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9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重症肌无力(MG)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和ELISA检测技术对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乙酰胆碱受体(AchR)刺激后产生TGF-β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 MG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TGF-β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TGF-β水平与病程有关。结论 MG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异常,TGF-β参与了MG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2.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血清、血小板镁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血清、血小板镁浓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和 2 5例正常对照者 ,采用抗人活化型血小板表面 α-颗粒膜蛋白 -1 4 0 ( GMP-1 4 0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小板活化状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镁、血小板镁浓度。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 GMP-1 4 0含量高于对照组 ( P<0 .0 5)。而血清镁、血小板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 P<0 .0 1 )。相关分析发现 ,血清镁、血小板镁浓度分别与血小板表面 GMP-1 4 0含量呈直线负相关 ( r=-0 .70 4和 r=-0 .84 3,P<0 .0 1 )。结论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可能与血清镁、血小板镁降低有关。提示急性期脑梗死补镁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王波  田野  班勇  罗光恒  孙兆林 《医学综述》2022,(7):1285-1289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对于BPH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雌/雄激素比例在体内维持动态平衡,对前列腺生理功能的维持以及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平衡被打破可能是导致BPH发病的关键.此外,BPH本质上可能是一种免疫炎症性疾病,但前列腺炎症...  相似文献   
44.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细胞因子,可调节MHC-Ⅰ、Ⅱ类抗原表达的能力,可刺激T细胞和B细胞以调节粘附因子表达等。TNF生物学功能是由其受体(TNFR)介导而发挥作用的。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TNF系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TNF基因多态性和受体的研究,可能引导我们对MG的预防、基因治疗干预及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IL-15抑制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IL-15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Tregs,流式细胞仪检测该细胞纯度。将Tregs细胞培养液中加入Dynabeads CD3/CD28T cell expander,依据是否加入细胞因子分为三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细胞因子);IL-2组(100U/ml)和IL-15组(50ng/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因子存在下Tregs抑制CD4+CD25-效应T细胞(Teff)增殖的免疫功能,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Bcl-2、Bcl-xl及p-Bad(ser112)的变化。结果分选后Tregs纯度为95.2%,胞内因子染色Foxp3在Tregs中的表达率为94.2%。IL-2组和IL-15组的细胞凋亡率(即凋亡细胞与细胞总数之比)分别为(11.32±0.43)%和(9.89±5.38)%,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7.12±1.43)%,P<0.001。在细胞因子存在的情况下,IL-2组活化的Teff增殖较对照组和IL-15组显...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盐酸舍曲林(左洛复)治疗早泄对提高性自信和性关系满意的疗效.方法:记录62例患者服用左洛复(50mg/d)1个月治疗前后射精潜伏期时间、患者性自信评分及夫妻性生活的满意程度评分.结果:患者治疗后,射精潜伏期时间延长,性自信评分及夫妻性生活的满意程度评分显著提高,且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盐酸舍曲林对提高早泄患者的性自信和性关系满意度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组)、EA组、EB组和EC组,其中除了S组外,其余大鼠均夹闭双侧肾蒂45min、再灌注24h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缺血前和再灌注即刻,EA组、EB组、EC组分别经尾静脉给予依达拉奉1mg/kg、3mg/kg、6mg/kg,S组和I组经尾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24 h取股动脉血检测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尿素氮(BUN)、肌酐(Cre),取左肾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肾脏细胞凋亡。结果(1)EA组、EB组的MDA随依达拉奉剂量增大而降低(P<0.05),但EC组的MDA高于EB组(P<0.05);上述三组的MDA均低于I组(P<0.05)。(2)在SOD活力方面,EA组和I组之间、EB组和E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EB组和EC组均高于EA组和I组(P<0.05)。(3)EA组、EB组的BUN、Cre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显低于I组(P<0.05);而EC组的BUN、Cre与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组中肾脏细胞凋亡指数较S组上升,EB组则较I组下降(P<0.05)。结论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依达拉奉能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肾脏细胞凋亡,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自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我们对101例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了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操作通道,微造瘘下行经皮肾镜及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肾结石患者75例,男性48例,女性27例,单侧肾结石61例,双侧肾结石1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6例,其中双侧8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3岁。行经皮肾镜及输尿管镜碎石术123例次。1.2应用器械及设备经皮肾镜(德国Wolf公司和Karlstorz公司)、F8/9.8输尿管镜(德国Wolf公司),EMS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系统(瑞士),钬激光碎石机(德国Dornier公司)、膀胱镜(中国好克和沈大)、电视设备(日本SONY公司),SIUI-CTS-280型B超(中国),18G肾穿刺针,筋膜扩张器。1.3手术方法患者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成功后,先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留置5F输尿管导管,随后患者改俯卧位,腰背部垫高,再次消毒铺巾,我们使用B超检查仪探头外套无菌腔镜塑料护套,以无菌生理盐水作为超声介质,进行术中扫查定位。助手向留置的输尿管导管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形成“人工肾积...  相似文献   
49.
青岛市某高校学生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个人自填问卷方式,对青岛市某高校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使用包括酒类、香烟在内的精神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酒、香烟等精神药物的使用较为普遍,其中烟、酒的使用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五年级学生饮酒、抽烟率明显高于三年级学生(P〈0.05),提示大学生中酒、香烟等精神药物的使用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50.
①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及纹状体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MCAO)再灌注模型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脑缺血 (1.5h)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点 (2、6、12h和 1、2、3、7、14d)皮质和纹状体NF κBp6 5mRNA表达及凋亡细胞的时程变化。③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皮质NF κBp6 5mRNA的表达于缺血再灌注后 2h~ 3d明显升高 (t=6 .76~ 2 5 .0 6 ,P <0 .0 1) ;7~ 14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 (t =0 .5 1~ 1.31,P >0 .0 5 )。纹状体NF κBp6 5mRNA表达2h 开始升高 (t=5 .5 4 ,P <0 .0 5 ) ,6h~ 3d升高更为明显 (t=5 .6 6~ 4 4 .75 ,P <0 .0 1) ,7~ 14d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 (t =1.15~ 1.19,P >0 .0 5 )。大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于脑缺血 1.5h再灌注 2h~ 3d显著增加 (t =8.78~18.2 1,P <0 .0 1) ,2d达高峰 (t=18.2 1,P <0 .0 1) ,7~ 14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 (t=0 .18~ 2 .6 2 ,P >0 .0 5 ) ;纹状体细胞凋亡数于再灌注后 6h~ 3d升高明显 (t=9.12~ 2 6 .86 ,P <0 .0 1) ,7~ 14d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 (t=0 .91~1.2 4 ,P >0 .0 5 )。细胞凋亡的时程变化与NF κBp6 5mRNA的表达基本一致。④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可引起N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