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1.
目的:观察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对心室起搏依赖患者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2月因房室传导阻滞或慢心室率房颤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依据起搏部位分为LBBP组(19例)和右心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RVP)组(23例),其中RVP组包括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11例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12例。比较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的QRS波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收缩末内径(LVESD);在随访末对两组患者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评估左右心室间和左心室内的机械同步性,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2.27±10.28)个月;LBBP组LVEF术前术后无显著变化,RVP组术后LVEF较术前显著下降[(54.09±9.27)% vs(. 58.94± 10.01)%,P=0.011],两组的LVEDD、LVESD较术前无显著变化;LBBP组QRSd较术前无显著变化,RVP组QRSd较术前显著增宽[(147.83±19.76)ms vs(. 124.04±31.10)ms,P=0.003],且明显宽于LBBP组[(115.79±14.27)ms,P<0.001];LBBP组的左心室达峰时间(left ventricular activation time,LVAT)明显短于 RVSP 患者的 LVAT[(65.25±19.79)ms vs(. 80.91±10.44)ms,P=0.003]。 LBBP 和 RVP 组的心室间机械延迟(inter-ventricular mechanical delay,IVMD)存在显著差异[(-12.66±15.99)ms vs(. 15.13± 19.12)ms,P<0.001],LBBP 组的左心室 16 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的时间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ime to minimum systolic volume in 16 segments of left ventricle,Tmsv16-SD)和心率校正后的Tmsv16-SD(Tmsv16-SD/R-R)均小于RVP组,分别为[(23.35± 9.34)ms vs(. 37.31±22.95)ms,P=0.021;(2.65±0.92)ms vs(. 4.04±2.48)ms,P=0.030]。相关分析显示QRSd、Tmsv16-SD、Tmsv16- SD/R-R与LVEF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LVEDD及LVESD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LBBP较RVP能更好地保护心室起搏依赖患者的术后心功能,可能与LBBP能更好地维持心脏的电和机械同步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与心脏肥大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386例。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晨峰组(146例)和非晨峰组(240例),全部病例同步记录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观察指标为24 h动态血压参数;超声技术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内径(LAD)、颈动脉IMT等指标。结果: 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比较:LVMI分别为(119±21)g/m2和(92±12)g/m2(P<0.01) ;LAD分别为(46±11)mm与(38±10)mm(P<0.05);颈动脉IMT分别为(1.36±0.24)mm与(0.92±0.18)mm(P<0.01);左室肥厚(LVH)的检出率分别为67%与30%(P<0.01)。结论: 与无血压晨峰的高血压病患者比,具有血压晨峰的高血压病患者LVH和颈动脉硬化更显著,心血管重构更显著,左心房内径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对心脏重构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中,按就诊顺序连续入选38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晨峰组(146例)和非晨峰组(240例),均同步记录2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观察24h动态血压参数,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及ST段偏移;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内径等指标。结果晨峰组与非晨峰组LVMI分别为(119±21)g/m^2和(93±12)g/m^2(P〈0.01);左房内径分别为(46±11)mm与(38±10)mm(P〈0.05);房性早搏检出率分别为98.6%与84.2%(P〈0.05);房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分别为54.1%与20.8%(P〈0.01);心房颤动检出率分别为24.0%与0(P〈0.01);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分别为79.5%与57.9%(P〈0.05)和6.8%与2.5%(P〈0.05);检出ST段水平型压低率分别为33.6%与13.8%(P〈0.01)。两组左室肥厚的检出率分别为67.1%与30.4%(P〈0.01)。53.2%的心律失常和57.6%的ST段压低发作出现在清晨6:00~8:00。相关分析表明,清晨血压和血压晨峰升高与对应时域ST段压低呈正相关。结论与无血压晨峰的高血压病患者相比,具有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更显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更常见,且多出现在清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医德医风建设对基层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9-2021年苏州市1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考评结果数据中的医德医风建设、基层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等考评指标,其中服务效果包含服务效率、满意度2个细分指标。应用交叉卡方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医德医风建设分别与服务效率、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档次医德医风建设机构服务效率、满意度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医德医风建设和服务效率、满意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并有正向影响(P <0.05)。