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0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深度学习图像分割算法在胃癌病理切片中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胃癌病理切片分割算法实现对癌症区域的识别。方法 以U-Net网络为基本架构设计更深层次的胃癌病理切片分割算法模型Deeper U-Net (DU-Net)。采用区域重叠分割法将数据集分割成若干小块图片,然后利用预先训练好的DU-Net网络模型对分割的小图片块进行初次分割,并使用图片分类器清除假阳性样本,重新合成新样本。采用重复学习的方法使用新样本进行多次重复训练,将得到的结果应用全连接条件随机场(CRF)进行后续处理。最终得到胃癌分割图片并验证结果。结果 经过3次重复学习后,DU-Net网络模型的平均精度为91.5%,平均交叉联合度量(IoU)为88.4%;相比于未经重复学习的基础DU-Net模型,其平均精度提升了5.6%,平均IoU提升了2.9%。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胃癌病理切片分割算法实现了精准的分割,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可用于辅助胃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大接经针法联合小针刀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疗[ 基金项目:青岛市中医药科研项目 编号:(2015-ZYY009); 青岛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作者信息:马光兴,男,1987-01-10,山东省淄博市,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对神经系统疾病及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孙炜,女,1975-12-11,山东省青岛市,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对神经系统疾病及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 ]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小针刀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接经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SHSS评分及血清CRP、NO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两组上肢后伸、前屈、内旋、外展、外旋等角度均明显增加(P <0.05);并且治疗组增加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上肢Fugl-Meyer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上肢Fugl-Meyer评分显著升高(P <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SHSS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感觉、运动和远端水肿评分显著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NO水平水平显著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结论:采用大接经针法联合小针刀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缓解肩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院外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50例.随访组实施院外健康指导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生活质量指标.结果 随访组患者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院外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4.
"清下1号"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胰腺局部微循环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P)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疗效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运用蛙皮素(caerulein)诱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动物模型,观察我院常用中药复方"清下1号"(MCP-1)对AEP胰腺微循环的影响,为阐明AP中西医结合治疗作用原理以及临床经验的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1)对照组(n=12),于实验开始后经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AEP自然病程组,于实验开始后1 h、2 h经大鼠左背腹膜后间隙皮下注射蛙皮素5.5μg/kg和7.5μg/kg;(3)MCP-1治疗组,于最后一次注射蛙皮素后1h经鼻饲管给予MCP-1 20 ml/kg.  相似文献   
125.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与软骨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退变日益成为骨科最普遍、最重要的问题,而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怎样促进关节软骨修复重建一直是骨科工作者不断追求,渴望解决的难题。然而,无论是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软骨膜或骨膜移植、软骨细胞移植,还是三维立体细胞培养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都仅能在早期生成透明和类透明软骨组织,且随后不可避免会发生退变 [1]。而这些再生的软骨组织,无论是其结构、生物化学或者生物力学特性都与正常透明软骨不同 [2]。因此怎样提高再生软骨质量和防止其发生退变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6.
丁羟甲苯对紫外线致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丁羟甲苯(BHT)是否对紫外线(UV)所致皮肤光老化有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无毛鼠动物模型模拟长期UV照射所致的皮肤光老化,采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地衣红染色方法,40倍光镜观察真皮弹力纤维增生情况及生化分析方法测定真皮羟脯氨酸含量。结果:UV照射组大部分小鼠背侧表皮有皮肤光老化的明显特征,而BHT组小鼠皮肤状态无明显改变,对背部真皮弹力纤维增生的影响,BHT组与UV照射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与非UV照射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腹部真皮弹力纤维增生状况各组无差别,背部羟脯氨酸(HP)含量BHT组明显高于UV照射组,而腹部真皮羟脯氨酸含量各组均无差别,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口服BHT对UV所致的无毛小鼠轻度皮肤光老化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定量研究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各手术步骤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为临床个体化的选择手术入路,保护重要结构功能提供可靠的解剖依据.方法 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湿标本6具(12侧),模拟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并分成连续的五个步骤,用脑立体定向仪测定各步骤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面积,用游标卡尺测量颈内动脉垂直段的显露长度.结果 颞下岩前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面积为(370.86±123.46)mm2,切除颞下颌关节,移位颈内动脉后显露面积显著增加(P<0.05).向前移位颈内动脉后,对颈内动脉前壁、侧壁的显露分别增至(13.69±4.54)mm和(12.64±3.84)mm,与切除颞下颌关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自侧前方显露颈静脉孔区,前移颈内动脉后可显露颈静脉孔前缘,并显著增加对岩斜坡区和颈内动脉垂直段的显露.  相似文献   
128.
会厌和胸骨舌骨肌在T3级声门癌喉功能保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会厌和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联合应用在保全喉功能的T3级声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T3级声门癌患者行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喉部缺损采用会厌瓣和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联合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恢复发音和呼吸功能,拔管率94.4%,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0%和69.2%。结论在保全喉功能T3级声门癌手术中,联合应用会厌瓣和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重建喉腔有助于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总结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和经蝶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分析经蝶手术治疗发生脑脊液鼻漏的垂体腺瘤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中5例为巨大型泌乳素垂体腺瘤,1例为伴有空蝶鞍的垂体无功能腺瘤,3例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术后随访3月至6年,4例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脑脊液鼻漏全部治愈。结论发生脑脊液鼻漏的垂体腺瘤多见于巨大型泌乳素垂体腺瘤;也可见于垂体腺瘤伴有空蝶鞍者;放疗、服溴隐停治疗可促进垂体腺瘤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蝶入路是最佳手术入路;肿瘤切除后严密填塞蝶窦是修补鼻漏的关键措施,术后腰穿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有利于修补瘘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运用药动学/药效学(PK/PD)方法,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的β-内酰胺治疗方案进行优化比较.方法 采用蒙特卡洛模拟,依PK/PD模拟7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14种给药方案,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 模拟获得的抑菌/抗菌CFR,以0.5 g 1次/8 h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0.5 g 1次/8 h美罗培南最高(100.0%);3.375 g 1次/4 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杀菌CFR>90.0%;头孢曲松(1 g 1次/24 h、2 g 1次/24 h)、头孢他啶(1 g 1次/8 h、2 g1次/8 h)、头孢吡肟(1 g 1次/8 h、1 g 1次/12 h、2 g 1次/8 h)和头孢哌酮/舒巴坦(0.5 g 1次/8 h、1 g 1次/8 h、2 g 1次/8 h)治疗方案,对产ESBLs菌的CFR明显小于非产ESBLs菌,增加给药剂量和次数未能有效提高CFR.结论 PK/PD模拟可优化抗感染治疗的给药方案,为精确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