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34篇 |
皮肤病学 | 2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5篇 |
综合类 | 63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药学 | 35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免疫组化酶杂技术检查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膜蛋白(MP)、核蛋白(NP)在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同时用放免法检测了血浆内皮素(ET)、P物质(SP)、尿β2-微球蛋白(β2-m)及TH糖蛋白(THP):发现HFRS患者从入院之日起至13病日在PBMC中均有MP与NP表达,但随首病情的好转表达强度逐渐减弱。血浆ET于入院初便见上升,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多尿期以后渐恢复正常;血浆SP于病程前四期明显降低,使得ET/SP比值明显升高。病程中ET/SP比值与血尿素氮(BUN)及尿β2-m的变化曲线大体平行,与肌酐清除率(CCr)及尿THP变化情况完全相反。故认为PBMC也是HFRSV较常侵犯的靶细胞,且HFRSV可在其中复制增殖,并可向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它组织扩散。单核-巨噬细胞激活后可释放其细胞因子加重血管损伤,后者释放内皮素可能是造成急性肾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2.
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该理念最早由丹麦医生Henrik Kehlet于1997年提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胃肠外科、乳腺外科、心胸外科、头颈外科、肝胆外科、妇产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以及骨科领域.众多研究表明, ERAS 的实施... 相似文献
43.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TNF-α、E-选择素、L-选择素、ICAM-1、TGF-β1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凡 孙志坚 薛江洲 张东军 马志俊 王锁荣 章莉莉 ZHANG Xiao-fan SUN Zhi-jian XUE Jiang-zhou ZHANG Dong-jun MA Zhi-jun WANG Suo-rong ZHANG Li-li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8):676-679
目的:阐明TNF-α、可溶性E-选择素、L-选择素、ICAM-1、TGF-β1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4例HFRS患者(轻症组19例,重症组15例)按病期采血,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检测TNFα、E-选择素、L-选择素、I-CAM-1和TGF-β1,并同期作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结果:从发热期至多尿期,血清TNF-α、E-选择素、L-选择素和ICAM-1水平均显著增高,而TGF-β1显著降低,TNF-α与BUN呈一致性变化趋势,而与血小板的变化趋势相反。结论:TNF-α、E-选择素、L-选择素、ICAM-1等细胞因子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TGF-β1水平下降可能是造成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对症治疗和适量使用免疫调节剂可望改善本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4.
筛选抗HBV药物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宿主范围狭小 ,主要对人类和黑猩猩易感 ,因而为抗HBV药物筛选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探索建立了一种利用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进行体外培养来筛选抗HBV药物的新系统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资料和方法病例 :选自 1996年本科收治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共 2 0例。PBMC分离与培养 :无菌抽取病人外周静脉血 10ml,常规法分离并培养PBMC ,连续培养 3天 ,分别收集培养上清及细胞 ,- 2 0℃保存备检。药物 :试验药物为磷甲酸钠 (PFA)、阿昔洛韦、肝炎灵注射液、注射用蜂毒…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肝硬化(LC)病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91例LC病人按Child-Turcotte-Pugh(CTP)计分评级分为三组:LC-A组25例,LC-B组35例,LC-C组31例;另选2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T3(FT3)、反T3(r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 及促甲状腺激素(TSH) 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用RXL生化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用全自动血凝仪(血凝固法)检测.结果 从LC-A组到LC-C组随着肝硬化级别的增加,血清TT3和FT3水平逐渐降低,rT3渐次增高,TT4/rT3比值顺次下降,血清TT3分别与白蛋白、前白蛋白、载脂蛋白-A1和胆碱酯酶呈显著正相关(df=89,r值分别为0.568,0.260,0.317和0.599,P<0.05),与CTP分值及PT呈显著负相关(df=89,r值分别为-0.447和-0.297,P<0.01),TSH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26例LC病人出现低T3综合征,LC-A组为0,LC-B组8例(22.9%),LC-C组18例(58.1%).经保肝、支持治疗1~2周后,随着肝功能好转低T3综合征也随之消失.心得安试验仅见FT4有所下降(16.84±3.16)vs (14.00±2.45) pmol·L-1,地塞米松试验未见甲状腺激素及TSH有明显变化.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随着肝功能的下降,发生低T3综合征的比例增多,与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合成功能减退、T4向T3转化减少有关,但随着病情好转低T3综合征便逐渐消失,无须补充甲状腺素.心得安或地塞米松试验对甲状腺功能未产生明显的影响,提示短期适量应用此类药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6.
在抗洪救灾中应急医疗方案的运作和体会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10630)孙志坚杨玲作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除了对社区提供医疗保健及护理和预防等经常性服务外,对突发性灾害事故,例如大量工伤,交通事故,旱涝灾害,空难或地震等应能提供快速应急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48.
本文报告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不同病期血浆心钠素含量。结果表明:低血压少尿期以及多尿期血浆心钠素较正常人显著升高,且轻、重二组分别于低血压少尿期和多尿期达到高峰。提示心钠素可能参与EHF的发病过程。并对心钠素升高的意义及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为临床EHF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50.
肾综合征出血热若干体液因子和肾脏血液动力学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液因子和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P物质、血栓素B2、6-酮-前列腺Fl α(6-k-PGFlα)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含量,用放射性核素计算机扫描成像摄影法测定了肾小球过率和肾有效血浆流量,结果发现,HFRS患者从发热期至多尿实期血浆ET、TXB2、AT-Ⅱ均高于下沉水平,而血浆SP则低于下正常水平,6-K-PGFlα除低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