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病案首页编码进行校验,提高病案首页的编码准确率。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对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至6月共120145份病案首页进行回顾性审核校验,统计错误类型,分析原因。结果:120145份病案首页中,有6358份存在错误,错误率为5.29%。主要为不宜使用的分类编码、形态学编码缺失或错误、不能作主要诊断的分类编码、性别与分类编码不相符、外因编码缺失等五类错误,错误率分别是15.35%、11.72%、17.02%、29.85%、26.06%。结论:加强培训,提升能力与强化意识,提高医师书写病历规范性和重视程度,提高编码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感。利用信息技术校验首页数据和编码质量,可加强质量控制,提升数据质量,进而提高病案首页的编码准确率。  相似文献   
82.
曹玲  孙晖 《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4):72-73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现有的《中药制剂分析》教学内容、方法不足之处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更新充实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用性,并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3.
米非司酮不同服法用于中晚期引产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晖 《医学信息》2010,23(1):196-197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安全、省时的引产方法,方法妊娠16—42周的计划外妊娠、胎儿有先天畸形或疾病,死胎或因全身疾病不宜继续妊娠.不要求活胎引产的孕妇,72例作为实验组,另抽取同等条件下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顿服米非司酮(简称米非)150mg,第2d配伍米索前列腺醇(简称米索),对照组米非司酮50mg、25mg,间隔12h交替服用,总量150mg,第3d配伍米索.结果实验组用药至分娩时间明显缩短.成功率98.6%。结论顿服米非配伍米索用于中晚期引产副作用小,成功率高,且能明显缩短引产时间。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的方法提高脂质体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在内皮细胞中转染率的可行性。方法 脂质体介导VEGF基因转染1h后,将6孔板中的内皮细胞每孔加入造影剂10μl或100μl或500μl,然后置于水槽中,暴露在超声下30s、60s、90s。2d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结果 超声照射细胞30s和60s,EGFP基因表达显著提高,照射90s时杀死了大多数细胞。每孔加入微泡造影剂100μl时,其在超声作用下产生的空化作用提高了基因转染效率,造影剂为500μl时,细胞死亡率较高。结论 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可以提高脂质体介导的基因细胞转染效率,为今后治疗基因的体内转染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整体长轴收缩期峰值应变率指标在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4例心肌梗死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者,采集心尖两腔、四腔及左室长轴切面二维超声图像,应用VVI技术测量左室各节段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率(SRs)并取平均值得出左室整体长轴收缩期峰值应变率(GSRs).以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壁节段运动,计算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并应用Simpson双平面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PDTI)技术测量并计算二尖瓣环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Sm).比较两组间各指标,评价GSRs指标与WMSI指标、Sm指标及LVEF指标的关系.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GSRs、WMSI、Sm及LVEF分别为(-0.57±0.21)%和(-1.02±0.09)%、(1.90±0.80)和(1.10±0.30)、(6.20±1.50)cm/s和(9.80±1.30)cm/s、(32.90±7.10)%和(65.50±5.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SRs与WMSI、Sm及LVEF均呈高度相关(r=0.97,-0.98,-0.93, P<0.0001).结论 GSRs是客观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86.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从中药/方剂口服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中筛选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设计,其理念及方法符合中药整体作用模式,并体现了人体对药物的代谢、转化作用和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现已成为公认并被普遍应用的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有效方式。该文对以往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在进一步认识中药复方给药形式的特殊性及方证对应疗效的专属性基础上,提出整合系统生物学的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新研究策略:以证候为切入点,以方剂为研究对象,在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阐明证候生物标记物的前提下,评价方剂整体效应,在有效的状态下,筛选与效应生物标记物高度关联的中药血清移行成分,发现并确定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通过整合系统生物学方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扩展,将开启诠释中医药理论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7.
证候和方剂是中医学的2个关键科学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医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配伍的科学性和临床的有效性是中医药科学价值的具体体现。然而,中医证候的模糊性及方剂的复杂性极大地限制了方剂的效应评价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确认。如何解决证候的诊断标准,以及相关的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确认是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是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代谢组学有机结合,在解决证候生物标记物的基础上,建立方剂药效生物评价体系,进而发现与临床疗效直接相关的药效物质基础,阐明作用机制的方法学体系。中医方证代谢组学将"中医证候生物标记物-方剂体内直接作用物质-药效生物标记物"研究有机结合,建立血清中外源性中药成分与内源性标记物群2组变量相关(plotting of correlation between marker metabolites and serum constituents,PCMS)分析方法,评价方剂整体效应及方证相应关系,揭示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规律的应用研究策略;该策略的实施将促进方剂向化学成分明确化、作用机制清晰化的方向发展,为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带来方法学创新,有助推动中医方-证相关研究,揭示生命本质并为人类健康做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88.
目的:比较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男性与女性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125例男性(男性组)和133例女性(女性组)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病前诱因、阳性家族史、病程特点、住院天数、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大体评定量表(GAS)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等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男性与女性患者在年龄、发病年龄、病前诱因、阳性家族史、病程特点、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PRS评分中敌对性、动作迟缓、情感淡漠、缺乏活力因子分男性组高于女性组(t=2.164,t=3.317,t=2.096,t=2.230;P0.05或P0.01);幻觉、思维障碍因子分女性组高于男性组(t=3.682,t=2.987;P0.01或P0.001)。入院时GAS、CGI-SI评分及出院时CGI-GI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CGI-EI评分女性组高于男性组(t=2.466)、自知力评分男性组高于女性组(t=2.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男性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情感淡漠、缺乏活力等阴性症状为主,女性则以幻觉、思维障碍等阳性症状更突出;女性临床疗效优于男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痴呆性老年患者80例,其中血管性痴呆(VD)患者40例为VD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40例为AD组,均行AD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结果 AD组患者偏执和妄想发生率、行为紊乱发生率、攻击行为发生率、焦虑和恐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VD组,AD组患者偏执和妄想评分、行为紊乱评分、攻击行为评分、焦虑和恐惧评分、总评分均明显高于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患者幻觉发生率高于VD组,AD组患者日间节律紊乱发生率、情感障碍发生率均低于VD组,AD组患者幻觉评分高于VD组,AD组患者日间节律紊乱评分、情感障碍评分均低于V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患者偏执和妄想、行为紊乱、攻击行为、焦虑和恐惧等病症较为严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AD患者存在较明显的额-枕叶萎缩有关。  相似文献   
90.
正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为18岁以前发病者[1],而17~18岁青春期是儿童少年向成人过渡的阶段。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比较儿童少年期(17岁,少儿组)与青春期(17~18岁,青春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1对象和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18岁首次住院、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