朴酚、和厚朴酚转移率和干膏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粉碎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煎出物的影响,并与饮片传统煎煮进行比较。结果: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水煎液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和干膏率均有显著影响。厚朴煮散最佳制备工艺为粉碎过10目筛,含有能通过80目筛的细粉不超过20%;厚朴煮散煎煮1次,煎煮时间10 min时,24目煮散加20倍量水的煎液中有效成分转移率和得膏率分别为饮片传统煎煮(加10倍量水煎煮50 min)的5.1,2.5倍;10目煮散加10倍量水的煎液中二者分别达饮片传统煎煮的2倍以上。结论:厚朴饮片制成煮散后可节省药材和煎煮时间,可推广于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法优选补肾益髓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优选补肾益髓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马钱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为指标,筛选补肾益髓颗粒中山茱萸、补骨脂的最佳醇提工艺;以淫羊藿苷含量、干膏率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水提工艺条件。结果:补肾益髓颗粒中山茱萸、补骨脂的最佳醇提工艺为加入8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海泥样品中分离培养并筛选获取野生型与突变型药源微生物抗肿瘤活性菌株.方法:通过单菌落挑选与划线培养,分离纯化野生菌株;利用核糖体工程抗性筛选技术.筛选获得抗生素抗性突变株;用K562细胞,采用MTT法测试发酵样品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天津塘沽驴驹河渤海湾潮间带海泥样品中分离得到放线菌126株、真菌29株,其中,在1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大于20%的放线菌17株、真菌3株,在10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小于5.5%的无活性放线菌19株.以10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为4.8%的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L8-5x为原始茼,经抗性筛选获得链霉素抗性突变株78株,其中在1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大于25%的活性突变株2株.结论:所获野生型与突变型抗肿瘤活性菌株为后续新药筛选提供了药源微生物活性菌株.由无活性菌株转化获取活性突变株的研究结果表明,已分离得到的大量无活性菌株也是可转化获取药源活性突变株的很好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地中海贫血是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致残率高,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吴志奎教授根据中医"肾藏精、生髓"及"精血同源"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提出"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理论,并始终坚持运用"补肾益髓生血"法治疗地中海贫血.研究证实益髓生血颗粒可通过改善患者造血功能、减轻红细胞损伤与破坏等发挥治疗作用,可减轻患者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黄瑞香的化学成分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30年有关文献。结果黄瑞香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木质素类、二萜类、三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结论黄瑞香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阐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L35-1来源硫酸二乙酯(DES)诱变链霉素抗性抗肿瘤活性突变株D2s4-1新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组合利用活性跟踪与微量预试先导-放大实验制备的实验模式,通过与原始菌样品直接对照,在快速确定差异活性斑点基础上,组合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定抗肿瘤活性。结果从突变株D2s4-1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该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即1,9-二甲酯吩嗪(1)、2-羟基苯乙酰胺(2)、2-吡咯甲酸(3)、大豆黄素(4)、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二肽(5)和尿嘧啶(6)。其中1、3、5和6有一定抗肿瘤活性,浓度为100μg/ml时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3.3%、16.3%、33.3%和21.1%。结论阐明了抗肿瘤活性突变株D2s4-1的6个新产物,其中4个为活性产物。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其抗肿瘤活性亦属首次筛选发现。用化学诱变组合抗性筛选技术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转化获取的活性突变株可供筛选新产活性产物,从而拓展放线菌药源活性新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