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血压左室肥厚致心律失常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过去高廊压性心脏病没有被列为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原因。近年来Mclenachen等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者发生心律失常性猝死率显著增高;还有学者认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EHLVH)是心脏性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故目前对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特点以及对EHLVH患者心律失常与猝死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深入,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2.
患者,女,36岁。因多汗,多食,T_3、T_4增高,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筒称甲亢症),服他巴唑(20mg/日)33天后,出现畏寒、发热、咽痛1天,WBC 1.3×10~9/L,其中N 0.04,于1984年6月26日入院。入院后,出现寒战高热,皮肤黄染、搔痒,口鼻、阴道出血,口腔粘膜及齿龈坏死,肛周感染,大汗,脉速(110~130/分),肝、脾轻度肿大。WBC减至0.2×10~9/L,N为0。咽拭子培养:绿脓杆菌生长。血培养:阴性。肝功能试验:ZnT、TTT正常,SGPT 143~u,血清胆红素102.6μmol/L,凡登白试验呈直接立即反应;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含量正常(结合病史,提示黄疸为肝内淤滞型)。骨髓象:骨髓增生略为低下,粒系统细胞几乎全部缺如,比率仅占3%,粒红比值为0.06:1。  相似文献   
33.
患者,女,46岁。因反复心慌心累20年、头昏黑矇6年、屏气时晕厥1月于1987年4月22日入院。查体:左肺下份及右肺底部少量细湿罗音,心音正常,心尖区Ⅱ级吹风样缩鸣。令深吸气后屏气,心电监护示屏气时R-R间距逐渐延长(0.64~1.32秒),出现P-QRS-T缺如的长间歇(窦性停搏)  相似文献   
34.
患者,女性,14岁。反复咳嗽7个月,间断使用抗生素无效。半月前,出现龈血、鼻衄及持续高热。体检:T40~4136℃,P132次,丹,R50次,分,BPl6/Skpa:面部潮红,唇舌微绀,呼吸急促。齿龈少许浸血,左脸结膜有出血点。双肺底细湿鸣,左下肺呼吸音减弱。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患者接受尿激酶150万单位或200万单位治疗后,7~10d行冠状动脉造影,以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法评估,必要时做PCI。观察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早期与最后心肌梗死面积(4周后)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溶栓后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为52·9%,患者首次造影时梗死相关动脉已达TIMI3级血流者23·5%(8/34例),经PCI变为TIMI3级血流者32例(94·1%);住院后4周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造影显示溶栓已达TIMI3级血流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好于未达TIMI3级者;最后与早期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合原因(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室性心律失常)住院率低,住院死亡率0%。结论尿激酶溶栓延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使部分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尽早开通,有利于保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及再次住院率。  相似文献   
36.
背景:已知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间有独立的相关性,但其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关系则不是很清楚.目的:观察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与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相关性分析,于2005 03/2007-01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内科、心脏超声科进行.对象:经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支架置入后随访患者原病变部位再狭窄者纳入再狭窄组,未发生再狭窄者纳入对照组.排除>70岁高龄患者、长期吸烟史、有糖尿病史、多支病变、长病变及血管慢性闭塞再通、泵衰竭Killip's Ⅲ级及以上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再狭窄组11例,对照组15例.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两组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百分比,比较两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差异.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肱动脉超声参数.②将患者性别、年龄、血脂水平、病变部位及支架类型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两组基础肱动脉内径无差异,再狭窄组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及肱动脉内径变化绝对值小于非再狭窄组(P<0.01),再狭窄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百分比低于非再狭窄组(P=0.013).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百分比与再狭窄的偏相关系数为0.47(P:0.04).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较非再狭窄患者明显减退,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与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快速病因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方法。方法130例心肌炎患者用免疫酶染色法测CBV-IgM抗体,微量板法测CBV中和抗体,并行99mTc-MIBI心肌显像;其中50例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心室功能。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130例中,CBV-IgM抗体阳性68.5%,CBV中和抗体阳性63.8%,99mTc-MIBI心肌显像阳性80.8%,病例组50例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得左室总射血分数(EF)值降低21例(42.0%),节段EF值降低31例(62.0%),左室收缩功能(PER)降低22例(44.0%),左室舒张功能(PFR)降低23例(46.0%),室壁舒缩协调性下降18例(36.0%),以上各参数降低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比较分析显示,CBV-IgM抗体检测与中和抗体检测符合率为81.5%,99mTc-MIBI心肌显像与CBV-IgM抗体检测符合率为83.1%。左室总EF值或节段EF值下降与心肌放射性分布异常不均符合率为87.1%。结论免疫酶染色法测CBV-IgM抗体,结合核素心肌显像和心室造影,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诊断和病情评估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n=32)及对照组(n=31),两组病例均予治疗性生活方式转变(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TLC)干预。治疗前及治疗36周后分别检测腰椎骨密度(BMD—LS)、股骨颈骨密度(BMD—Fn)、股骨近端骨密度(BMD-Ftot)及血脂谱。结果氟伐他汀组在治疗后36周BMD—LS、BMD—Fn、BMD—Ftot分别升高了3.1%、1.3%、1.0%,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8%、1.6%、1.4%,两组各参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氟伐他汀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分别降低了25.7%、37.9%、23.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升高了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提高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同病因的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14例分成两组(各7例),分别予PGE1加常规治疗及只用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超声学指标。结果 PGE1治疗组治疗后三尖瓣返流速度降低(t=6.25,P〈0.001),三尖瓣跨瓣压差降低(t=4.08,P〈0.01)。两组治疗前后两次三尖瓣返流速度的差值(ATR))和跨瓣压差的差值(ATGP)进行组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PGE1可以明显降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进口伊洛前列素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各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共17例,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和有创动脉监测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对比吸入伊洛前列素前后的体、肺循环血液动力学参数和氧合指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吸入伊洛前列素后各项血液动力学和氧合参数对比:心率[(87±12)次/分VS(85±14)次/分,P=0.13];平均右房压[(10±5)mmHg VS(9±5)mmHg,P=0.23];平均肺动脉压力[(78±23)mmHg VS(67±19)mmHg,P=0.03];肺循环阻力[(15.8±5.3)woods VS(11.6±4.7)woods,P=0.02];心排量[(4.3±1.1)L/minVS(4.9±1.4)L/min,P=0.04];平均肺血管楔压[(10±4)mmHg VS(10±3)mmHg,P=0.35];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65±3)%VS(67±3)%,P=0.14];平均体动脉压[(84±12)mmHg VS(83±11)mmHg,P=0.08];体循环阻力[(17.2±5.1)woods VS(15.1±4.0)woods,P=0.08];动脉血氧饱和度[(92±4)%VS(93±3)%,P=0.44];不良反应轻微,呛咳、颜面潮红各2例,头痛1例。结论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可以显著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参数,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