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运用“思考护理”,了解每个患特殊的身心反应与需要,在疾病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通过心理护理的干预,恢复患的身心平衡与协调,使心理护理作为一种外在社会力量,不仅帮助患身体康复,而且能帮助患获得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392.
我院自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非体外循环下经胸或胸骨进行了20例微创伤冠状动脉搭桥术(Minimal Invasive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OPCAB)。其中14例经胸骨正中切口,5例左前外侧小切口开胸,1例胸骨正中切口双侧乳内动脉搭桥术(IMA)。所有病例恢复良好,平均随访6个月,全部存活。平均住ICU时间仅为1天。平均住院日为12天。平均住院费用低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由于随访时间短,微创伤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远期效果尚需证实。  相似文献   
393.
研究表明,乌司他丁(UTI)不仅能抑制多种酶的活性,而且能抑制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M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产生[1-2],减轻各种蛋白酶与炎性介质对主要脏器功能的损害.为此,笔者以TNF-α、IL-6为指标,观察UTI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全身炎性反应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94.
掌背动脉逆行皮瓣在手指深度烧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我们应用该皮瓣修复手指严重深度烧伤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95.
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08年9月,笔者单位收治烧伤致周围神经受损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19~54岁.致伤原因:电烧伤7例、热压伤7例.烧伤总面积0.1%~0.4%TBSA,均为Ⅳ度.  相似文献   
396.
397.
目的 通过结扎犬冠状动脉的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药物CD对犬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犬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观察 6h内CD对左心室收缩压 (LVSP)、左心室压上升速率 (dp/dtmax)和下降速率 (-dp/dtmax) ,心输出量 (CO) ,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P)的影响。结果 CD(0 .15mg·kg-1,0 .3mg·kg-1)能明显抑制冠脉结扎后造成的LVSP ,dp/dtmax的下降 ,而 0 .6mg·kg-1CD对此无明显影响。CD(0 .15mg·kg-1)还抑制结扎后 -dp/dtmax的下降 ,其他剂量组无明显作用。结论  0 .15mg·kg-1CD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造成的心功能改变 ,其作用无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98.
2003年9月-2008年9月,笔者对30例手、腕部热压伤患者应用7种轴型皮瓣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99.
静脉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静脉输液在临床广泛应用.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应用过程中.如果输液器、输入药物或配药加药及输注过程被热源、细菌及馓粒污染,可引起输液反应。病人出现发冷、发抖、高热,严重者可以发生休克.甚至造成死亡。为减少和防止输液反应的发生,我院护理部制订了合理的操作规程和防范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院输液室自1992年12月~1999年11月间共输液15万人次,无1例严重输液反应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00.
目的 观察与评价低温室颤状态下冠脉旁路移植心肌保护的效果与临床应用 ,为冠脉外科心肌保护技术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对照分析低温室颤组 (HF) 35例和冷血停跳液组(BC) 2 0例 ,心电图变化、心肌酶指标及临床疗效 ,观察低温室颤组心肺转流前、中、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电镜检查结果。结果 二组中肌酸激酶 (CK)、谷草转氨酶 (GOT)和乳酸脱氢酶 (LDH)于术后 1d均高于术前 ,而LDH于术后一周仍维持较高水平 ,3种心肌酶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肺转流(CPB)与辅助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HF组较 (BC)组缩短 (P <0 0 5 ) ,ST T段异常发生比例、心肌变力药应用HF组也较BC组低 ,HF组转前、转中、转后心肌超微结构电镜观察无明显改变。结论 HF组术中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灌注停跳液 ,在手术期间无缺血期 ,是冠脉搭桥手术良好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