结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137-CD137L信号通路是否通过活化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方法 将小鼠内皮细胞(bEnd.3)和小鼠主动脉环分别分为对照组(培养基中加入10 μg/L TNF-α)、IgG同型对照组(培养基中加入10 μg/L TNF-α+5 mg/L IgG2b)和CD137刺激组(培养基中加入10 μg/L TNF-α+5 mg/L CD137抗体)。利用转染小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内皮细胞和主动脉环TRAF6基因表达,将内皮细胞和主动脉环分别分为对照siRNA组(转染对照siRNA)和TRAF6 siRNA组(转染TRAF6 siRNA)。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内皮细胞和主动脉环TRAF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mad1/5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主动脉环血管新生实验检测主动脉环新生微血管形成能力。结果 CD137刺激组内皮细胞和主动脉环TRAF6、VEG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IgG同型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siRNA组比较,TRAF6 siRNA组内皮细胞和主动脉环TRAF6、Smad1/5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内皮细胞迁移数量减少,内皮细胞小管长度和分支数量降低,主动脉环新生微血管数量减少(均P<0.05)。结论 CD137-CD137L信号通路可能通过TRAF6促进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三级医院健康体检团体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北区苏州市健康管理(体检)中心2020年三季度2 709名健康体检团体客户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 529份,对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健康体检团体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有4个:体检服务、体检质量、体检隐私、体检套餐,他们的影响力(权重)分别为33.276%、28.771%、20.378%、17.574%。结论:积极改进体检服务、体检质量、客户隐私、项目套餐,有助于提高健康体检团检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LBBP)的成功率、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LBBP组分为学习曲线初级阶段和基本掌握植入技术阶段。回顾性分析同期行LBBP和传统右室起搏(rapid ventricular pacing,RVP)的患者,比较两种不同起搏方式的手术成功率、手术用时、起搏的QRS波时限和其他起搏参数;进行随访,平均随访(6.78 ± 2.80)个月,观察起搏参数的变化。结果:LBBP手术成功率在学习曲线初级阶段为55.6%,在基本掌握植入技术阶段为88.9%;两个阶段的起搏参数无明显差异(P > 0.05);LBBP组和RVP组的起搏阈值分别为(0.67 ± 0.14)V 和(0.77 ± 0.23)V,LBBP组阈值更低(P < 0.05),短期随访起搏参数稳定;两组起搏的QRS时限分别为(112.50 ± 9.96)ms和(164.00 ± 19.32)ms,LBBP组起搏的QRS时限更窄(P < 0.05),短期观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BBP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短期随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瘀降脂胶囊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消瘀降脂胶囊治疗组和血脂康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消瘀降脂胶囊和血脂康口服,8周后复查血脂水平。结果:消瘀降脂胶囊治疗组,8周末TC下降33.78%,TG下降30.74%,LDL-C下降35.67%,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血脂康组相比2组无差异(P>0.05),2组对TC、TG总有效率均达到95.0%和90.0%。结论:消瘀降脂胶囊是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左室心肌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58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重量(LVM)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晚电位,以连续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分析左室心肌肥厚与心律失常的相关关系。结果复杂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的发生率在高血压伴左室心肌肥厚组为70.8%(n=96)显著高于无左室心肌肥厚组13.6%(n=162)(P<0.005);伴心肌缺血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亦显著高于未检出心肌缺血者,分别为57.8%(n=118)和22.9%(n=140)(P<0.01)。复杂室性心律失常以6:00~12:00发生最多。结论认为高血压伴左室心肌肥厚和心肌缺血是发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严格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重构和心肌缺血对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近期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方法:纳入2011年9月—2015年6月在苏州市立医院北区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230例,按照是否合并T2DM分为AMI+T2DM组103例、单纯AMI组1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30 d和3年的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靶血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结果:AMI+T2DM组和单纯AMI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6%和9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0 d,AMI+T2DM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AMI组(10.67% vs. 3.14%,P=0.03);支架内血栓和靶血管血运重建事件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4% vs. 0.79%,4.85% vs. 3.15%,P均> 0.05)。术后3年,AMI+T2DM组的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3% vs. 2.36%,P=0.032;6.79% vs. 0.79%,P=0.024;14.56% vs. 4.72%,P=0.012)。结论:AMI合并T2DM患者,远期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不合并T2DM的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不论近期还是远期均明显高于不合并T2DM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