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01.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CP)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顽固性合并症之一,是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已消失区域出现的表现形式多样的慢性疼痛,发生率为34%~94%,且近年来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982年,Donovon提出了脊髓损伤后疼痛的分类,即5个不同的疼痛综合征:中枢性疼痛、根性或节段性疼痛、内脏性疼痛、肌肉骨骼性疼痛、精神性疼痛。有研究显示,在353例脊髓损伤患者中,有64%发生各种各样的脊髓损伤性疼痛,其中神经性疼痛占30%,非神经性疼痛占17%,既有神经性疼痛又有非神经性疼痛者占17%。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的因素及骨密度变化的部位差异.方法回顾2000年5月~2002年12月290例脊髓损伤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Lunar Prodigy型)测得的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资料,对其中进行了2~3次检查的81例患者的骨密度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结果骨密度与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及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运动评分等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4骨密度与体重指数呈独立正相关(偏回归系数为0.0152, P<0.01;R2=0.059,P<0.01);对股部各测试区域骨密度有显著影响的共同参数依次为病程(偏回归系数为-0.0055~-0.0040,P<0.01)及体重指数(偏回归系数为0.0031~0.0162,P<0.01,Wards三角除外);比较81例患者的骨密度变化百分比[(前1次骨密度-后1次骨密度)/前1次骨密度×100%],L4的骨密度变化百分比(-0.7%)比股骨近端(4.5%)及各分区(3.4%~6.1%)的要小,各部位骨密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比较股骨近端各分区的骨密度变化百分比,股骨颈的下降程度最小(3.4%), 股骨干(4.2%)和Wards三角(4.9%)次之,股骨转子(6.1%)降低最为严重. 结论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影响因素及变化有部位差异.  相似文献   
103.
电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影响的尿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标准的尿动力学测定方法分析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方法对15例逼尿肌反射亢进的脊髓损伤患者在尿流动力学测定的同时电针刺激关元(Ren4)、中极(Ren3),比较针刺前后膀胱容量(VH2O)、膀胱压(Pves)、逼尿肌压力(Pdet)和膀胱顺应性(BC)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VH2O)由(124.00±77.37)ml增加至(144.47±85.87)ml(P<0.01),Pves由(65.33±23.90)cmH2O降为(55.27±17.52)cmH2O(P<0.05),Pdet由(52.87±18.68)cmH2O降为(44.93±15.82)cmH2O(P<0.05),BC由(2.35±2.05)ml/cmH2O增至(3.48±3.04)ml/cmH2O(P<0.01)。结论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复方樟柳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穴位注射复方樟柳碱前,注射后4h及24 h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观察40例脑卒中患者大脑前,中,后动脉及眼动脉的血流情况.结果 注射后,大脑动脉流速有所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动脉舒张期流速升高,搏动指数下降.结论 穴位注射复方樟柳碱可以脑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105.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具有维持端粒长度,防止染色体端-端融合、重组、丢失或降解,延长细胞生存时间的功能.白血病细胞内的高端粒酶活性是保持其永生化的关键.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与细胞凋亡及细胞恶性表型转变等多种细胞生物学效应有关.我们观察了几种常用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时,端粒酶活性和ERK表达的变化,探讨了ERK和端粒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keratinocytegrowthfactor,KGF)是一种主要由基质细胞产生的有丝分裂原。它主要对上皮源性细胞如角质细胞、胃肠道上皮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肝细胞、乳腺上皮细胞等起作用。为探讨KGF在体外对小鼠骨髓细胞、基质细胞以及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我们观察了KGF对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NC)、骨髓基质细胞及白血病HL 6 0细胞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及其处理 昆明种小鼠 ,8~ 10周龄 ,体重 18~2 0g,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 ,用 75 %的乙醇浸泡 3min ,取双侧股骨 ,剪…  相似文献   
107.
脊髓损伤患者骨量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骨量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5月—2002年12月290例脊髓损伤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得的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资料,按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标准差)及骨量丢失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t值≤-1.0标准差),然后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4的骨量丢失只与性别(OR值为0.336,P<0.01)和体重指数(OR值为0.911,P<0.05)相关;与股骨近端(包括全部、股骨颈、Wards三角及股骨转子共4个部位)的骨量丢失相关的因素是:病程(4个部位,OR值为1.028—1.054,P<0.05或P<0.01)、ASIA残损分级(除股骨颈外的3个部位,OR值为0.682—0.764,P<0.05或P<0.01)、年龄(Wards三角,OR值为1.032,P<0.05),以及体重指数(股骨转子,OR值为0.898,P<0.01),而脊髓损伤平面和肢体痉挛程度与L4和股骨近端的骨量丢失无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脊髓损伤患者L4和股骨近端骨量丢失的因素不同;病程和ASIA残损分级是脊髓损伤患者股骨近端骨量丢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的快速上升,由此引起的性病后前列腺炎也日益增多,本病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程迁延易复发,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们于2003年6月~2004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性病后前列腺炎60例,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首发消化道症状的十二指肠转移性肺小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59岁.因恶心、呃逆、消瘦近2个月就诊.电子胃镜显示:胃窦黏膜色泽红白相间,幽门近圆,开闭良好,无胆汁反流.十二指肠球部下后壁大弯侧可见一枚1.2 cm×1.8 cm隆起,边缘环堤状溃疡,底部覆盖黄白苔,周围黏膜充血、肿胀.降部局部黏膜可见不规则0.8 cm×1.2 cm隆起,其它未见异常.胃镜检查报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十二指肠降部隆起性质待定,考虑恶性肿瘤.做该两处黏膜活检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用小动物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简称活体成像技术)对纳米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 nanoparticles,ACNP)吸附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所组成的新型淋巴靶向制剂卡波霉素(carbomycin,CBMC)的体内抗胃癌作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包含有荧光素酶基因的pCIBAP-Luc载体转染人胃癌BGC-823细胞系,经G418抗性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的单克隆细胞;将持续表达荧光素酶的肿瘤细胞对6组裸鼠进行腹腔种植;1周后裸鼠腹腔形成肿瘤灶,将6组动物分别腹腔给予生理盐水、ACNP、MMC、CBMC低剂量、CBMC中剂量和CBMC高剂量药物。分别于给药后7,14,21 d用IVIS活体成像系统动态监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影像结果显示,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数量与其发光强度呈正相关;裸鼠活体成像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高表达荧光素酶的腹腔胃癌移植模型;MMC组和3个剂量的CBMC组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单独使用ACNP没有抗肿瘤作用;在含相同MMC药量的情况下,与MMC组相比,CBMC组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活体成像技术可动态监测胃癌腹腔肿瘤灶的生长发展过程,是评价抗肿瘤药物CBMC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CBMC裸鼠腹腔化疗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