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在拔罐疗法中的罐斑显色差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统一标准下的拔罐疗法来验证罐斑的颜色深浅是否在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之间存在差异,澄清感冒轻重与罐斑颜色深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真空压力罐对感冒人群进行治疗,然后用同样口径和压力对同一个体进行对比,用数码相机对罐斑进行拍照,然后对图像应用photoshop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进行横向组与纵向组的对比。结果:感冒人群和正常人群有显色差别,纵向对比差别较横向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横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显色差别在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可以进行同一个体的纵向比较,异体之间受年龄、感冒天数、体质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2岁。2007年7月21日就诊。头晕、颈部不适半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晨起时突然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有轻度耳鸣,恶心,呕吐及颈项部僵硬不适。近2个月来,头晕症状加重,夜晚尤甚,影响睡眠。患者于7月9日某医院住院治疗,做颈椎MRI检查示:颈椎退行性改变,C4/5,C5/6椎间盘膨出。诊断为颈椎病。给予血栓通针剂静脉输液;口服乘晕宁、敏使朗、立普妥等;配合颈椎牵引和推拿治疗。住院治疗1周多,效果不佳,患者自行出院,遂来针灸门诊求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假埋线组,每组30例。埋线组在耳穴贴压基础上给予埋线治疗,假埋线组在耳穴贴压基础上给予假埋线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初始饱感阈值和最大饱足感阈值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初始饱感阈值和最大饱足感阈值较治疗前改善(P<0.0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初始饱感阈值差值和最大饱足感阈值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埋线联合耳穴贴压和假埋线联合耳穴贴压均能改善肝郁脾虚型FD患者症状、近端胃敏感性、容受功能,埋线联合耳穴贴压疗效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近端胃敏感性和容受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isol,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影响,探究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电针组、埋线组、正常组、模型组,每组各8只.按照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共接受21d各种不同的刺激,于造模第ld、第14d、第21d分别称量体重,记录24 h糖水消耗量,并采用Open-field法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电针组、埋线组分别给予百会穴电针、埋线干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CORT和ACTH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及糖水消耗量明显下降,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电针组大鼠的体重及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行为学评分显著提高(P<0.01),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显著降低(P<0.01).埋线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及行为学垂直运动得分显著增加(P<0.01),血清ACTH也明显降低(P<0.01),但是COR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与埋线干预均可改善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异常,并下调血清ACTH含量;电针还能下调血清CORT含量.提示该作用可能是其抗抑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门诊就医卡对患者就医流程改进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挂号是门诊就医的第一个环节,加快挂号流程,减少患者门诊等候时间,是挂号管理系统的目标,也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流程和患者满意度[1].随着我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门诊挂号流程也随之进行调整,建立门诊患者就医卡,对患者实行刷卡就医,是提高门诊挂号效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古汉语对"蒸"、"烝"字的释义入手,结合现代医学枢纽龄学说,认为变蒸学说不仅仅表现在变蒸时期是否有定时发热现象,而更多表现了儿童从量变到质变的生长发育过程。对于变蒸过程中出现周期性的发热应与病理性发热分别论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小儿发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百会穴长留针缓解考前紧张综合征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前紧张综合征是考生在考试应激下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的状态,如焦虑抑郁、失眠疲劳、食欲减退、月经失调等症状等,直接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考试,乃至身心健康。本研究运用百会穴长留针法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并对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又称胸椎小关节错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胸椎小关节(包括胸椎后关节、肋横关节、椎肋关节、肋横突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且无法自行复位,牵拉周围软组织或刺激神经而产生以胸背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症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1]。临床表现除脊背疼痛、转侧身困难外,还可见肋间神经痛和胸闷、气短、心悸、胸痛等,临床常易被误诊为呼吸、循环等系统病症[2]。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错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脊柱水平脏器反射性疼痛等并发症,对患者健康、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28 d内出现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出现暂时性的生理性黄疸[1-2].大部分黄疸可自然消退,但仍有部分患儿需要口服益生菌或退黄药物甚至需要蓝光治疗,胆红素升高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耳穴综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在治疗前和两疗程后,检查两组患者的头颅多普勒(TCD),观察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Vm),同时对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两疗程后的主观症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痊愈率34.22%,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痊愈率16.67%,统计结果表明,两组间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痊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Vm)有明显改善(P〈0.01),主观症状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首次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穴综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肯定,对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Vm)有明显改善,同时,对主观症状的改善,起效快,即时效应明显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