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希罗达)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从2004年2月-2006年5月对晚期结直肠癌采用CPT-11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入组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有可测量病灶。具体方案为:CPT-11250mg/m^2 iv,d1;希罗达1250mg/m^2 po,bid,d1-d14。21天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可评价疗效者60例,其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2例,有效率(RR)为43.3%,稳定(SD)28例(46.7%),进展(PD)6例(10.0%)。临床受益率为83.3%,疼痛缓解率83.3%。肿瘤中位进展时间7.2个月,中位生存期13.8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CPT-11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化学治疗(化疗)联合得力生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得力生注射液(每次40 mL),qd,静脉注射,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0.0%,29.4%,(P<0.05).结论 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可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HER2基因拷贝数的增加与结肠腺癌的发生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收集了134例结肠腺癌组织,并以其配对的自身对照正常组织作为对照.运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其组织中DNA,运用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其HER2基因拷贝数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5.1%的结肠腺癌患者组织中HER2基因拷贝数与其正常自身对照相比,其数目明显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其HER2基因拷贝数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增高.而且,HER2基因拷贝数的增加也会上调其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方论:在结肠腺癌中,HER2基因拷贝数的增加可作为一个潜在的检测指标,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发现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用羟基磷灰石颗粒植入山羊骨缺损内和皮下组织,实验表明,羟基磷灰石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代用材料,具有强度大,不变性,能与骨组织形成化学结合的特性。并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炎症和免疫排斥反应。植入骨缺损内有骨再生现象,但缺乏骨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机动、非机动车辆及人口的逐年增多,近几年外伤性脾破裂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院自19用年至1992年共收治腹部外伤89例,其中脾破裂42例,占腹部外伤的47%。男性33例,女性9例,伤后至入院时间最短20分钟,最长9天,治愈39例,死亡3例。40例腹腔穿刺为阳性,2例阴性.临床实践证明,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仍为诊断脾破裂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着重讨论并分析了脾破裂的诊断、紧急处理及预防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转染含甲胎蛋白(AFP,137-145)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后所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抽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使用含AFP片断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未成熟DC,诱导特异性T细胞.检测体外培养的DC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转染或未转染的体外培养的成熟DC高表达CD40、CD86和IL12,成熟DC诱导的CTL高表达IFNγ;修饰成熟后的DC后体外能诱导特异性CTL,该CTL在休外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均有杀伤作用.结论 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DC,不明显改变DC表型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可诱导自体CTL增殖,含AFP(137~145)片断的腺相关病毒转染DC诱导自体CTL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DC疫苗可以作为肝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大半夏汤提取物对食管癌EC970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JAK1/STAT3通路的影响,以期为食管癌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分别以半夏汤提取物(200、100、50、25、12.5μg/mL)、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Stattic,4、3.5、3、2.5、2μmol/L)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拟合细胞抑制率-浓度曲线计算50%抑制浓度(IC50)。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大半夏汤组、Stattic组与大半夏汤+Stattic组。大半夏汤组、Stattic组分别以IC50浓度的大半夏汤提取物及Stattic干预,大半夏汤+Stattic组予以大半夏汤提取物及Stattic联合干预,空白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GES-1细胞侵袭能力;q 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AK1/STAT3信号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大半夏汤提取物、Stattic干预浓度的增加,EC9706细胞的抑制率增加(P <0.05);拟...  相似文献   
18.
臀部对称性巨大脂肪瘤一例报告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孙建海,侯志斌患者,女,32岁。因双臀部对称性包块9年,伴下坠性胀痛6个月入院。体检:左右臀部各有一约15cm×18cm,19cm×17cm大小的包块,皮肤表面无破溃,无红肿,包块呈椭圆形质地柔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5年到2009年间诊断的12例原发及复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选取典型组织蜡块进行相关标记物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主要指标包括Vimentin、CD34、Bcl-2、CD99和EMA、S-100等。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6.3岁;12例中2例发生于脑膜,9例发生于邻近脑膜的中枢神经组织,1例发生于椎管内;肿瘤直径1.5~11.0cm,平均直径为5.4cm;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分布疏密相间,无特殊组织构型。在细胞稀疏的区域,胶原物质沉积增加;在细胞密集区,肿瘤表现为"血管外皮瘤"样的组织学构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Vimentin和CD34多呈弥漫阳性,CD99和Bcl-2阳性,而PCK和EMA等上皮标记以及S-100则多为阴性;1例复发病例CD34表达缺失,表现出恶性转化的特点。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较为罕见,有着独特的组织学表现和免疫表型;应和脑膜瘤和神经鞘瘤相鉴别;富于细胞型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易复发,并有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HCC)为原发性肝癌,其发生、发展是由于环境、遗传和生活环境等因素通过不同的途径激活原癌基因、抑制抑癌基因导致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调所致.NPRL2(nitrogenpermease regulator-like 2)是新发现的人抑癌基因,位于人基因组3p21.3区域[1].它通过多个途径抑制肿瘤的形成,而其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3].其表达量与癌组织大小、血清人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水平密切相关[3].本研究选取肝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肝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PRL2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了解NPRL2基因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肝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