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同时测定血清24,25双羟基维生素D_2[24,25-dihydroxyvitamin D_2,24,25(OH)_2D_2]和24,25双羟维生素D_3[24,25-dihydroxyvitamin D_3,24,25(OH)_2D_3]的方法。方法首先采用乙腈和硫酸锌溶液沉淀血清蛋白,之后加入正己烷/乙酸乙酯震荡提取24,25(OH)_2D、离心后吸取上清液、氮气挥干,再用流动相重组。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24,25(OH)_2D_3-d6作内标。质谱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离子化的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24,25(OH)_2D_2和24,25(OH)_2D_3定量离子通道选择质荷比分别为429. 3→271. 3和417. 3→381. 3;内标24,25(OH)_2D_3-d6离子通道m/z为423. 3→387. 3。以标准品峰面积与同位素内标峰面积比制作标准曲线,建立LC-MS/MS快速测定24,25(OH)_2D_2和24,25(OH)_2D_3的方法。根据EP15-A2文件评价方法的精密度,并初步测定40例北京协和医院表观健康体检者[年龄(35±5)岁,男性18例,女性22例]血清24,25(OH)3D的含量及其与25OHD的比值。结果本实验条件下可同时快速检测血清24,25(OH)_2D_2和24,25(OH)_2D_3,分析时间仅为7. 5 min,特异性高,不受3-epi 24,25(OH)_2D_3以及1,25(OH)_2D的干扰。24,25(OH)_2D_2和24,25(OH)_2D_3与内标峰面积比与对应的浓度线性相关系数均0. 999,24,25(OH)_2D_3重复性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别为2. 46%~4. 81%和4. 33%~7. 21%,24,25(OH)_2D_2重复性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别为4. 90%~6. 87%和5. 82%~9. 90%。24,25(OH)_2D_3和24,25(OH)_2D_2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1. 20%~96. 60%和92. 8%~105. 00%。24,25(OH)_2D_3和24,25(OH)_2D_2的定量限分别为0. 25和0. 5μg/L,检测限分别为0. 125和0. 25μg/L。初步分析北京协和医院40例体检人群血清,24,25(OH)_2D的平均值为(0. 81±0. 43)μg/L,25OHD/24,25(OH)_2D比值范围为8. 7~37. 2,平均值为18. 9±6. 7,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LC-MS/MS快捷、准确测定血清24,25(OH)_2D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野百合碱(MCT)腹腔注射建立新西兰兔慢性肺动脉高压(CPH)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8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4只)和模型组(60只)。在相同的饲料和饲养条件下,模型组腹腔注射MCT溶液60 mg/kg,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乙醇与生理盐水混合液,28 d后进行右心导管压力测定肺动脉的压力。结果: 右心导管各心腔压力的测定值显示,模型组肺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右室收缩压、舒张压及右房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均呈升高的趋势,但仅右房舒张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的平均肺动脉收缩压未达到30 mmHg,说明模型的制备不理想。病理检测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肺小动脉血管的管壁增厚,平滑肌组织增殖明显。结论: MCT注射可致兔肺动脉血管平滑肌层增厚,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但所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结果并不稳定,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菊葛天麻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菊葛天麻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葛根素含量.结果:确立了制剂中葛根、菊花、当归、天麻的鉴别方法,通过方法学系统考察和样品含量测定,建立了本制剂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得3批样品中葛根素的质量分数为8.10,7.72,8.74mg·g-1,其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19.95 ~ 159.6 μg,回归方程y=224 765.8X+ 79 379.77(r=1.000).平均回收率为97.50%,RSD 1.4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本品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54.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是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E(z)]的人类同源物组蛋白甲基化的重要工具酶,也是多梳基因家族PcG(polycomb group)的核心成员。EZH2参与多梳蛋白复合体2的形成,促使相应组蛋白甲基化,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介导相应靶基因沉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高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极差的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EZH2的致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乳腺癌转移的检测、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笔者就EZH2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以便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这一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5.
舒鹏教授认为,大肠癌以"正虚邪实"为基本病机,以脾肾亏虚为病之本,痰湿、瘀血、癌毒为病之标,二者相互作用。治法重在分阶段辨治大肠癌,"分阶段"治疗为基础、气机调理法贯穿始终、中药灌肠外治多方面联合。以辨证论治为重点,结合患者个体特征、病变阶段,灵活遣方用药,得效甚佳。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ATP7A基因变异引起的Menkes病(M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M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患儿为7月龄男婴,首发症状为癫痫、喂养困难和精神运动发育迟滞,体征有特殊面容、头发异常、漏斗胸及低张力。生化检查发现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减低。头颅MRI呈弥漫性脑萎缩、脑发育不良、硬膜下积液。基因检测显示X染色体上ATP7A基因剪接位点存在新发半合子变异c.2916+2(IVS14)T>C,验证其母为表型正常的杂合携带者。结论 MD多于婴幼儿时期起病,可导致神经系统、结缔组织等多系统受累,需结合基因检测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57.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熊果酸自微乳化给药系统.方法:以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例和含油量为考察因素,微乳粒径、饱和载药量为效应值,采用SAS 9.1.3软件筛选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熊果酸自微乳的优化处方为油相(MCT)-乳化剂(HS15)-助乳化剂(alcohol) 12.5∶62.5∶25.结论: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能方便准确地得到熊果酸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较优处方,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茯苓皮总三萜液固压缩片处方,以提高其体外溶出度。方法通过预试验和单因素考察初步确定所选辅料及比例,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处方,对最优处方的茯苓皮总三萜液固粉末、茯苓皮总三萜原料、液固压缩片辅料混合粉末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考察药物与辅料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在液固压缩制剂中的存在形式。结果茯苓皮总三萜液固压缩片的最优处方为药液比1∶1.67,载体材料与涂层材料的比值(R值)为18.25,崩解剂加入量为8%,PVP-XL 10与CMS-Na的比值为1.27,压制硬度为40~50 N。DSC分析表明辅料与茯苓皮总三萜不存在相互作用,药物在液固粉末中是以非晶型形式存在的。结论茯苓皮总三萜液固压缩片处方合理,可提高茯苓皮总三萜的体外溶出度,并将药物从结晶状态转化为分子或无定形状态。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通过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进行用药指导.结果 指导用药前,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以及空腹状态下血浆血糖(FBG)、用餐...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病例特征和免疫因子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卫辉市某医院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例特征进行分析,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复查时评估预后,经单、多因素分析确定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 031例,男女性别比0.67∶1,37~50岁年龄段比例最高(47.72%),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94.57%),小关节受累为主(80.12%),主要表现为晨僵(86.42%,891/1 031)、关节痛和压痛(88.94%,917/1 031)、关节肿胀(66.34%,684/1 031)。DAS28评分提示预后良好患者328例(31.81%),预后不良患者703例(68.19%),预后良好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1.790)、受累关节数(OR=3.025)、应用糖皮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