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41例股骨短小胎儿的遗传学检测结果和超声测量指标,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孕19~37周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超声检查提示股骨短小并进行产前遗传学检测的胎儿41例。根据遗传学检测结果,将41例胎儿分为遗传学未见异常组、染色体变异组(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致病或可能致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opy number variations sequencing, CNV-seq)在鼻骨发育不良胎儿遗传学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发现的217例鼻骨发育不良胎儿为研究对象, 分为孤立型鼻骨发育不良组及合并其他异常组, 进行CNV-Seq检测, 并分析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 CNVs)的情况。结果在217例胎儿中共检出40例异常, 异常率为18.4%, 其中包括31例非整倍体(14.3%, 31/217)和9例CNVs(4.1%, 9/217)。孤立组共检出5例21三体(3.5%, 5/144)和2例临床意义未明CNVs(1.4%, 2/144)。合并组检出26例非整倍体(35.6%, 26/73), 包括19例21三体、6例18三体及1例13三体, 另发现5例致病性CNVs(6.8%, 5/73)以及2例临床意义未明CNVs(2.7%, 2/73)。经卡方检验,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NV-Seq技术对于鼻骨发育不良的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具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7例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检出仅涉及NRXN1基因的2p16.3杂合缺失胎儿的遗传学检查结果、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来源及妊娠结局, 为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7例产前诊断样本均通过CNV-seq检测发现2p16.3杂合缺失, 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进行验证, 明确涉及的NRXN1基因缺失的具体区域, 并对CNV进行父母验证和妊娠结局的随访。结果在16 502例样本中共检出7例胎儿染色体2p16.3区存在120 ~ 900 kb的微缺失, 发生率为0.424‰。该区域主要位于2号染色体的50 200 000-51 880 000位置, 仅覆盖了NRXN1基因。qPCR验证了7例胎儿的CNV, 其中2例涉及NRXN1基因第1 ~ 6外显子杂合缺失, 1例涉及第1 ~ 19外显子杂合缺失, 1例涉及第19 ~ 22外显子杂合缺失, 3例涉及第6 ~ 7内含子杂合缺失。亲代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个Bainbridge-Ropers综合征(Bainbridge-Ropers syndrome, BRPS)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 分别应用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hole exome sequencing, trio-WES)技术进行遗传学分析, 对该家系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并总结国内已报道的BRPS患儿的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结果患儿为男性, 6岁, 表现为出生后喂养困难、特殊面容、全面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 康复治疗效果不佳。trio-WES检测提示其携带ASXL3基因c.1448dupT(p.T484Nfs*5)杂合致病变异, 父母和胎儿均未携带该变异。连同国内既往报道的13例患儿, 所有患儿均存在特殊面容、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 共检出12种ASXL3基因变异, 均为新发的功能缺失变异, 位于第11和12外显子。结论 ASXL3基因c.1448dupT(p.T484Nfs*5)杂合变异为本例BRPS患儿的遗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 CHS)基因变异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 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 分析一例先证者的致病原因。结果先证者临床表现为部分皮肤白化合并色素异常沉着、反复感染、轻度贫血及易淤伤等。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为LYST基因c.2437C>T(p.Arg813*)和c.6077dupA(p.Tyr2026fs)(NM000081)复合杂合变异所致的CHS患者, 其父母分别为上述变异的携带者。两个变异既往均未见报道。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分析提示, 临床表型严重CHS的基因变异多发于HEAT repeats结构域(81.6%), 而在PHBEACH结构域未发现变异。结论本研究丰富了CHS相关的LYST基因变异谱, 并为临床诊断、产前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依据, 为明确LYST在囊泡运输过程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探讨1例因染色体17p11.2重复所致的Potocki-Lupski综合征(Potocki-Lupski syndrome, PTLS)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分析1例PTLS患儿的临床资料, 先证者为2个月男性患儿, 临床表现为纳奶差, 体重增长缓慢。应用WES对先证者的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及数据分析, 并应用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进行验证, 同时对其父母进行CNV-seq以明确变异来源。结果 WES结果提示先证者17号染色体p11.2位置存在3.92 Mb杂合重复, 覆盖了PTLS全部区域, 经CNV-seq验证证实该杂合重复, 先证者父母CNV-seq结果正常, 表明先证者为PTLS新发变异致病。结论本研究运用WES检测了1例新发的17p11.2杂合重复所致PTLS患儿, 进一步了解PTLS的临床表型, 同时基于WES测序数据对CNV分析进一步提高了WES在罕见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能力, 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  相似文献   
17.
