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Tet)与X射线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和机理。方法 采用克隆形成分析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ting以及分裂指数法进行实验。结果 在p53突变型MCF-7/ADR细胞中,Tet显著增加X射线的杀伤作用,其增敏比为1.5l;在X射线照射后,细胞明显阻滞于G2期,Tet可以降低这种阻滞。而在p53野生型MCF-7细胞中,Tet增加X射线的杀伤作用不明显,增敏比为1.10;在X射线照射后,细胞阻滞于G1期,部分阻滞于G2期,加入Tet,对于这种阻滞作用降低也不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MCF-7/ADR细胞在受到X射线照射后,其Cyclin Bl与Cdc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et可以逆转X射线对Cyclin Bl与Cdc2蛋白的表达的抑制作用。分裂指数结果显示Tet可以促使阻滞于G2期的MCF-7/ADR细胞进入M期。结论 Tet是一种G2期阻滞清除剂,能显著增加X射线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这种作用在p53突变型细胞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回顾性研究二甲双胍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LSCLC)同步放化疗中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1月行同步放化疗的97例病理确诊的L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史分为无糖尿病组?糖尿病未用二甲双胍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探讨二甲双胍对LSCLC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无糖尿病组?糖尿病未用二甲双胍组及糖尿病二甲双胍组的中位局部复发时间分别为9.3个月(95%CI:8.1~10.5)?9.8个月(95%CI:8.3~11.3)和10.6个月(95%CI:7.4~13.8);中位远处转移时间分别为12.7个月(95%CI:10.5~14.9)?14.2个月(95%CI:11.0~17.4)和11.5个月(95%CI:7.3~15.7);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1.3个月(95%CI:8.0~14.6)?10.5个月(95%CI:7.1~13.9)和10.6个月(95%CI:8.8~12.2);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0.1个月(95%CI:15.9~24.3)?18.2个月(95%CI:12.5~23.5)和19.4个月(95%CI:16.2~21.8)?3组患者的4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二甲双胍的使用与行同步放化疗的伴有糖尿病LSCLC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总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常规静态调强放疗(IMRT)的照射剂量分布及其血液毒性.方法 宫颈癌术后患者19例,10例行VMAT (A组),9例行IMRT(B组);比较两组盆腔骨髓(PBM)及其亚区接受5、10、20、30、40 Gy后受照体积和血液毒性变化.结果 采用30、40 Gy照射,A组PBM及亚区的受照体积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3级血液毒性发生率相仿(P>0.05),且均未发生4级血液毒性反应.结论 两种放疗方法的血液毒性相仿;但与IMRT相比,VMAT可降低PBM及其亚区高剂量区的受照体积.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1、2、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纳米Fe3O4/CD133Ab复合物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脑胶质瘤U251细胞CD13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分选获得U251-CD133+细胞;MTT法观察纳米Fe3O4/CD133Ab复合物和CD133Ab分别对脑胶质瘤细胞U251及U251-CD133+的细胞毒作用;克隆形成抑制实验检测纳米Fe3O4/CD133Ab复合物和CD133Ab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放射增敏的影响。结果 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有CD133分子阳性表达并可以分选出CD133阳性表达细胞;在0.0488~25μg/ml范围内,纳米Fe3O4/CD133Ab复合物作用于脑胶质瘤U251及U251-CD133+细胞24h的细胞毒性呈明显剂量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Fe3O4/CD133Ab复合物对脑胶质瘤U251和U251-CD13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最高值分别为59.46%和56.66%,IC50分别为11.84μg/ml和12.06μg/ml。纳米Fe3O4/CD133Ab复合物+照射组与CD133Ab+照射组比较,细胞存活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照射4Gy以上时,随X射线剂量增加而放射敏感性增强。结论 纳米Fe3O4/CD133Ab复合物对脑胶质瘤细胞U251和U251-CD133+有细胞毒作用,并且对U251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低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48例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增敏组和单放组,每组24例,增敏组在放疗的同时给予多西紫杉醇15mg/(m2·周),连用6周。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2Gy/次,5次/每周。照射剂量66~70Gy,采用X线和CT检查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并且比较两组间毒副反应的差别。结果增敏组近期有效率(CR PR)83.33%,单放组为54.17%(P<0.05)。增敏组Ⅰ、Ⅱ度骨髓抑制毒副反应较单放组大,但经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低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放疗可增加食管癌放疗的放射敏感性,能提高食管癌的近期有效率,毒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放疗增敏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给予单纯放疗(放疗组),18例放疗的同时给予Tet(Tet组).放疗采用15 MV X线常规分割照射,病灶总量达60-66 Gy/30~33 F/6~7周.Tet组在照射第1天开始服用Tet,每次40 mg,3次·d-1,直至放疗结束.结果 两组患者局部症状缓解率均为100%,症状缓解开始的中位时间Tet组较放疗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组和放疗组便血和疼痛症状缓解持续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个月和8个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2.2%和64.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4.4%、27.8%和64.3%、33.3%、2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et配合放疗,能有效延长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局部症状缓解持续时间,生存率有提高趋势,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放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构建和鉴定人高迁移率族蛋白组A1(HMGA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HMGA1基因RNA干扰有效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HpaⅠ和XhoⅠ酶切后的pGCL-GFP载体(含U6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连接产生LV-sh HMGA1慢病毒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用LV-sh HMGA1慢病毒载体、pHelper 1.0和pHelper 2.0等3种质粒共转染包装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以293T细胞GFP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CR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LV-shHMGA1的慢病毒载体,病毒滴度达5×107TU/ml。结论:人HMGA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应用RNAi技术研究HMGA1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粉防己碱对放射线的增敏作用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在结肠癌中对X射线的增敏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克隆形成测定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ting与分裂指数法检测Tet在体外对X射线的增敏作用与机理。使用肿瘤生长延缓实验检测Tet在体内对X射线的增敏作用。结果结肠癌HT-29细胞在受到X射线照射后,明显阻滞于G2/M期;Tet可以清除这种阻滞,并起到显著的增敏作用,其增敏比为1.63。进一步研究显示,HT-29细胞在受到x射线照射后,其chkl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yclin Bl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裂指数也明显降低;在用Tet处理后,chkl蛋白表达水平降低,Cyclin Bl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裂指数也增高。体内实验结果表明,Tet明显引起受照射小鼠结肠癌C26生长延缓。Tet与X射线联合使用组的肿瘤生长延缓天数是单用X射线组的1.63倍,对照组的2.82倍。结论Tet是一种细胞周期关卡清除剂.体外和体内对X射线都有明显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共面与非共面的容积调强(VMAT)技术在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中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选择14例单一病灶的肺癌患者,其中7例为中央型肺癌、7例为周围型肺癌,分别制定共面的VMAT计划以及非共面的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梯度指数(GI);危及器官比较:双肺V1、V2.5、V5、V20、Dmean,健侧肺V1和V5,心脏Dmean,食管Dmean,脊髓Dmax,胸壁V30及Dmean。 结果:对于靶区GI、胸壁V30和双肺V20,非共面的VMAT计划均要好于共面的VMAT计划。在中央型肺癌中,差异更加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及健侧肺的V1中,非共面的VMAT计划高于共面的VMAT计划(P<0.05)。对于心脏Dmean,非共面VMAT计划高于共面的计划,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共面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高于共面的VMAT计划(P<0.05)。 结论:非共面的VMAT计划较共面的VAMT计划剂量梯度更陡,对于保护胸壁和肺更有优势,在中央型肺癌中更加明显。本研究结果为肺癌的计划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