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家庭心脏康复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CHF患者48 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12例):进行除运动锻炼治疗之外的常规心脏康复指导;医院功率车组(12例);家庭功率车组(12例):患者分别在医院和家庭内进行功率车锻炼;家庭普通运动组(12例):家庭内运动,运动方式可采用游泳、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方式。三组运动组患者采用12周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治疗前、后分别评估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心脏超声、6 min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 6MWD)、Minnesota心力衰竭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等。结果 12周康复治疗后,医院功率车组、家庭功率车组和家庭普通运动组患者峰值摄氧量[(19.5±4.4)ml·min-1·kg-1、(18.5±3.1)ml·min-1·kg-1、(17.0±1.9)ml·min-1·kg-1比(13.2±2.0)ml·min-1·kg-1,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44.6±3.9)%、(44.3±8.7)%、(43.6±5.0)%比(37.8±5.7)%,P<0.05]和6MWD[(502.6±95.8)m、(482.1±54.5)m、(448.4±51.6)m比(383.5±77.1)m,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同时QoL评分[14.8±7.9、12.9±6.8、19.1±8.7比43.2±10.8,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显示,家庭普通运动组患者峰值摄氧量较医院功率车组降低(P<0.05)。治疗前后比较显示,12周康复管理后,医院、家庭功率车组和家庭普通运动组患者峰值摄氧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MWD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家庭运动康复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包括功率车和普通运动,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家庭康复作为心脏康复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20例病人硬膜外腔注射高渗冷氯化钠溶液镇痛前、后及术后1.5~2年测定检查了疼痛阈值、感觉及运动功能,结果硬膜外注液后刀口疼痛缓解;疼痛阈值显著增高(P<0.01,P<0.05),36h后疼痛阈值降低并逐渐接近基值水平(P>0.05);7例病人出现短时间痛觉减退,感觉运动功能均存在;远期随访神经功能正常。结果表明硬膜外腔注射10%氯化钠溶液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究不同强度的有氧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无氧阈组和高强度组,每组40例。以不同的有氧运动训练强度干预2个月,干预前、后以心肺运动实验(CPET)评估两组患者峰值摄氧量(VO_2peak)、峰值功率(PP)、无氧阈(AT)、运动持续时间(E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在干预结束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高强度组治疗后VO_2peak、PP、AT、ED分别为(22.3±5.6) ml/(kg·min)、(115.6±12.3)W、(13.9±2.6)ml/(kg·min)、(29.6±3.6)min,均显著高于无氧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强度组治疗后LVEF显著高于无氧阈组[(64.36±5.65)%vs.(60.33±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6,P=0.013)。高强度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5%(8/40),无氧阈组为30.0%(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卒中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强度组偏瘫恢复率为40.0%,显著高于无氧阈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6,P=0.000)。结论高强度有氧运动训练可更好的提升脑卒中患者的心肺功能,并且安全性高,有利于脑卒中后恢复正常机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是医院核心竞争力载体的基本要素,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所在。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配备比例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运行效率。本文分析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对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需要良好的内外环境协调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心肺运动试验(CPET)摄氧通气效率指标摄氧效率平台(OUEP)、摄氧效率斜率(OUES)、通气量((V) E)/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最低值和(V)E/(V)CO2斜率在监测终末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状态中的意义.方法 入选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行心脏移植的CHF患者26例.收集临床资料和CPET参数.在行CPET的2周内,进行超声心动图和Swan-Ganz导管检查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并对CPET中摄氧通气效率指标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和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PET摄氧效率指标OUEP、OUES与传统指标峰值氧耗量(峰值(V)O2)之间相关性好(r=0.535、P<0.01;r=0.840、P<0.001).在终末期CHF患者中OUEP相对峰值(V)O2的变化斜率约为32,而OUES相对峰值(V)O2的变化斜率仅约为2,两者相差约16倍,OUEP改变比OUES、峰值(V)O2更加敏感和显著(P<0.05).OUEP、峰值(V)O2测定值占预测值百分比(% pred)、(V)E/(V)CO2斜率和(V)E/(V)CO2最低值与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峰值心输出量(r =0.535,P<0.01; r=0.652,P<0.001; r=-0.640,P<0.001; r=-0.606,P=0.001)和峰值心脏指数(r=0.556,P<0.01;r=0.772,P<0.001; r=-0.641,P<0.001;r=-0.620,P<0.001)均显著相关,但与静息状态下有创血液动力学参数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不相关(P>0.05).