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肝门胆管癌44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44例肝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40例,手术切除率为42.5%(17/40),根治性切除8例(20%),姑息性切除9例(22.5%),单纯内引流、外引流各10例,3例仅行剖腹探查.4例病人合并肝叶切除,术后1例出现肝功能衰竭.未行肝叶切除病人无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结论 Bismuth-Corlette分型可指导手术方式选择,但能否切除取决于病期.黄疸较深且拟行较大肝叶切除术时应行术前减黄,可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根据术后用药分为两组,A组为糖皮质激素组(n=23),B组为乌司他丁组(n=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7d肝功能、出凝血功能、SIRS评分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乌司他丁组围手术期全身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指标恢复与激素组相似,无统计学差异。乌司他丁组在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激素组。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后应用乌司他丁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均可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但应用乌司他丁较糖皮质激素并发症少,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3.
2002年7月至2006年2月,我们采用肠系膜上静脉(端)-下腔静脉(侧)分流术(MCS-ES)治疗3例断流术后再出血合并部分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视黄醇类核内受体-α(retinoid X receptor-alpha,RXR-α)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活化、增殖影响的研究,探讨RXR-α基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①构建RXR-α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②分离和体外培养大鼠HSC;③将自发活化的HSC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RXR-α载体组;分别将空白慢病毒载体和RXR-α慢病毒载体转染自体活化的HSC,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XR-α、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变化,用MTT法检测各组HSC培养24、48、72及96 h后的增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HSC中几乎没有RXR-α蛋白的表达,而RXR-α载体转染组的HSC中出现RXR-α蛋白的明显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RXR-α载体组转染的HSC中α-SMA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t=3.767,P0.01和t=8.491,P0.05),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t分别为10.449和10.756,P值均0.01),同时HSC的增殖能力也显著下降(t分别为4.381和1.778,P值均0.05)。而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和HSC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XR-α基因在HSC内的增强表达能显著抑制HSC的活化和增殖,具有潜在的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3年5月~2005年10月收治的均经病理证实为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23例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胰腺黏液性囊腺瘤15例、黏液性囊腺癌4例、黏液性囊腺瘤癌变4例。B超、CT和MRI/MRCP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3.7%、68.8%和83.3%。肿瘤平均长径为9.4cm,最大长径为20cm。根据肿瘤部位分别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 脾脏切除术、囊腺瘤单纯切除术等术式,手术切除率为82.6%。随访21例(随访率为91.3%),黏液性囊腺瘤14例,均健在,随访时间4月~11年。黏液性囊腺瘤癌变2例健在,随访时间分别为5月和4年,另2例死亡,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15月和18月。黏液性囊腺癌1例随访5月健在,2例死亡,术后存活分别为7月和13月。结论黏液性囊腺瘤有潜在恶性倾向。囊腺癌属低度恶性,手术切除率髙,切除预后好。手术应尽量保证肿瘤完整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所在部位的部分胰腺,根据肿瘤部位可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切除等术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用于脊柱肿瘤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多节段椎体切除术,观察组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脊柱序列,对照组采用钛网材料重建脊柱序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切除节段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不同时点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1、3个月测量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椎体后缘高度(HPB)、cobb角度,并计算术后1、3个月HAB、HPB、cobb角度下降值;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较短(P<0.05);两组切除节段数、住院时间、术后7 d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至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呈上升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2、3个月JOA评分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3个月HAB减小值、HPB减小值、cobb角减小值均较小(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用于脊椎肿瘤切除术,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低术中出血量、促进脊柱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内植物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