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用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技术观察首发未用药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脑白质的异常。方法对35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女18例,男17例,年龄(28.37±9.70)岁,受教育年限(12.18±2.82)年]和35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女18例,男17例,年龄(29.25±11.09)岁,受教育年限(11.81±2.45)年]进行3.0T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来研究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全脑白质异常。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左侧额叶上纵束(-40,21,24)、左侧额内侧回(-10,2,52)、左侧顶下小叶(-54,-38,21)的脑白质FA值显著降低。结论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存在上纵束、额叶、顶叶的脑白质异常,这些异常可能是重性抑郁障碍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氟西汀与噻萘普汀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胱天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噻萘普汀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噻萘普汀组给予21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灌胃氟西汀(10mg/kg),噻萘普汀组每天灌胃噻萘普汀(5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行为学检测应用开场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均高于模型组(P<0.05)。噻萘普汀组糖水消耗百分比高于模型组(P<0.05),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和修饰次数也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应激后模型组大鼠海马Caspase-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海马Caspase-9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对照组(P<0.05);噻萘普汀组大鼠海马Caspase-9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西汀和噻萘普汀2种抗抑郁药物均可以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Caspase-9表达的升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未用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异常变化。方法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方法,对19例首发未用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和24名健康对照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图像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在双侧眶额叶(t=-4.379,P0.001)、双侧内侧前额叶(t=-4.379,P0.001)、右侧额下回(t=-6.057,P0.001)的局部一致性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发未用药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在双侧眶额叶、双侧内侧前额叶、右侧额下回静息态脑功能存在异常,这些脑区的功能异常可能与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cale for suicidal ideation,SSI)对155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评估有无自杀意念,并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患者进行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评估。结果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49.7%(77/155),有自杀未遂史的患者为17.4%(27/155)。相对于非汉族患者,汉族患者自杀意念更强(P0.05);相对于无自杀未遂史患者,有自杀未遂史患者自杀意念更强(P0.05);与无自杀意念组比较,有自杀意念患者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认知障碍因子分、阻滞因子分更高(P0.05)。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抑郁(β=0.22,P0.01)、自杀未遂史(β=0.41,P0.01)和疑病(β=-0.21,P0.01)对自杀意念具有直接预测作用,焦虑(β=0.08,P0.01)和疑病(β=0.07,P0.01)皆通过抑郁对自杀意念起间接作用。Bootstrap BC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抑郁在焦虑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疑病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有自杀未遂史和抑郁情绪严重程度是自杀意念主要的危险因素,在自杀预防工作中要多关注有自杀未遂史和严重抑郁情绪的患者。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NPY的表达情况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腹腔注射氟西汀(1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行为学检测应用open-field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PY表达的水平.结果 应激后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19.5±7.2)、竖立次数(10.2±2.6)、修饰次数(6.6±2.4)、糖水消耗百分比[(53.1±9.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4±7.3)、(19.0±2.4)、(14.0±2.4)、(76.0±2.7);均P<0.01].应激后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26.2±3.5)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于模型组(P<0.05);竖立次数(13.9±4.2)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5);修饰次数(10.3±1.6)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1);糖水消耗百分比(61.5±8.5)%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中NPY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中NPY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NPY的表达降低并可以被氟西汀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27.
中国医科大学于2016年获批开设了精神医学系五年制本科,培养目标是在达到临床医生基本要求的同时,能够了解心理学、精神病学等知识。课程体系方面开设了医学生成长导论、心理学概论、临床精神病学、精神病学基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儿童精神病学、社区精神病学等多门特色专业课程。制度建设方面设置专门的精神医学系办公室,系主任负责制,班导师制,导师制等。评价方法方面设立了教师评学分析和个人成长报告分析。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推动精神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前后大学生生活事件应激量的变化,探讨心理干预对大学生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取沈阳市3所大学入学新生123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作为测评工具.在新生入学1个月内,进行第一次心理测试.测试后对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周期为2年.第三学年开学后1个月内,进行第二次心理测试.结果 对照组未经干预在2年后的生活事件应激量显著下降(P<0.01),其中学习压力方面的应激量下降明显(P<0.01).实验组在心理干预后生活事件应激量显著下降(P<0.01),其中人际关系方面有下降(P< 0.05),学习压力方面的应激量下降明显(P<0.01).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在人际关系应激量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在学习压力应激量的下降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模式对减少负性生活事件有显著效果,对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心理健康维护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探讨首发、未用药的女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大脑扣带回和杏仁核体积的异常变化,以揭示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脑结构异常在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方面的作用.方法 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定法,对14例首发、未用药的女性重件抑郁障碍患者[平均年龄(29.5±6.8)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1.4±2.7)年,平均病程(5.4±5.2)月,HAMD平均分为(27.6±5.5)分]和14例正常对照[平均年龄(29.5±6.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2.2±3.3)年,HAMD平均分为(2.1±1.9)分]的三维脑结构磁共振图像进行全脑灰质体积的分析,同时选取前扣带回、杏仁核和海马为感兴趣区域,对两组研究对象上述区域体积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对全脑灰质体积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两侧前扣带回和右侧杏仁核灰质体积显著减小.感兴趣区域法研究结果表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两侧前扣带回和右侧杏仁核灰质体积显著减小,海马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首次发病、未经治疗的女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存在前扣带回和杏仁核灰质体积的减小;前扣带回-杏仁核神经环路的结构损害可能参与抑郁症患者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gray matter volumes in first-episode, medication naive female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etho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voxel-based mor-phometry were used to compare regional gray matter volumes between 14 medication-naive female participants with a first episod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 MDD) ( age( 29. 5 ±6.8) years, number of education years(11.4 ± 2. 7) years, duration of iIIness(5.4 ±5. 2 ) months, H AMD score(27.6 ±5.5)) and 14 female healthy comparison participants (HC) (age(29.5 ±6.9)years,number of education years( 12. 2 ±3. 3)years,HAMD score(2. 1 ± 1.9)). Results Volumes of bilate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 ACC) and right amygdala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 the MDD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HC group.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volume reductions in ACC and amygdala in females with MDD are present at illness ons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