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年来,医疗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频繁出现"医闹"行为。"医闹"的产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严重损害了患者、医生及医院的利益。为此,笔者通过分析医闹的危害、寻找医闹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防为中心,管理及疏导并进,以维护医疗行业的安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42.
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412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特重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经验,分析钙通道阻滞剂的疗效。方法:对412例GCS≤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2例中202例未用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者治愈好转率69.8%,重残率6.9%,病死率23.3%;加用钙通道阻滞剂治疗210例,治愈好转率80.5%,重残率1.9%,病死率17.6%。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行大骨瓣减压,及时处理特殊类型脑损伤等措施,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可提高治愈好转率、降低重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3.
我们通过150例病人硬膜外注射吗啡对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表明硬膜外吗啡对术后疼痛有确切的镇痛效果(P<0.05),但同时也有一些并发症。考虑到镇痛效果和并发症与吗啡用量的相关关系,我们认为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44.
全部病例均系1966~1986年间收住我科并明确诊断的病例,只近六七年才收治约三四成群众病号。经分析发现在我地区近21年来主要传染病有九种(见表1)。对占总收容量前三位的传染病前后两个三年的比较(见表2)。从表2可见,菌痢、麻疹大幅度下降,肝炎构成比明显上升,差异均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5.
过去5年中发生麻醉手术期间循环骤停5例,意外发生率为1/1575,术中复苏率达100%,生存率达60%,本文从病人情况、麻醉及手术三方面分析讨论了麻醉手术期间循环骤停的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或减少意外的措施,并对心肺脑复苏处理的重点,注意事项和进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6.
应用电生理学的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2.5%,5%,7.5%和10%)高渗氯化钠溶液抑制蛙离体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后.任氏液浸泡复合动作电位幅度和传导速度的恢复过程。结果表明,高渗氯化钠溶液作用于神经干30min之久,复合动作电位幅度和传导速度均可在一定时间(80min—100min和30min~240min)恢复至基值水平。随着氯化钠溶液浓度增高,复合动作电位幅度和传导速度的再现和恢复时间均延长(P<0.001)。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通过术后密切随访、测量痛阀等方法,对20例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手术病人观察了手术后痛阈的变化和术后硬膜外注射高渗冷盐水(—10℃10%NaCl溶液)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手术后病人痛阈显著降低(p<0.01);硬膜外注射高渗冷盐水后痛阈提高(P<0.01),减少镇痛药使用(P<0.01),镇痛优良率达90%,效果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本文还就硬膜外注射高渗冷盐水的镇痛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8.
应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10%氯化钠溶液不同浸泡时间对任氏液浸泡动作电位再现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渗液浸泡时间延长,放任氏液中动作电位再现时间延长,呈高度显著正相关(r=0.9684)。即使浸泡时间长达30min,动作电位仍可在任氏液中于36(30~45)min再现,动作电位抑制是可复的。  相似文献   
49.
结核病是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儿童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低,易患本病,经推广接种卡介苗后,使结核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我们对120名接种卡介苗后的儿童进行随机抽查,作结核菌素试验,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1-2014年度威海市立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CPET检查,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通过对数据标准化分析计算其核心指标,从系统软件导出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的循环指标及呼吸指标。结果 10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7例患者整体功能显著改善,3例患者整体功能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峰值负荷功率(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峰值摄氧量(%pred)、峰值氧脉搏(%pred)、摄氧效率平台(比值、%pred)、递增功率运动时间(min)较术前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slope、%pred)、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比值、%pred)较术前降低(P<0.0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极限状态时收缩压较术前升高(P<0.05);热身状态时氧脉搏较术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其他3个状态摄氧通气效率较术前升高(P<0.05);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较术前降低(P<0.0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时分钟通气量较术前降低(P<0.05);静息状态、无氧阈状态时潮气量较术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术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呼吸交换比值、潮气末氧分压较术前降低(P<0.05);4个状态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 CPET是一项可以安全、无创、客观、定量、可重复地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整体功能的临床检查方法。CPET检查结果提示,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后大多数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匹配整体功能明显改善,是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