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34篇 |
皮肤病学 | 2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5篇 |
综合类 | 63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药学 | 35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吡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脑组织Tau蛋白磷酸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PIO)对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皮质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46只,随机选20只分为对照组和PIO组,每组10只;另26只通过果糖喂养建立IR大鼠模型后,分为IR组和IR+PIO组,每组13只,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质Tau蛋白磷酸化、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KB)、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及GSK-3β位点中Ser9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皮质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磷酸化PI3K、磷酸化PKB和磷酸化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而PIO能显著抑制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上调磷酸化PI3K、磷酸化PKB和磷酸化GSK-3β的水平(P<0.05,P<0.01);各组GSK-3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通过抑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激活,促进GSK-3β活性上调,可能是引起大鼠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重要原因;PIO可能通过降低GSK-3β活性进而抑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E-选择素和L-选择素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1例HFRS患者(轻症组22例,重症组19例)接受了研究,按病期采血,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TGF-β1、E-选择素和L-选择素,并同期作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结果 从发热期至多尿期,血清IL-1β、TNF-α、E-选择素、L-选择素均显著升高,与ALT、BUN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与此相反,血清TGF-β1含量、TGF-β1/IL-1β和TGF-β1/TNF-α比值在病程前三期均见降低,与Plt的变化趋势相似.结论 HFRS急性期血清IL-1β、E-选择素、L-选择素升高和TGF-β1水平下降是造成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在HFR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合理的对症治疗和适量使用免疫调节剂可望改善本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3.
24.
观察了硝苯吡啶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不全71例临床效果。共分三组,一、二两组为治疗组,第三组对照组,经严格匹配比较,发现硝笨吡啶治疗后少尿期明显缩短,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增长幅度较少,且较快恢复正常,尿蛋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血压下降较为满意,并发症尤其是心律失常和高血容量综合征显著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腰椎管减压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间,选择具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管减压手术患者,于术后6h皮下注射半量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钙),间隔24 h后皮下全量注射,以后每间隔24 h注射一次,直至患者出院.引流管拔除时间为前次注射低分子肝素后22 h,即下次注射前2h.药物抗凝期间,观察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率、出血性并发症及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按照入选标准入选患者78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至出院,药物使用时间平均为(8.5±4.5)d.无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除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未放引流外,其余患者均放置引流管,术后平均引流量为(319.5±218.5) ml,平均拔管时间为术后(43.2±14.4)h.无大出血事件发生,1例患者出现切口瘀斑,1例出现切口渗血,4例患者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1例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结论 对具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管减压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6.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多个外周关节的关节炎导致显著的功能障碍及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RA的主要合并症之一,可引起患者腰背酸痛、脊柱变形.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 fractures,OPF)... 相似文献
27.
目前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察手段不断进步、日益完善,但心电图检查对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定位、心律失常的确定及对预后判定等仍不失其重要价值。现将哲盟医院和内蒙古民族医学院附院1975年以来诊断明确的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100例的心电图进行总结并加以讨论。资料与分析本文大部份心电图资料系住院期间所描记,少数为出院后追踪描记。第一次记录距发病时间由8分钟至7日不等。描记间隔时间为1小时至1日不等。15例病人作了心电图连续监测。性别与年令:本组100例中男71例,女29例。男:女=2.4:1。年令34~84岁,年令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28.
沙门氏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氏菌感染的研究进展孙志坚,黄湘虎近年来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和禽类食品的增加,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有增多趋势,其最常见临床表现是急性胃肠炎,但在免疫缺陷时易发生菌血症和迁徙性病灶,有时会危及生命。目前对本病发病机制、特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一些新的... 相似文献
29.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农民 因皱褶部位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疣状增生5月余,于2004年10月21日就诊,患者5月前不明原因先于腋窝出现对称性灰棕色色素沉着,同时患处皮肤变得干燥,粗糙,伴微痒,渐于该部位色素沉着基础上出现乳头状增生及疣状赘生物。 相似文献
30.
患者,男,48岁,农民。因右上臂斑块30年,局部增生1年余,加重伴糜烂3月就诊。30年前患者于右上臂出现指盖大小的斑块,无自觉症状,不高出皮面,未治疗。之后皮疹缓慢向四周扩大,形成一手掌大小的斑块。1年前皮损中央始出现增生高起,无自觉不适,无糜烂、渗出。近3个月来皮疹增生速度加快并出现表面糜烂及脓性渗出物,有疼痛感及恶臭味。家庭中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