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69篇
神经病学   3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用显微荧光测量技术研究了纯化培养的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的内质网钙库的组成、特征.用IP3-敏感的和非IP3-敏感的钙库的激活剂乙酰甲胆碱(Acetyl-β-Methylcholine Chloride,MCh)和咖啡因(Caffeine,CAF)及线粒体解偶剂FCCP组成不同的刺激条件作用于细胞,观察胞内钙信号的变化.结果表明MCh和CAF均可使[Ca2+]i出现与刺激浓度依赖性的钙升高.快速重复的刺激可导致钙库的耗竭,而足够长的间隔时间可使钙库的Ca2+储存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用Thapsigargin耗竭内质网钙库后,MCh和CAF不能引起[Ca2+]i升高;线粒体的解偶剂FCCP可诱发中度的[Ca2+]i升高,并与MCh和CAF敏感的钙库相对独立.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内的钙库包括:MCh和CAF敏感的两种内质网钙库,它们或相对独立或密切相关;线粒体钙库参与胞质内Ca2+缓冲系统.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比较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多个脑结构的相位偏移值,探讨其诊断PD的价值.方法 30例PD患者及30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均在1.5 T MR系统中进行头部检查.采用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获得相位图,测量双侧尾状核、壳核、黑质致密带(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 )、黑质网状带(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SNr)、红核、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额叶白质(frontal grey matter,FWM)及额叶皮质(frontal white matter,FGM)感兴趣区的相位偏移值.结果 PD组SNc、尾状核、红核的相位偏移值均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SNr、壳核、CSF、 FWM、FGM的相位偏移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测定PD患者脑感兴趣区相位偏移值可估测其脑内铁沉积.  相似文献   
43.
丁苯酞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帕金森病(PD)大鼠行为学、中脑氧化应激水平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鱼藤酮立体定向注射方法制作偏侧P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按体质量丁苯酞20、40、80 mg/kg 3个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经丁苯酞干预前后旋转行为情况,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中脑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另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按体质量丁苯酞80 mg/kg治疗组治疗后旋转圈数明显减少(P0.05);(2)与对照组损毁侧相比,各治疗组损毁侧中脑GSH水平增高,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增强(P0.05,P0.01);(3)与对照组损毁侧相比,按体质量丁苯酞80 mg/kg治疗组损毁侧黑质TH阳性细胞计数增多(P0.05)。结论丁苯酞可显著改善PD大鼠旋转行为,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残存率,提示其可能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质内自由基动态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 11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17组 ,假手术组 7只 ,缺血组—缺血 3h组 ,缺血 3h分别再灌注 1h、2h、3h组各 7只 ;治疗组 (即在缺血前 30分钟给予GBE 5mg/kg、10mg/kg、15mg/kg ,腹腔给药 )—缺血 3h ,但缺血 3h分别灌注 1h、2h、3h组各 7只。动物模型参照Zivin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并加以改进。结果 比较缺血组和治疗组 ,可见给予GBE后能明显减少丙二醛 (MDA)的产生 ,增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 ,SOD的测定采用黄嘌呤法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peroxi dase ,GSH PX)生成和释放 ,5mg/kg组与 10mg/kg、15mg/kg组间有显著差别 ,而后二者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GBE可通过增强SOD和GSH PX的合成、释放 ,降低MDA的合成、保护缺血的神经元 ,且与用药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sse,PD)的动物模型中变化的规律.方法 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建立经典的PD小鼠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 ,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foxylase, TH)和GSK-3β在该模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TH免疫染色:MPTP处理后小鼠中脑TH阳性反应明显减少.Western Blot:在腹侧中脑,连续MPTP处理后总GSK-3β和磷酸化的GSK-3β(pllosphorylated GSK-3β,p-GSK-3β)均明显升高,然而p-GSK-3β/总GSK-3β比值降低,所以非磷酸化的GSK-3β是增高的.免疫组织化学:MPTP处理后GSK-3β在腹侧中脑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在MPTP处理的小鼠PD模型中,腹侧中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而GSK-3β在该区域特异性的增高,GSK-3β可能参与了中脑神经元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MRI特点及其侵袭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关系.方法 分析25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MRI的特点,其中19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垂体腺瘤中MMP-2和MMP-9表达并分析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1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MMP-2和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7%(14/19)、63.2%(12/19),6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其表达阳性率均为16.7%(1/6),侵袭性垂体腺瘤组MMP-2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0.05).结论 术前可根据MRI特点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MMP-2、MMP-9可能在垂体腺瘤侵袭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脑皮质微血管梗塞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光化学反应原理 ,静脉注射光敏染科孟加拉红 ,绿色激光透过颅骨对大鼠脑皮质感觉运动区作定向照射 ,形成脑皮质微血管梗塞模型 ,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和HE染色光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原位末端标记。结果 :脑皮质微血管梗塞后 48h ,神经功能缺损发展至高峰 ,神经元和内皮细胞损伤最为严重 ,梗塞灶中心神经元以坏死为主 ,半暗带区凋亡细胞数目显著增加。结论 :光化学法诱导大鼠脑皮质微血管梗塞模型中皮质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凋亡与这种延迟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8.
背景: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存在负相关系,吸烟可能对PD具有保护作用。人们一直在探索尼古丁对PD的保护作用机制。目的:研究尼古丁对PD大鼠纹状体脑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t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多巴胺含量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8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预防组50只和治疗组30只。干预:本文第一作者将6一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立体定向注射到大鼠右侧中脑腹侧被盖部和黑质致密部,建立大鼠模型。采用生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尼古丁对PD大鼠的作用。主要观察指标:检测纹状体GDNF表达及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前及造模后皮下注射尼古丁的PD大鼠,纹状体GDNF表达及多巴胺含量较PD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尼古丁可减轻6-OHDA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对P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雌激素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P )引起PC12细胞损伤的过程中对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影响,从而阐明雌激素对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科实验室完成。①细胞分组:对照组;雌激素组;雌激素 MPP 组;MPP 组。②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建立:用250μmol/L的MPP 处理细胞,造成细胞凋亡的帕金森模型。③应用SABC法检测PC12细胞内的Bcl-2蛋白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cl-2基因表达产物的mRNA的水平,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的水平。结果:①雌激素组Bcl-2阳性PC12细胞平均吸光度(0.438±0.065)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216±0.067),雌激素 MPP 组(0.283±0.036),MPP 组(0.112±0.034),SABC显色明显增强(P<0.05)。②雌激素组Bcl-2基因表达产物的mRNA的水平(1.30±0.19)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70±0.15),雌激素 MPP 组(0.66±0.26),MPP 组(0.29±0.08)(P<0.05)。③雌激素组Bcl-2蛋白的水平(129±19)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81±23),雌激素 MPP 组(72±12),MPP 组(48±11);雌激素 MPP 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MPP 对PC12细胞损伤的过程中,雌激素通过促进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增高,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子冰帽颅脑降温仪,控温于34℃,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2周疗程。治疗前后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Barthe1指数、Rankin评分和Fugal-Meyer评分。结果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ESS评分和Rankin评分显著改善;患肢Barthe1指数和Fugal-Meyer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1)。结论亚低温疗法具有显著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