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969篇 |
免费 | 2405篇 |
国内免费 | 15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49篇 |
儿科学 | 452篇 |
妇产科学 | 347篇 |
基础医学 | 2091篇 |
口腔科学 | 466篇 |
临床医学 | 5992篇 |
内科学 | 4148篇 |
皮肤病学 | 373篇 |
神经病学 | 1003篇 |
特种医学 | 190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5篇 |
外科学 | 3352篇 |
综合类 | 14198篇 |
预防医学 | 6325篇 |
眼科学 | 969篇 |
药学 | 5543篇 |
79篇 | |
中国医学 | 5615篇 |
肿瘤学 | 15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9篇 |
2023年 | 930篇 |
2022年 | 1075篇 |
2021年 | 1322篇 |
2020年 | 1183篇 |
2019年 | 1032篇 |
2018年 | 954篇 |
2017年 | 609篇 |
2016年 | 829篇 |
2015年 | 836篇 |
2014年 | 2423篇 |
2013年 | 1709篇 |
2012年 | 1973篇 |
2011年 | 2179篇 |
2010年 | 2142篇 |
2009年 | 2183篇 |
2008年 | 2176篇 |
2007年 | 2381篇 |
2006年 | 2161篇 |
2005年 | 2385篇 |
2004年 | 2132篇 |
2003年 | 1902篇 |
2002年 | 1549篇 |
2001年 | 1649篇 |
2000年 | 1724篇 |
1999年 | 1690篇 |
1998年 | 1579篇 |
1997年 | 1731篇 |
1996年 | 1608篇 |
1995年 | 1328篇 |
1994年 | 1179篇 |
1993年 | 877篇 |
1992年 | 888篇 |
1991年 | 780篇 |
1990年 | 603篇 |
1989年 | 558篇 |
1988年 | 344篇 |
1987年 | 316篇 |
1986年 | 258篇 |
1985年 | 214篇 |
1984年 | 194篇 |
1983年 | 146篇 |
1982年 | 146篇 |
1981年 | 103篇 |
1980年 | 83篇 |
1979年 | 57篇 |
1978年 | 33篇 |
1965年 | 23篇 |
1963年 | 18篇 |
1958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用正交法研究了不同条件对灵芝菌生长影响,从中选出了灵芝 菌液体深层发酵的优化 培养基:葡萄糖 3.6%,蛋白胨 0.4%,pH 6.0,酵母膏 0.2%,KH2PO40.1%,MgSO 4· 7H2O 0.05%,Vit B1 0.005%,每升发酵液产干菌丝体 15.6 g,粗多糖 0.72 g。 经葡 聚糖凝胶层析对灵芝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共有 5 个组分,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 ,气相色谱等手段进一步分析了灵芝胞外多糖的组成,结果表明灵芝胞外多糖系由甘露糖、 果糖、葡萄糖通过糖 β-D 糖苷键构成。 相似文献
993.
994.
孙振声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1)
作者回顾了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1974~1983年治疗的860例银屑病病史记录。男514例,女346例;年龄18~66岁,病程2月~39年。结果发现:发病年龄女性80.1%为10~15岁,而男性58.2%为20~30岁,女性发病较早,与女性性成熟较早有关,性激素对本病病程有影响,17例绝经期后妇女(1.9%)银屑病自然消退。8.9%患者皮损出现前都有过神经-精神紧张;在感冒、行经、外伤和手术及其他皮肤病加剧时,发生银屑病的比例分别为6.9%、3.1%、1.9%和0.6%。皮损首发部位:躯干为18.3%,其次是膝、肘关节为16.2%,头皮为6.5%,甲板为3.1%。皮损的形状:点滴状占17.3%,钱币状33%,地图状33.8%,弥漫性11.9%,银屑病性红皮病3.8%。皮损位于皮肤大 相似文献
995.
孙振声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3)
为了进一步证实银屑病患者细胞免疫方面的改变,如:血中T淋巴细胞总数减少和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T_H/T_S)比率失调。作者借助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T_H和T_S,并探索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立刻停,)治疗重症患者的新途径。共观察27例,男13、女14,年龄为18~64岁,病期6个月~20年以上。24例为寻常型进行期,3例静止期。其中4例伴高血压,1例腹股沟基底细胞癌,1例糖尿病。并有10名健康人为对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颈椎定位旋提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行颈椎定位旋提扳法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中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情感分、总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PP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1例一过性头晕、心慌、恶心(无呕吐),平躺5 min后症状消失。其他患者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颈椎定位旋提扳法能明显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997.
迪维霜和复方维E霜治疗黄褐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们从1997年1月~1998年12月应用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迪维霜(0. 025%)及我院自制的复方维E霜联合治疗黄褐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门诊患者32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25~45岁,病程半年~5年;伴有妇科疾病(附件炎、月经不调、卵巢囊肿)10例,妊娠期发病6例,服避孕药及日晒后发病各3例,劣质化妆品及严重贫血引起各1例,原因不明8例。1.2治疗方法双氧水洁面后,在离子喷雾下应用等量迪维霜及复方维E霜,遵循一定的手法按摩面部及皮损部位,按摩沿皮…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目的:观察针刺、脐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肝郁脾虚型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肝郁脾虚型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1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加用脐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给予脐灸联合针刺治疗。3组均治疗4周,随访6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IBDQ) 评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均高于对照1 组70.00%、对照2 组77.50% (P<0.05)。对照1 组与对照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脓血便、腹痛、腹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脓血便、腹痛、腹泻积分均低于对照1 组、对照2 组(P<0.05),对照2 组脓血便、腹痛、腹泻积分均低于对照1 组(P<0.05)。治疗4周后,3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对照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1组(P<0.05),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1组(P<0.05)。治疗4周后,3组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BDQ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IBDQ评分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对照2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P<0.05),IBDQ评分高于对照1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5.26%、不良反应发生率2.50%,均低于对照1组53.57%、25.00%,以及对照2组32.26%、20.00%(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脐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肝郁脾虚型结肠炎,可有效改善症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调节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