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孔佩艳 《华西医学》1996,11(4):404-405
酸性铁蛋白及其受体与造血调节孔艳综述廖清奎罗春华审校华西医科大学儿科血液肿瘤研究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酸性铁蛋白及其受体研究方面的新进展。重点阐述酸性铁蛋白与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对正常造血功能及白血病时细胞增生影响及其临床意义。存在于各种组织细...  相似文献   
102.
隆敏  覃军  孔佩艳 《西部医学》2008,20(4):903-904
内科学临床实习是各门临床医学学科工作的基础。在此阶段的临床带教中,注重医德医风、工作责任心、操作技能以及临床思维方式的培养,重视医患沟通教育,将有利于医学生更好地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也有助于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3.
秦先念  刘红  雷婷  陈幸华  孔佩艳  张曦  高蕾  张诚  王武 《重庆医学》2007,36(10):1003-100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头昏、乏力,左上腹胀痛29个月,加重15d于2005年11月入院.查体: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心正常.脾Ⅰ线8cm,Ⅱ线10cm,Ⅲ线 1cm,压痛、质中、表面光滑.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常规波动在:WBC(13.9~24.1)×109/L,Hb 64~94g/L,PLT(167~267)×109/L.肝肾功、电解质、LDH正常.  相似文献   
104.
彭贤贵  陈幸华  孔佩艳  刘红  张曦  高蕾  刘思恒  王平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7,36(17):1718-1719,1727
目的 研究骨髓切片组织病理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骨髓活组织病理学、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结果 300例血液病患者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骨髓活检结果完全吻合者215例(占71.67%),骨髓形态学不能肯定诊断而经骨髓活检结果确诊的病例30例(占10%),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骨髓活检结果不相吻合的有55例(占18.33%).结论 骨髓活检病理诊断是对骨髓形态学检查的补充和修正,二者合用能提高血液病诊断的正确率.在MDS、AA、MF的诊断上,骨髓活检病理检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转移性肿瘤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否合并骨髓纤维化的诊断也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05.
铅中毒比较少见,接诊时易被临床医师忽略或误诊[1,2].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警惕性,特将我们近期收治的1例铅中毒患者,并根据患者叙述,将与本患者有同样发病特点并在外地治疗的其妻子一同报告,并重点就诊断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雪  孔佩艳 《西部医学》2007,19(5):949-95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除了造血干细胞(HSCs)外的另一种干细胞,不仅直接参与生成造血微环境支持造血,在适宜的条件下还可发育、分化为具有支持造血功能的多种骨髓基质细胞。因其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细胞替代和基因治疗理想的细胞来源。目前,临床研究的焦点集中于BMSCs对造血微环境(HME)损伤的修复,从而促进移植后造血和免疫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7.
罗静  曾东风  梁雪  孔佩艳 《西部医学》2007,19(5):964-965
异基因移植后供者细胞白血病的发生是指移植后复发白血病来源于供者细胞,它揭示了二次白血病的发生过程。它的发生与移植后免疫功能紊乱、造血微环境异常、供者细胞的来源、EB病毒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CD34在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辐射所致造血功能障碍时造血干/祖细胞表面CD34抗原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斑点杂交的方法,初步检测了昆明种小鼠受6.0Gy辐射后不同时相点时骨髓单个核细胞CD34表达量的变化,并对其可能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 放射损伤后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CD34表达在受照后24h即明显增高,之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至照后15d时仍较正常时高50%。结论 在此照射剂量时小鼠骨髓内残存的、具有造血功能的早期造血祖细胞在骨髓造血的内稳态遭到破坏后,可代偿性地迅速增加其增殖能力和细胞数量,以加速造血的恢复过程。这可能是机体对损伤导致造血功能低下时的一种代偿性增生机理。  相似文献   
109.
本院于2006年7月-2008年12月共收治9例该症患者,现将其诊断经过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病例摘要 本组获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患者共9例(表1).9名患者均因四肢或躯干皮肤出现大片瘀斑就诊,伴有双上肢水肿、肉眼血尿、左大腿软组织血肿、左侧踝关节血肿各l例.无贫血、黄疸和肝脾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白血病成骨细胞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屏蔽化疗杀伤的作用,及其与促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c-MPL)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白血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行成骨诱导,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分泌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c-MPL表达。成骨细胞与HEL细胞共培养,观察在化疗药物柔红霉素干预下HEL细胞存活率。结果白血病骨髓成骨细胞培养d7、d14 TPO表达分别为(176.84±15.32)ng/mL和(198.24±13.4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TPO水平,分别为d7(140.13±20.12)和d14(157.66±18.82)ng/mL。应用柔红霉素干预后,AML成骨细胞与HEL细胞共培养组半抑制浓度(IC50)为(3.320±0.218)μg/mL,高于HEL+正常来源成骨细胞组(2.236±0.167)μg/mL和HEL+hFOB1.19组(2.254±0.111)μg/mL。生长曲线研究发现,在不同浓度DNR干预下,AML成骨细胞与HEL细胞共培养组中HEL细胞的细胞存活率最大,均高于其他HEL共培养组。结论白血病成骨细胞能有效屏蔽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白血病骨髓微环境内TPO/c-MPL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