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目的: 观察自拟处方CQM对光化学诱导的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镇痛效应及其对脑内兴奋性递质谷氨酸(Glu)的影响。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光化学诱导三叉神经痛手术组,后者再分为模型组、加巴喷丁组(100 mg·kg-1),CQM低、高剂量组(35,70 mg·kg-1)。采用机械痛敏测试的方法评价大鼠的疼痛行为,以机械痛阈反映药效。脑内微透析方法采集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其中Glu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光化学诱导的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的机械痛敏感行为明显增强(P<0.01),脑内Glu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机械痛阈均有上升,其中CQM高剂量组在3个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最高达到(23±7.3) g,加巴喷丁组在2个时间点显著升高 (P<0.05),最高达到(20.5±9.2) g。而反映大鼠脑内Glu浓度的指标各用药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结论: CQM能减轻光化学诱导的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的机械疼痛敏感行为,其镇痛效应可能与降低纹状体细胞外液中Glu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2.
目的使用二维、M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对小动物实验研究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84只(2.0~2.5kg,4~6月龄),3%戊巴比妥钠溶液(30mg/kg体重)经耳缘静脉注射进行麻醉。采用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测量房室腔大小及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同步记录心电图及呼吸曲线。结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分别为0.55±0.13cm、0.76±0.17cm及0.34±0.06cm。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1.24±0.15cm,右心房收缩末期横径0.56±0.11cm。左心室每搏量2.64±0.92ml,射血分数70.30%±8.86%,短轴缩短率36.81%±7.38%。三尖瓣E峰、A峰、E/A比值、三尖瓣环处组织多普勒e峰在吸气相较呼气相高(P<0.05)。左心室及右心室Tei指数在呼气相和吸气相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于评价兔心脏结构与功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3.
背景:以往的单层编织型神经导管缺少细胞黏附及神经生长所需的支架结构,不利于神经向远断端生长。 目的:通过改进纺织技术,用聚乙丙交酯可降解生物医用纤维生产出3种新型编织型神经导管,并从导管的力学性能、结构特点、孔隙率、体外降解性能方面与单层神经导管进行比较。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11/2008-09在东华大学生物医用纺织品研究中心完成。 材料:应用聚乙丙交酯纱线制备单层编织型神经导管;由聚乙丙交酯纱线编织外层管壁,分别用甲壳素无纺布、聚乙丙交酯纱线为内层管壁,制备黏合平行纱编织型神经导管、蓬松平行纱编织型神经导管和甲壳素编织型神经导管。 方法:比重瓶法测量4种神经导管的孔隙率;微机控制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拉抻至导管10%破坏测试拉伸性能;扭转强力测试仪上扭转90°测试扭转性能;神经导管浸入磷酸盐缓冲液中,置于培养箱定期取出,冷冻干燥后称质量测量其降解性能;径向压缩仪上进行径向压缩实验。 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导管的孔隙率,抗变形能力。 结果:黏合平行纱编织型神经导管内层为黏合聚乙丙交酯平行纱,截面特征为管中管结构;蓬松平行纱编织型神经导管内层为蓬松聚乙丙交酯平行纱,截面特征为内层支架结构;甲壳素编织型神经导管内层为甲壳素无纺布,截面特征为管中管结构。4种神经导管的孔隙率相当,都在80%左右,均能满足神经导管中细胞生长的要求;新型编织型神经导管的拉伸性能、抗扭转能力较单层导管有一定的提高,在降解过程中,新型编织型神经导管的压缩性能损失率较小。 结论:新型编织神经导管的双层结构,使得外管壁具有较好的通透性。与原有的单层神经导管比较,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4.
目的确定菊葛天麻颗粒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结工艺,分析测定包合物。方法以包结率和收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L9(34)试验,优选包结条件;以X射线衍射法,对挥发油与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进行分析。结果挥发油与β-环糊精用量比为1∶10,包结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3h,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最佳包结条件,形成β-环糊精包合物。结论按实验确定的挥发油包结方法,可成功的将挥发油包结起来。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左心容积、功能.方法 32例完成治疗(封堵或修补)的ASD患者(ASD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及30名健康志愿者(NOR组)作为研究对象.NOR组及ASD组(术前一周内、术后15 d)行常规及RT-3DE检查,对三维图像进行容积参数分析,分析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SD组治疗前LVEDV、LVESV、LVSV低于NOR组(P<0.05),LVEF与NOR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LVEDV、LVESV、LVSV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LVEDV、LVESV、LVSV、LVEF与NO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SD患者治疗前左心容量较正常人减低,但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正常,治疗后左心容量恢复正常;RT-3DE评价左心容积、功能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6.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发病率约10%~30%.由于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导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室间隔参与右室运动,以协同右室运动[1],从而造成左室收缩同步性不同程度减低,影响心肌收缩时最大效率地泵出血液.本研究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ingle cardiac cycle 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sRT-3DE)初步评价ASD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显示收缩延迟节段,为临床分析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提供更多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27.
药理研究表明黄药子具有抗甲状腺肿、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作用;临床上黄药子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腺瘤、恶性肿瘤、尖锐湿疣等症。查阅国内研究资料,综述近年来有关黄药子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黄药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其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9.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人文执业能力的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人文执业的重视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多科室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及百分比进行描述,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得分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关怀实践能力,其次为法律实践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维度得分最低,是否独生子女(β=-0.195,P=0.011)以及工作年限(β=0.356,P=0.003)是影响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的因素。结论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加强对于独生子女护士以及新护士的相关能力培养,以提高护患沟通水平,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建立灵敏、简便、准确的自动采血系统采集大鼠血浆样本,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HPLC-QQQ-MS)测定血浆中青藤碱含量的方法,并应用于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SD大鼠颈总静脉插管,待清醒后按40 mg·kg-1腹腔注射青藤碱,应用自动采血系统在大鼠自由活动状态下采集样品。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磷酸可待因),乙腈沉淀蛋白,流动相乙腈-水(含0.1%甲酸铵)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青藤碱m/z 330.0,磷酸可待因m/z 300.0。利用Win Nonlin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浆中青藤碱在5.0~500.0μg·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1μg·L-1,样品处理方法的提取回收率88%,日内及日间准确度101.08%~111.08%,RSD均10%,稳定性良好。血浆中青藤碱的达峰时间(tmax),药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 h),表观分布容积(Vz/F),清除率(CL/F),平均驻留时间(MRT0-24 h)分别为(1.65±1.48)h,(210.43±96.35)μg·L-1,(1 053.80±427.69)h·μg·L-1,(252.65±57.36)L·kg-1,(30.37±11.85)L·h-1·kg-1,(5.15±2.47)h。结论:建立的方法有效控制了采血过程对药动学分析结果的影响,样品用量少,简便、准确、可靠,能够满足自由活动大鼠体内青藤碱连续定量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