孕妇 28岁, G2P1, 第一胎健康, 夫妻系非近亲婚配, 体格、智力发育正常, 否认遗传病家族史。本次妊娠为自然受孕, 孕期无不良接触史及服药史。孕20周于外院行超声检查提示胎儿鼻骨缺失, 行羊膜腔穿刺术抽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外院核型结果为46, XN, del(8)(p12)[23]/46, XN[27]。孕25周来我院就诊, 胎儿心脏彩超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孕妇及家属遗传咨询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行羊膜腔穿刺术, 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及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Nextseq CN500平台)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 XN, del(8)(p12)[13]/46, XN[37](图1A, 1B);FISH结果为nuc ish(8p)×1, (8q)×2[37]/(8p, 8q)×2[63](图2A、2B);CNV-seq检测结果为seq[hg19]8p23.3p12(16 000-32 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1个两例先天性失明患者家系的遗传学病因,为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及其表型正常父母和姐姐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法筛查.Sanger测序法验证LRP5基因变异位点。通过蛋白质功能软件预测.PubMed和相关数据库检索变异位点的致病性。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测序结果,根据《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判断候选变异的致病性。结果两例患者均先天性失明且均有多次骨折史,小眼球畸形、角膜不同程度浑浊。1例患者智力正常,另1例存在语言障碍。2例患者LRP5基因均存在c.1007_1015delGTAAGGCAG(p.Cys336X)、c.4400G>A(p.Arg1467Gln)和c.4600C>T(p.Arg1534X)杂合变异。.患者母亲检测到c.1007_1015delGTAAGGCAG杂合变异,父亲检测到c.4400G>A.c.4600C>T杂合变异,姐姐未检测到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LRP5基因c.1007_1015delGTAAGGCAG(p.Cys336X)和c.4600C>T(p.Arg1534X)变异均判定为致病(PVS1+PM2+PM3,PVS1+PS1+PM2)。结论LRP5基因c.1007_1015delGTAAGGCAG(p.Cys336X)和c.4600C>T(p.Arg1534X)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该家系两例患者骨质疏松-假性神经胶质瘤综合征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孕妇血浆中胎儿DNA进行无创产前诊断.方法:对包括10例X连锁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的60例14~22孕周孕妇的血浆DNA进行巢式PCR,扩增胎儿来源的Y染色体特异性SRY基因.结果:38例妊娠男胎的孕妇中32例出现SRY基因扩增带,灵敏度为84.2%.22例妊娠女胎的孕妇中4例出现SRY扩增带,特异性为81.8%,总符合率为83.3%(50/60).10例X连锁隐性遗传病携带者中7例妊娠男胎的孕妇中6例检出SRY基因,3例妊娠女胎的孕妇均未检出SRY基因.结论: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母体血浆中的胎儿DNA进行产前性别鉴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两个耳聋家系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检测,为家系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3—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两个家系患儿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包含168个已知致病基因,包括核基因、相关线粒体区域及miRNA),并对可疑基因在患儿及家系成员中进行Sanger双向测序验证,确定致病突变后,对两个家系的高危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家系1患儿检测到TMPRSS3基因c.432delA和c.617-2_617-1insTC复合杂合突变,家系2患儿检测到TMPRSS3基因c.271C>T(p.R91X)和c.147dupT复合杂合突变,两家系患儿父母均为携带者。产前诊断结果显示两家系胎儿均只携带1个杂合突变。随访至2019年8月,两家系二胎分别为15月龄和13月龄,听力未见异常。结论TMPRSS3基因突变可能是两个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用二代测序技术可以高效、经济准确地对遗传性耳聋患者进行基因诊断,为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