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52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92篇
内科学   8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63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981.
[摘要] 目的 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动态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17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 例患者中,结核性 脑膜炎 70 例( 59.83% ),病 毒性 脑膜 炎 30 例( 25.64% ),化 脓性 脑膜 炎 10 例( 8.55% ),隐球 菌性 脑 膜炎 6 例 (5.13% ),脑囊虫病 1 例( 0.85%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主要以混合细胞学反应为主,随着病情的 好转,嗜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抗感染治疗后,嗜中 性粒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病毒性脑膜炎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隐球菌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测 可直接发现隐球菌,达到病原学诊断;脑囊虫病可见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杀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 少。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过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2.
[摘要] 目的 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 highvolumehemofihration , HVHF )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 SAP )的效果以及对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 ET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 CGRP )和 ET / CGRP 比值的影响,探讨二者对 SAP 微循环的作用。方法 SAP 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 2 组均给予常规和 HVHF 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血浆 ET 、 CGRP 以及 ET / CGRP 比值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 组治疗后 ET 、 ET / CGRP 比值均显著 低于治疗前( P <0.05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 2 组间和治疗前后 CGRP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疗效均高于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 SAP 患者实施 HVHF 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 ET 、 ET / CGRP 比值降低更显著,从而推测前列地尔可通过改善胰腺 的微循环障碍提高对 SAP 的疗效。  相似文献   
983.
984.
985.
目的 构建cap10基因RNA干扰(RNAi)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为将其应用于隐球菌的改造及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生物治疗奠定基础。 方法 根据GenBank发表的cap10基因序列,按照干扰模板设计原则,选择设计1条可形成发夹结构的核苷酸序列,克隆连接到空载体psilencer 4.1-CMV neo中构建重组质粒ps 4.1 neo-cap-10并测序鉴定。用LiAc化学法将重组质粒转染新生隐球菌细胞并用G418筛选。比较重组质粒转染前后新生隐球菌cap10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 成功构建针对cap10基因的ps 4.1 neo-cap10,经测序证实符合预期设计;ps 4.1 neo-cap10转染组新生隐球菌内cap10基因表达(175 534.6±47 004.3)copies/μl明显低于空质粒转染组(321 995.5±32 611.8)copies/μl和空白组(562 931.7±65 928.4)copies/μl,P<0.05。 结论 成功构建cap10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其可以明显抑制新生隐球菌细胞内cap10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86.
肝硬化营养不良与腹水、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及病死率有关,但目前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危害与疾病负担被严重低估。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肝硬化营养支持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探索有效筛查、评估、干预途径,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87.
摘 要 目的:初步建立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重点监测指导原则。方法: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法,事先拟定专家库,通过三轮专家咨询,收集专家意见,采用SPSS17.0对专家的权威程度、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进行计算,依据“该项问题是否应该涵盖在指导原则中”以及“该部分内容的撰写符合实际需求并具有可行性”两个维度,明确预先准备好的18项关键问题的修订方向。结果:共遴选出11位专家,专家的权威程度为0.80±0.13。三轮问卷专家积极系数均较高,超过90%。前后两轮的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范围为0.230~0.383,第三轮问卷的协调系数经χ2检验后表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P<0.05)。在三轮问卷后,在指导原则中须涵盖:重点监测适用范围、研究流程、推荐进行药品安全性循证评价、专家小组的组成原则、实施团队的组成原则、重点监测的质量保证、伦理学、研究方法、样本量、记录形式。结论:本研究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法,专家的权威性、积极性均较好,初步明确了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重点监测的关键内容,初步构建了相关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988.
总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护理配合方法,以提高ESD术的成功率及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63例SMT患者行ESD术,术前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备齐术中器械,术中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护理操作,术后做好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的发生。63例患者中48例(76.19%)成功剥离,15例改用腹腔镜完整切除病灶。术中穿孔19 例(30.15%),10例经胃镜下金属夹成功封闭创面,9例改腹腔镜修补穿孔创面,术中出血配合使用热活检钳、电凝、金属夹治疗。51例术后随访观察1~3年,均未复发。ESD技术的发展使消化道SMT能通过内镜进行完整地切除,护理人员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密切配合,熟练操作器械并正确使用是保证ESD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9.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研究均证明某些非靶器官肿瘤的肿瘤组织中存在性激素受体,如胃癌大肠癌肝癌肺癌,胆囊癌,胰腺癌等,提示这些组织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激素依赖性,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1].  相似文献   
990.
目的 探讨6~10 mm肠息肉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后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金属夹。方法 纳入2022年2月15日至2022年5月30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符合冷圈套器切除标准的6~10 mm息肉200例,随机分为预防性金属夹治疗组和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波士顿评分、进镜时间、创面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时间、术后迟发性出血率、费用。结果 金属夹治疗组98例,切除结肠息肉122枚;观察组97例,切除息肉119枚。各组间年龄、性别、BMI、波士顿评分、进镜时间、创面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夹治疗组和观察组比较,手术时间[(171.03±90.78)s比(69.81±43.26)s,t=2.266,P=0.010]、术中出血时间[(19.98±17.37)s比(29.16±17.56)s,t=-2.875,P=0.006]、手术费用[(571.63±110.92)元比(366.32±13.20)元,t=18.10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迟发性出血率[0.0%(0/98)比1.0%(1/97),P=0.4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6~10 mm肠息肉冷切除术后创面持续出血时间<60 s的患者,预防性使用金属夹虽然可减少术中出血时间,但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在预防术后并发症方面效果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