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7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41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高素质临床医生的重要来源。心血管外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侧重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不能忽略科研能力的培养。临床工作要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利用循证医学培养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应注重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并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道德教育是成为合格医生的关键和保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心血管外科进修医师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了心血管外科进修医师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改进心血管外科进修医师培养的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3.
诊断学是是临床课程的基础课,也是连接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诊断学教学涵盖临床诊断基础理论讲授和临床见习带教两个方面,以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各科医师为目标。因此,诊断学教学效果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乃至今后从医的业务水平。本文就如何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谈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4.
75.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良、恶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13例、恶性10例。13例良性神经源肿瘤CT大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轮廓光滑,其中神经鞘瘤和节细胞神经瘤可见斑点状钙化。10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CT显示瘤体大而不规则,混杂密度,边缘不光滑,肿瘤可液化坏死、融合或侵蚀周围组织。CT增强扫描肿瘤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CT对其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为78%,组织类型诊断符合率为60.9%。结论: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好发部位有一定特征性,结合CT表现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但对病理组织类型诊断有局限。  相似文献   
76.
报道成功抢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1例,总结术前紧急治疗措施以及手术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7.
左冠状动脉瘘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瘘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2 7例均行X线平片和彩色多普勒检查 ;行升主动脉造影者 4例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者 2 3例 ;3例行介入治疗 ,16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瘘修复术。结果 :5例X线平片和 15例彩色多普勒检查基本上能提示诊断 ,血管造影均能明确诊断 ,血管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瘘通过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形成较粗大的瘘口者 16例 (5 9.3% ) ,左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者 11例 (40 .7% ) ,其中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细小分支者 6例、发生于左回旋支的细小分支者 4例、同时源于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的细小分支者 1例。在这 2 7例中 ,瘘入右心室 13例 (48.2 % ) ,瘘入肺动脉者 7例 (2 5 .9% ) ,瘘入左心室 5例 (18.3% ) ,瘘入左房者 2例 (7.4 % )。 3例患者行介入治疗 ,经 6个月随访观察 ,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瘘的最佳方法 ,在治疗方面目前除手术治疗外 ,介入治疗亦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78.
患者,男,26岁,因左前胸部刀砍伤后出现失血性休克后急送当地医院,入院查体患者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呼吸浅快,约30次/min,血压70/50 mmHg,脉搏细速,心率140次/min,胸骨中下1/3处可见一横行大小约30 cm大小伤口,胸骨横断,伤口深达胸腔.  相似文献   
79.
纵隔肿瘤发病率较高,为研究X线定性诊断,本文收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76例及临床证实4例共80例,着重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男51例,女29例。年令13~70岁,平均37岁。有胸闷、胸痛、肩背痛、咳嗽,纳差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者55例68.8%,重症肌无力者5例6.2%,体检发现者20例25%。  相似文献   
80.
体外循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价值,为难治性胸部肿瘤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胸部肿瘤患者(右肺中心性肺癌1例、左肺中心性肺癌1例、气管肿瘤2例、食管癌1例、纵隔肿瘤1例)采用不同的体外循环方法进行麻醉或手术切除,行右全肺切除+部分心包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1例,气管肿瘤切除、端端吻合2例,食管癌切除+胸降主动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修补1例,左全肺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1例,纵隔肿瘤切除先Gor Tex16mm人工血管施行左无名静脉-右心耳吻合+Gor Tex12mm人工血管施行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吻合1例。结果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5年,1例肺癌患者术后10个月死于肺部转移,其余患者生存良好,生活质量高,采用胸部X线片、胸部CT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均无复发。结论对侵及部分肺血管和心脏的胸部肿瘤患者,以及气管肿瘤不能常规进行麻醉的患者,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几率,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