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3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1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822篇
内科学   479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33篇
综合类   1462篇
预防医学   675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581篇
  14篇
中国医学   452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孔大陆  李强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4):724-727
胰腺恶性肿瘤预后差,5 年生存率不足5% 。如何改善胰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研究关注的焦点。随着对胰腺癌发病相关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已经证实基因突变,如癌基因KRAS2,抑癌基因Cdkn2a 、TP53等,是胰腺癌发生的重要标志。因此进一步了解胰腺癌发病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新的治疗策略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胰腺癌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总结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ystemic 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O-JIA)合并MAS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病情进展、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54例SOJIA患儿中4例并发MAS(7.4%).临床特征有:持续高热、肝脾淋巴结增大、肝功能急剧恶化、皮肤黏膜易出血、外周血三系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血沉进行性下降.结论 MAS是SOJIA的一个致死性并发症,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其的认识,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93.
药源性糖尿病是由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一种糖尿病,小儿常见的致糖尿病的药物比成人少,文章对几种常见的致儿童糖尿病的药物如降压药、激素类药物、抗癌药物和环孢素A等作一综述,以期对儿童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4.
结直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近年来微生物组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研究报道了微生物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了具核梭杆菌、脆弱拟杆菌等微生物促进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短链脂肪酸等细菌代谢产物抑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利用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微生物,可以建立基于微生物标志物的结直肠癌诊断模型,使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成为可能。在结直肠癌的治疗领域,微生物可能成为抑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药物靶点,并且能够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本文以微生物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为切入点,结合近年的相关文献及自身研究,对微生物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将中医药力量广泛纳入革命统一战线中,以发展壮大中医药人员队伍为先,以努力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为要,以保障中医药队伍稳定发展为本,推动中医药队伍建设。这一历史举措,成功奠定了边区实现自力更生的重要基础,有效提高了边区政府保障人民健康的能力,为新中国培养中医药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炎症、氧化应激、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吸烟是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是一种新型内源性气体递质,多项研究证实其可作为COPD的生物标志物,并在COPD治疗中起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对气道重塑及肺血管重塑具有保护作用,通过人为调控内源性H2S合成或使用H2S外源性供体体外给药可能会成为未来COPD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硫化氢在COPD的作用与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平扫CT(NCCT)征象(包括岛征、黑洞征、混杂征及液平征)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价值,以期建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量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发病48 h内接受了NCCT检查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NCCT征象与早期血肿增大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谱、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aac)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无菌体液分离的44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聚合酶联反应(PCR)法测定酰基转移酶基因型aac(3)-Ⅰ、Ⅱ和aac(6′)-Ⅰ。结果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为45.45%(20/44),对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的耐药率为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20%),对左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60%),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8.18%、56.82%、61.36%。氨基糖苷类耐药模式TG(妥布霉素、庆大霉素)>TGA(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T(妥布霉素)>G(庆大霉素),分别占36.36%、18.18%、6.82%、2.27%。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检出以aac(3)-Ⅱ最高,占52.27%(23/44),aac(6′)-Ⅰ次之,占29.55%(13/44),aac(3)-Ⅱ和aac(6′)-Ⅰ同时检出者占15.91%(7/44),未检出aac(3)-Ⅰ。ESBLs阳性株的aac(3)-Ⅱ、aac (6′)-Ⅰ检出率分别为60%、50%,高于ESBLs阴性株的45.81%、12.51%。TG模式与其耐药基因aac(3)-Ⅱ符合率较高,为93.75%(15/16)。结论本地分离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模式以TG为主,酰基转移酶基因以aac(3)-Ⅱ为主,aac(6′)-Ⅰ次之,aac(3)-Ⅰ罕见。  相似文献   
99.
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菌血症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2004年3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病人血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并用Whonet5.3软件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送检病人中有31例血液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有8例(25.8%)是污染,其余23例(74.2%)确定为菌血症,主要分布在肝移植病房和ICU,死于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的有7例(30.4%),1例未愈,15例(65.2%)治愈.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5.6%、44.4%、42.6%的高耐药率.结论由于病人基础疾病严重,住院时间长,呼吸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各种导管和侵入性操作是感染血液的危险因素,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多重耐药菌株,增加了患者的危险性,提示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该菌耐药率的上升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0.
沙雷菌属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沙雷菌属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临床分离的242株沙雷菌的来源部位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用表型筛选及三维试验法检测ESBLs和AmpC酶.结果 242株沙雷菌主要来自呼吸道占78.5%、手术部位占10.3%、泌尿道占7.9%;病房分布主要见于重症监护病房38.4%、呼吸科病房32.6%、神经内科病房14.5%;菌种构成为粘质沙雷菌占80.2%、液化沙雷菌占11.6%;沙雷菌属细菌对舒普深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5%和7.8%,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大于80%;产ESBLs和产AmpC酶细菌分别占11.6%和14.5%,同时产AmpC酶及ESBLs菌占5.4%.结论 沙雷菌属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分离数逐年增多,以粘质沙雷菌最多见,沙雷菌耐药严重,耐药性的产生与细菌产生AmpC酶和ESBLs有关,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