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再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同样可以受累及。而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则非常罕见,临床称之为SLE相关性再障(SLE Assoiated Aplastic Anemia,SLEAAA)。到目前为止,国内仅有相关个案报道,我科近日收治1例SLE相关性再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廖清奎  孔佩艳 《华西医学》1994,9(2):185-186
输血不良反应(续)廖清奎,孔佩艳华西医大附一院(接上期P.62)疟疾于输血后1~60天发病,A型受血者发病较多(95.6%),供血员献血后发病者占86%。三、溶血反应输血常有临床无症状的轻度溶血。严重的急性溶血反应常固误输ABO血型不合的血所致,Rh...  相似文献   
53.
患者,男,35岁,2007年1月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3月查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为12.1%,6月行同胞间HLA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术。移植后40d复查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0.02%;移植后90d复查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0.57%;血常规正常,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增生性骨髓像,粒系各阶段比例正常。逐渐停用环孢素。停药20d出现背部、双侧大腿皮肤丘疹伴瘙痒;口腔干燥,颊黏膜粗糙,进食辛辣食物时口腔黏膜疼痛。移植后120d出现咳嗽、咯少量白色泡沫痰。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基因修饰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体外表达TPO的变化特点。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法将TPO cD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BMSCs,RT-PCR方法检测TPO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测定TPO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TPO基因的BMSCs其TPO mRNA及TPO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组(P<0.01)及未转染组(P<0.01)。结论阳离子脂质体能有效介导TPO cD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BMSCs,且转染后BMSCs中TPO mRNA及TPO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浸润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骨髓涂片和切片联合FCM检测NHL骨髓侵犯.骨髓涂片经瑞氏-吉姆萨液染色,分类计数瘤细胞.骨髓切片采用塑料包埋法制作组织切片,常规苏木精-姬姆萨-酸性品红(HGF)染色.流式细胞仪每份标本分析10 000个细胞.检测方案采用CD45/侧向散射角(SSC)设门,重点分析幼稚细胞群及成熟淋巴细胞群,经前向散射角(FSC)、SSC、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cAb1-FITC)、藻红蛋白(PE)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cAb2-PE)、CD45-Percp五参数分析确定免疫表型.结果 17例骨髓首诊病例中,骨髓穿刺(BMA)确诊12例(70.6%),骨髓活检(BMB)确诊15例(88.2%),FCM确诊17例(100%),FCM确诊率最高,较B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B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B检查发现NHL骨髓浸润方式间质型、结节型和弥漫型均易见,分别占23.5%,23.5%和52.9%.FCM检测结果为B细胞淋巴瘤13例(76.5%)、T细胞淋巴瘤和NK/T细胞淋巴瘤4例(23.5%).结论 骨髓涂片和骨髓切片检查是诊断NHL-BMI的基本方法,可以做出定性诊断.FCM可进一步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对于骨髓检查首诊NHL-BMI的病例,3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NHL-BMI的诊断正确性和阳性率.  相似文献   
57.
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奕  陈幸华  张曦  张诚  高力  高蕾  彭贤贵  孔佩艳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11,40(30):3039-3041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抽取未缓解的骨髓细胞制备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留取部分单个核细胞培养DC-CIK细胞,利用制备好的白血病冻融抗原共培养激活扩增DC-CIK细胞。待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60d输注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每例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大于7×109,同时给予白细胞介素-2(IL-2)2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10d皮下注射。观察患者接受细胞输注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并与既往接受自体外周血移植但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5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输注治疗的50例患者中,4例在DC-CIK细胞输注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畏寒发热反应,但最高体温均低于39℃(37.8~38.5℃),经物理降温后恢复正常。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异常不适反应。患者接受DC-CIK治疗结束后随访6~24个月,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均高于同期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中随访24个月时OS、DFS均显著高于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输注治疗不良反应小,有助于清除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示该治疗方法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结合目前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对策,提出阶段性训练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孔佩艳  高蕾  朱丽丹 《西部医学》2017,29(10):1337-1340
【摘要】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是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比例明显增高,预后不良的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类型以及伴随的基础疾病较多而导致化疗的耐受性差。对老年AML患者进行治疗耐受性评估,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是治疗老年AML的重要环节:对适合化疗的患者,应用地西他滨单药或含地西他滨的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改善预后;对于能够耐受减低剂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的老年AML患者,选择移植治疗后获益更大。但移植前获得疾病完全缓解(CR),特别残留病阴性的CR状态(CRMRD)是提高移植后远期疗效的关键。研究证实,地西他滨的合理应用,对提高移植前CR率,提高移植疗效,防止移植后复发及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联合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HSC)移植治疗辐射重度造血损伤小鼠的效果。方法 60只C57BL/6(H-2b)与BALB/c(H-2d)杂交第1代[CB6F1(H-2b×d)]小鼠用60Co γ射线8.0 Gy全身照射后,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分为照射对照、HSC单移植和BMSC+HSC共移植3组,每组20只。检测移植后各组小鼠存活率、外周血象、骨髓病理、骨髓细胞集落形成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评分等指标。结果 照射对照组小鼠辐照后第10天全部死于造血衰竭,平均活存时间为(7.13±0.31) d。与单移植组相比,共移植组小鼠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表现和病理改变均明显减轻,GVHD评分明显降低(t=3.677、4.330、5.303、3.578,P<0.05);共移植组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单移植组(t=3.317、5.183,P<0.05)。单移植组小鼠移植后第28天WBC(6.51±1.38)×109/L、PLT(749.56±190.72)×109/L、RBC(8.15±0.74)×1012/L、Hb(115±10.44) g/L,回升程度低于正常水平。共移植组小鼠移植后第28天WBC(12.50±2.07)×109/L、PLT(968.25±216.62)×109/L、RBC(9.22±1.04)×1012/L、Hb(137.57±14.89) g/L,回升程度接近正常水平。单移植组小鼠外周血象的回升速度和恢复水平明显低于共移植组小鼠(t=6.665、3.164、3.011、2.520,P<0.05)。移植后第7天共移植组小鼠骨髓抑制程度较单移植组轻,第28天共移植组小鼠骨髓新生造血灶多于单移植组。共移植组小鼠骨髓CFU-E、BFU-E、CFU-GM、CFU-GEMM集落计数在辐照后第7和28天均明显多于单移植组(t=3.625、2.966、3.020、3.536,P<0.05;t=4.369、4.849、5.044、4.243,P<0.05)。结论 BMSC联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促进急性骨髓型放射病造血重建及植入,降低GVHD的发生,提高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