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对于优化药物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25%~45%且QRS时限<130 ms的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考虑接受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治疗。CCM已被证明可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改善患者症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该文介绍CCM的工作原理、作用机制及其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射频及冷冻能源均是应用于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消融的成熟能源,而脉冲电场消融(PFA)则应用脉冲电场使组织产生不可逆性电穿孔,是目前应用于房颤经导管消融的新型能源,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国产PFA系统在阵发性房颤经导管消融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单臂、观察性研究中牵头单位的初期结果,纳入了2022年6月至8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首次接受PFA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全部患者在消融前后分别进行左心房三维电解剖标测,术后48 h内进行头颅MRI检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患者,其中7例为男性,年龄为(53.3±9.6)岁。共对40支肺静脉进行PFA治疗,其中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的消融时间分别为(47.1±18.6)s、(33.6±10.7)s、(42.7±14.1)s、(37.1±10.4)s。手术时间为(89.5±22.9)min,左心房操作时间为(59.9±17.6)min,照射剂量为(23.1±11.9)mGy。全部(100%)肺静脉均达到肺静脉隔离的手术终点,无围术期并发症出现。结论:新型PFA系统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即刻... 相似文献
13.
14.
背景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以肌肉炎症和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肺部受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据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可将IIM分为不同的临床亚型,不同亚型的IIM患者其临床表现、器官受累和预后均有所不同,发生肺间质病变(ILD)的风险也不相同。目的 探讨IIM及其不同临床亚型的特点与其发生ILD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8年4月—2021年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并诊断为IIM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MSAs,将其分为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抗MDA5抗体阴性皮肌炎、坏死性肌炎(IMNM)和抗合成酶综合征(ASS)4个临床亚型,比较不同亚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IIM患者发生ILD的危险因素。结果 将150例IIM患者分为4个临床亚型,其中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30例(20.0%),抗MDA5抗体阴性DM患者58例(38.7%),IMNM患者14例(9.3%),ASS患者48例(32.0%)。不同亚型患者的肌无力、肌痛、ILD、向阳疹、披肩征、Gottron疹/... 相似文献
15.
16.
正1临床资料患者68岁,女性,因"心悸、头晕10年余,加重伴乏力2日"入院。患者近10年来反复心悸、头晕,平时自数脉搏40~60次/min;2日前再发心悸、头晕,伴显著乏力。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3.21 s,遂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收入院。曾行直肠息肉切除术,余无特殊病史。入院查体心率49次/min,余无异常。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钙化并伴有少量反流。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钙化性心 相似文献
17.
19.
3例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50、52和53岁,均诊断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左室扩大,QRS波时限小于130ms。第1例安置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与植入单腔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并预防猝死;第2例安置CCM和双腔ICD,第3例安置CCM和皮下ICD联合治疗。第1例术后因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导致CCM发放率低至15.4%,经加大β受体阻滞剂剂量并将CCM刺激发放上限频率调至110次/分后,CCM发放率回升至93.6%;第2例术后CCM发放率低至44.1%,程控发现系CCM局部感知电极(LS)感知两个心室电信号所致,将ICD起搏电压调低后,CCM发放率提示至99.4%;第3例术后CCM发放率低至68%,考虑系频发室性早搏CCM局部感知LS双感知引起CCM发放受抑制,经调整LS的感知不应期和警觉期,LS不再受室性早搏干扰,CCM发放率恢复至94.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用于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狼疮性肾炎已有10余年的历史,但相关研究多为自身对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较少,循证医学证据不足。本研究采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MSC治疗SLE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发表的采用MSC治疗SLE的RCT和自身对照研究,截止日期至2018年6月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实施文献筛选和数据收集。以SLE疾病活动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和补体C3定量为研究终点,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共213例患者,其中3项研究为RCT,包含66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MSC可降低SLE疾病活动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1.76,95%CI:-2.00~-1.51,P<0.001],可降低蛋白尿水平(SMD=-1.74,95%CI:-2.46~-1.03,P<0.001),改善补体C3水平(SMD=1.28,95%CI:0.93~1.62,P<0.001)。共有4项研究报道了不良事件。结论: MSC可用于治疗难治性SLE和狼疮性肾炎,现有证据表明,其可改善疾病活动程度、蛋白尿和补体水平,确切疗效仍需进一步大规模高质量的RCT证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