峰值(V)O2(%pred)和(V)E/(V)CO2斜率与肺动脉收缩压(r=-0.424,P<0.05; r=0.509,P<0.01)和平均肺动脉压力(r=-0.479,P<0.05;r=0.405,P<0.05)均显著相关,峰值(V)O2(%pred)还与肺毛细血管楔压显著相关(r=-0.415,P<0.05),(V)E/(V)CO2斜率与肺血管阻力亦呈显著相关(r=0.429,P<0.05).结论 CPET摄氧通气效率指标OUEP,可配合传统指标峰值(V)O2、(V)E/(V)CO2最低值、(V)E/(V)CO2斜率等,对CHF患者心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状态的变化进行更好地监测和评估,以指导终末期CHF患者的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心肺运动试验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对患者通气有效性及其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IPF的28例患者(IPF组)和28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和心肺运动试验,并测定相关参数.结果 两组间年龄[(58±10)比(59 ±5)岁]、性别、BMI[(23.8 ±2.7)比(25.0 ±2.8)kg/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IPF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分钟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CO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4.8±14.6)%比(101.8±10.8)%、(73.8±14.6)%比(97.0±10.1)%、(77.5±14.9)%比(95.4 ±24.5)%、(75.6±12.4)%比(99.8±5.4)%、(80.7±15.4)%比(95.8±11.3)%、(66.3±13.7)%比(103.2±17.3)%,均P< 0.01.IPF组PaO2、SaO2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2.7 ±7.3)mmHg(1 mmHg =0.133 kPa)比(92.6±3.8)mmHg、(94.3±2.1)%比(98.3±0.7)%,均P<0.01,而IPF组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3.3±5.7)mmHg比(17.8±1.9) mmHg,P<0.01].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显示,IPF组每分钟通气量与CO2排出量(VE/VCO2)的线性斜率、VE/VCO2最小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7.4±5.3比25.7±2.5、39.2±6.7比30.6±2.7,均P<0.01;IPF组4个时期的VE/VCO2和死腔气量与潮气量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01);IPF组峰值运动负荷占预计值百分比、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0.4±29.9)%比(104.8±29.7)%、(68.7±29.8)%比(98.7±36.4)%,均P<0.01.IPF患者无氧阈时的每分钟通气量与C02排出量比值(VF/VCO2@AT)、VE/VCO2线性斜率及VE//VCO2最小值与静息时的肺CO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分别为r=-0.589,P<0.01;r=-0.481,P<0.05;r=-0.527,P<0.05),其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VE/VCO2@AT、VE/VCO2线性斜率、VE/VCO2最小值呈负相关(分别为r=-0.548,P<0.05;r=-0.539,P<0.05;r=-0.564,P<0.05).结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使患者的通气有效性明显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COPD病情的进展,患者不可避免会出现运动耐力降低[1].临床评价和肺功能检查确定疾病严重程度相似的患者,其体力活动水平可能不同,这反映了COPD患者运动耐力下降原因的复杂性,气流受限、代谢功能异常、呼吸和外周骨骼肌功能、营养状态和体重均可影响其运动耐力[2].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是COPD患者病情进展的特征之一,中重度COPD患者更易发生低体重[3].体重指数是衡量人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也是预测COPD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4].本研究旨在探讨体重指数对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为COPD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50例ASA-Ⅰ,Ⅱ级行腰段硬膜外麻醉病人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碱化组和非碱化组,每组25例,分别注射pH7.19和PH4.97的1.7%利多卡因20ml,动态测记阻滞情况;其中每组随机取6例病人桡动脉穿刺置管,分利于硬膜外注药5.67mg·kg-1后5,10,15、20和40min各取血2ml,测定血中利多卡因浓度。结果:碱化组阻滞显效时间和平面固定时间显著缩短(P<0.001),镇痛完善率和下肢肌松显著提高(P<0.001.P<0.05),加药时间延长(P<0.001);血中药物峰值时间(9.17min)较非碱化组(14.17min)显著提前(P<0.01),但各时间之血药浓度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碱化能明显缩短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诱导时间,增强效果,延长作用时间,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国人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方法:入选2010-08至2010-12期间入住本中心的慢性左心衰竭患者20例(心衰组),并选择27例心肺功能正常的匹配人群作为对照组,均进行CPET,同时收集两组人群的临床资料和常规检查结果.结果:运动过程中,心衰组较对照组峰值心率、峰值收缩压、无氧域、峰值氧摄取量、峰值氧摄取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峰值VO2/Pred.)、峰值氧脉搏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01或<0.05),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斜率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仍与VE/VCO2斜率相关性最高(r=0.685,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峰值氧摄取量相关性最高(r=0.679,P<0.001);峰值心率与峰值VO2/Pred.相关性最高(r=0.791,P<0.001);峰值收缩压与峰值氧摄取量相关性最高(r=0.677,P<0.001);而且,用力肺活量、一秒量均与峰值氧摄取量相关性最高(分别为r=0.559,P<0.001和r=0.589,P<0.001).结论:CPET可以客观、定量地评价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