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诊断的可靠性。方法对我科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间192名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血管造影检查(CTA)检查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术中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评价CT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可靠性。结果 192例中,CTA检查出动脉瘤162例,脑血管畸形12例;另有假阴性1例,假阳性1例,均通过DSA及手术证实,3D-CTA在aSAH诊断的灵敏性为96.17%,特异性为94.11%。结论3D-CTA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2.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肠源性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磁共振(MRI)特点和手术结果.结果发现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病理征阳性,9例伴有神经根痛,2例病程大于3年者,症状发作性出现,可自行缓解.MRI可清晰显示囊肿及其周围结构.囊肿通常表现为稍长T1、长T2均匀信号.11例中8例全切,3例次全切,残留与脊髓粘连甚紧之小片囊壁.所有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肠源性囊肿是少见的先天性疾患,多发生于颈段椎管硬膜下脊髓腹侧,常伴有脊椎畸形.MRI是最方便有效的检查工具.手术切除囊肿,神经功能多能恢复.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术中MRI导航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位于脑功能区周围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3例脑功能区周围动-静脉畸形患者行术中MRI导航联合术中电生理学监测下显微外科手术,同时于术前和术中行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 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将BOLD-f MRI与DTI图像融合,形成病变、脑功能区和锥体束的三维图像,观察手术前后三者的关系和变化。结果 53例脑功能区周围动-静脉畸形患者,畸形团直径2~7 cm、平均(3.41±0.85)cm,病变毗邻感觉功能区6例、运动功能区7例、锥体束10例、语言功能区14例、视觉皮质2例、视辐射9例、基底节2例、脑干3例。49例在保留重要功能前提下全切除畸形团,4例因术中MRI导航确定畸形团与脑功能区关系密切而残留部分畸形团。术后8例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双侧视野缺损1例、肌张力降低3例、面瘫1例、失语2例、肌张力降低合并运动性失语1例。术后随访3~60个月,中位时间[19.37(6.00,30.00)]个月,Glasgow预后分级5分45例(84.91%)、4分3例(5.66%)、3分2例(3.77%)、2分1例(1.89%)、1分2例(3.77%),其中1例于术后1年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因不明。结论采用术中MRI导航联合电生理学监测技术可以适当扩大位于脑功能区周围动-静脉畸形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高场强术中磁共振(iMRI)在胶质瘤手术中判断肿瘤残余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8月收治的胶质瘤患者131例,其中男69例,女62例,年龄7~79岁,平均39.6岁,均于常规导航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切除满意后行高场强iMRI检查,将术者在显微镜下难以判断但磁共振影像上显示为肿瘤残余的部分切除并单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而iMRI显示无残余肿瘤者术后早期复查高场强MRI,评价iMRI对残余肿瘤的检测能力。结果应用高场强iMRI可获得高质量的术中影像;剔除28例判定有肿瘤残余但因贴近功能区未继续切除的患者,结合术中切除组织病理检查与术后早期MRI复查结果,iMRI诊断残余肿瘤的敏感性为98.0%(49/50),特异性为94.3%(50/53),诊断正确率为96.1%(99/103)。结论 iMRI能获得高质量的术中影像,可作为脑胶质瘤术中判断肿瘤残余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45.
搭桥血管重建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搭桥血管重建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4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经血管搭桥、血管重建治疗.分别采用动脉瘤切除远近端血管吻合,动脉瘤孤立加大隐静脉高流量搭桥,颞浅动脉低流量搭桥等方式处理动脉瘤.结果 4例行动脉痛切除远近端血管吻合,16例行大隐静脉高流量血管搭桥术,4例行颞浅动脉低流量血管搭桥.出院时GOS评分5~4分者22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 搭桥血管重建技术是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前循环复杂动脉瘤治疗中,大脑中动脉M2段与颈外动脉吻合是最适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46.
老年人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60岁以上的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出院时GOS评分将预后分为良好(4~5分)和差(1~3分),分别探讨年龄、姓别、治疗手段(手术和介入)、术前Hunt-Hess分级、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动脉瘤部位、大小、数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COS评分预后良好50例,差17例。中位住院时间手术治疗(19d)明显长于介入治疗(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Hunt-Hess分级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与预后相关(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结论术前Hunt-Hess分级低(0~2级)的老年动脉瘤效果良好,而高级别(3~4级)死亡率和伤残率仍较高。动脉瘤部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在本组病例中,手术和介入的治疗效果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7.
颅内巨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本文就颅内巨大动脉瘤的病理、临床表现、影象学、手术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直径大于2.5cm的动脉瘤称为巨大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巨大动脉瘤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确。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灶及瘤内血栓在巨大动脉瘤很常见。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高压、局部占位效应等表现起病。颅骨平片、CT扫描、脑血管造影、MRI对巨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很有价值。巨大动脉瘤的治疗较普通动脉瘤危险得多,其手术指征依赖于患者的自然病史。有症状的动脉瘤应积极手术,除非不能耐受。无症状动脉瘤手术与否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健康状况、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手术的安全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巨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包括直接动脉瘤夹闭或切除、动脉瘤包裹术、单纯动脉瘤孤立术、近远端架桥动脉瘤旷置术、血管内栓塞等,直接动脉瘤手术最为确实但操作复杂、风险较大。手术应由经验丰富的神经血管外科医生担任。  相似文献   
48.
<正>在颅内动脉瘤中,大脑中动脉瘤大约占20%;在破裂动脉瘤中,排在后交通动脉瘤及前交通动脉瘤之后~([1])。大脑中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花费多,远期复发率高于夹闭;一部分大脑中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需要球囊或者支架辅助,操作复杂,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特别是已破裂的大脑中动脉瘤。但是随着材料的进步及介入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部分学者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基于CTA影像数据的个体化颅内动脉瘤的流固耦合力学模型。方法用MIMICS软件读取1例患者颅内动脉瘤
影像CTA影像DICOM数据,进行三维实体重建。应用ANSYS+CFX软件进行流固耦合模型的数值仿真。分析了模型的敏感
性,并与刚性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建立了个体化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流固耦合模型,直观地模拟动脉瘤壁剪切力以及瘤壁
变形的变化过程,可以输出压力、剪切力、范-米斯氏应力和壁变形程度等结果。小杨氏模量可以导致壁较大的变形,壁厚则变形
程度小。与刚性模型比较,相对于壁剪切力和血流速度,压力变化不大。结论流固耦合模型比刚性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模拟
的结果有利于进行动脉瘤发生、生长及破裂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中微血管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方法分别对23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直接夹闭或者动脉瘤孤立+血管架桥手术,在动脉瘤夹闭前及夹闭后应用微血管多普勒对动脉瘤及邻近血管进行血流速度检测,在动脉瘤孤立后进行移植血管和吻合血管血流的检测。结果巨大动脉瘤内血流的多普勒波谱主要表现有4种。5例直接夹闭动脉瘤中,2例在夹闭后证实有载瘤动脉或邻近血管的狭窄。15例血管架桥手术中,多普勒检测移植血管均通畅。结论微血管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中,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